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當三國中的一些英雄人物漸漸遠去的時候,總會有新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的,劉關張、周瑜和曹操等人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的時候,可以說三國的時代進入了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時代,兩個人的對決精彩紛呈,可以說是整個三國演義的高潮部分,兩個人都是帥才再加上智謀出眾,考驗智商的時候也就在兩個人的對決間徹底展開了。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有人認為雖然兩個人都能夠稱得上智謀出眾的人物,他們是那個時代的頂尖的軍事統帥,但是總是要有一個孰強孰弱的比較,可能大家的印象中司馬懿處於下風的時候多一些,諸葛亮這個三國世界裡近乎妖孽的存在怎麼可能會有落入下風的時候呢?空城計可以說是兩個人最經典的對決了,但是這裡面真的能夠體現出出諸葛亮的強和司馬懿的弱嗎?空城計的背後是否有著什麼隱情呢?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空城計這種計謀可以說是一種心理戰,大家玩的就是心跳,諸葛亮是那種謹小慎微的性格,按理來說空城計是不會出現在他的手中的,可是在他的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正是由於錯用了一個馬謖,導致這個原本優勢在諸葛亮,卻沒能發揮他的效果,這個時候的諸葛亮不得不調遣他手中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去西城運糧,但是面對著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諸葛亮的優勢也就不存在了,此時他的很多的佈置都是為了退兵做打算,但是司馬懿的攻勢很猛,蜀漢軍隊也就不可能一下全部撤走,所以諸葛亮的身邊的兵力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派出去運糧的部隊走了之後,他的身邊也就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了。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原本諸葛亮的中軍可以說是非常安穩的,畢竟他的四周是都是有著蜀漢軍隊的存在的,但是就是一個街亭的失敗,讓曹魏的大軍直接就攻入到了蜀漢的陣營之中,這些都是出乎他的預料的,更何況原本的一些部署都是圍繞著街亭這裡展開的,現在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不得不重新佈置,但是曹魏軍隊的一番攻擊之下,司馬懿竟然帶著他的大軍朝著諸葛亮衝了過來,這樣的結果可以說是在諸葛亮的意料之外的,但是這個時候逃跑也會讓他們陷入活靶子的境地,而死守更加的不現實,憑藉著手中的一些老弱病殘,怎麼能夠抵擋著住十五萬大軍,更何況這個城池也不是那種城牆堅固的地方,這也就讓他失去了防守來等待援軍的想法,這個時候的諸葛亮也就只能兵行險著,他就玩起了一個空城計的把戲。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司馬懿帶著大軍來到諸葛亮的城下,看到的卻是城門大開,只有一個老兵在城門附近優哉遊哉的閒逛,而諸葛亮卻親自登上城門樓的位置,帶著他的兩個書童就在那裡彈著他的古琴起來,可以說看到諸葛亮這樣一幅動作,司馬懿的內心深處也是帶著深深的不解的,這個諸葛亮的葫蘆裡到底是買著什麼藥嗎?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諸葛亮一生都是小心謹慎的性格,這在司馬懿的背心深處應該是有很深的瞭解的,正所謂知己知彼就是這個道理,司馬懿認為這個時候城內肯定是埋伏了伏兵,就等他司馬懿冒險進入,面對這樣的情況,司馬懿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退兵。但是這裡面還是存在著很多讓人不能理解的地方,諸葛亮兵行險著,但是也得司馬懿這個人配合才能讓這個空城計有唱下去的可能啊,如果這個時候領兵的不是司馬懿,而是一個莽夫之類的武將,我管你什麼心理戰,手中15萬大軍將這個城池包圍的水洩不通,或者說派遣一支隊伍進入裡面不就能夠知道城內的虛實了嗎?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這主要是司馬懿有很大的關聯,司馬懿這個人作為一個頂尖的軍事家和謀士,怎麼可能看不出諸葛亮的小心思呢?可是司馬懿也是有著自己的顧慮的,那就是有了諸葛亮的存在,曹魏政權才有了他施展能力的舞臺,而他的前半生就是在懷疑和猜忌中度過的,曹操對他有懷疑,所以不能給予他兵權讓他有能力掌控軍隊,臨終的時候還要叮囑他的繼任者曹丕小心提防,曹丕也是這麼囑咐他的兒子曹叡的,可以說司馬懿在曹家祖孫三代人的眼中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如今的現實就是諸葛亮如果不存在了,朝廷的威脅也就不復存在,那麼司馬懿的作用也就失去了,他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皇帝可以說就可以放心的將他棄用了,甚至還會有著殺身之禍。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對於這些問題,司馬懿的腦中瞬間越久明白了過來,不管這座城池中的諸葛亮是否有著伏兵,都是不他司馬懿應該考慮的最大的問題,他的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於外部,恰恰是北部的威脅,所以就在他的兒子對他的做法很不理解的時候,認為憑藉著他麼你的十五萬大軍,小小的一座城池自然是不在話下的,可以說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的計謀都會是黯然失色的。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諸葛亮也正是抓住了司馬懿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會讓他的這個空城計發揮了效果,可以說空城計就是兩個人鬥智鬥勇的一個戰場,如果司馬懿單單想到的就是一個勇字,那他也就不是司馬懿了,後來司馬懿就是利用的諸葛亮的牽制,逐步掌控了曹魏的軍權,因為曹魏除了他找不到第二個能夠抵抗諸葛亮的存在,只要諸葛亮能夠活著,司馬懿的價值才能最大的體現,等到完全掌控了軍權之後,他就可以效仿他的老主公曹操的做法了,也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司馬懿心知肚明,不說破的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