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風:AI帶來隱私保護需求,加密算法+區塊鏈是解決方案

肖风:AI带来隐私保护需求,加密算法+区块链是解决方案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道,在9月11日舉“第四屆全球區塊鏈峰會”上,中國萬向控股副董事長、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CEO肖風博士進行了閉幕演講。站在區塊鏈發展十年的門檻上,肖風博士預測了近兩年全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

2019年之後將會出現區塊鏈大規模商業應用,但也有三個先決條件。他解釋稱,第一個條件,區塊鏈3.0時代,旨在提升區塊鏈的性能、提高易用性、可操作性、擴展性的新技術將會在2019年成熟;第二條件是誕生真正可用來做支付工具、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價值存儲的數字貨幣;再者,需要完善法律法規、監管體系的建設。

另外,他也指出,隱私保護問題日益得到重視。“隨著AI技術的成熟,人們發現收集數據的機構可以拿著這些數據做很多事情,賺很多錢。而這個問題只有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可驗證計算等密碼學加密算法架在區塊鏈上,才能確保你的數據主權。”

以下是演講原文,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區塊鏈大規模商業化的三大條件

區塊鏈3.0技術,能夠提升區塊鏈的性能、提高易用性、可操作性、擴展性,涉及新的側鏈、子鏈、跨鏈、分層、分片、分區等技術。根據我的觀察,這些技術,大部分都會在2019年成熟,主網會上線。這些新技術的上線,是區塊鏈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前提。如果現有的區塊鏈技術在易用性、可操作性、擴展性方面,不能有很大的提升,大規模的商業應用也就無法持續。從技術角度來說,2019年以後,區塊鏈大規模的商業應用已經可以期待。

但只有技術的成熟並不夠。要在區塊鏈上真正實現大量的Dapp、大量的商業應用,還必須做好一方面的準備:那就是真正可用來做支付工具、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價值存儲的數字貨幣。

大家都認為比特幣是支付系統,但真正的比特幣並不能滿足我們對支付的需求,因為它的幣值波動太大。例如,一個商場賣一瓶水,接受比特幣支付,第二天早上起來,卻發現20%的價值沒有了。所以它不可能被接受。在日本國會明確比特幣可以作為支付工具之後,一些日本商家宣佈自己接受比特幣支付。但後來發現,它對於公司資產負債表的穩定性造成了很大麻煩。不管漲還是跌,你的資產負債表都不穩定。這不僅僅影響到賣的東西是否值錢,也影響到企業信用評估,以及銀行對公司提供的服務。

我們看到,穩定數字貨幣的技術,在近期以及未來一年裡,正在迅猛發展。大會進行的這兩天內,有新聞提到紐約州的金融管理部門批准了州內兩家企業,發行以美元作為抵押的穩定數字貨幣。我相信如有哪國央行,能夠發行法定的數字貨幣,那麼數字貨幣作為支付工具、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價值存儲的功能就會得到圓滿解決。

大規模的商業應用的第三個條件:法律法規的建設,監管體系的建設。區塊鏈上的數字經濟必須獲得法律上的保障,必須合規。在這方面,不可能有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相對於互聯網而言。

Token與證券

互聯網和區塊鏈之間有兩大根本區別,一是互聯網是中心化信任機制,而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不需要信任第三方。第二是激勵機制,而不是數字貨幣或者能不能發幣。經濟學一直在討論激勵不相容問題。在公司制之下,在互聯網上,激勵機制的不相容沒有得到解決。但是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我們做到了完整的激勵相容。沒有股東、沒有董事會、沒有員工,這些角色之間的利益衝突就不會再發生。

今天下午,一位華爾街的律師Aaron Kaplan,為我們介紹了美國證監會對區塊鏈、數字資產監管的最新法律進展。在上個月末的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表示這些數字貨幣都不屬於證券,不屬於美聯儲監管。美國證監會則認為,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幣不算證券之外,其它的Token都可能是證券。而就在今天早上。有新聞報道美國一家地方法院在審查一個公司發行Token的時候,法官有一句判詞:“所有Token都是證券。”這是美國目前最新的法律進展。

當法官寫下這句判詞的時候,實際上其在美國的法律建設就完成了。因為在普通法系下,要判斷什麼是證券,什麼不是證券,最後是通過判例來擴展證券的內涵,來豐富法律。雖然這是地方法院法官的判詞,但基本確保了美國證監會以判例為依據來進行執法。

若上述成立,第一,大家不用再爭論某一種Token到底是功能型Token還是證券型Token,因為美國法院和證監會,監管機關和司法系統都認為這就是證券。也許那家公司會上訴,但是大概率法院不會推翻前面的判詞;

第二,如果Token被判定為證券。那麼現行的證券法律是非常健全和完整的,需要大家依照證券法的規定來做事情。如果需要遵從證券法,這個行業就會發生很多變化——從發行到交易,一切都需要規範、合法。剛剛Aaron Kaplan也介紹了,美國證券法律當中的RegA、RegD,對於Token公募、私募的規定。這就是依據美國現行證券的法律法規,和依據喬布斯法案,清晰告訴所有的從業者,你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我們可以設想,當2019年,以上三個基本條件越來越清晰和成熟之後,整個行業將會面臨多麼巨大的變化。我現在可能還沒有這個能力,在這一刻告訴大家,以後會變成怎麼樣。但是我們知道,一場非常大的變化一定會來臨。

數據隱私保護的剛性需求

另外,本屆峰會上出現了一個高頻詞——數據隱私保護。數據隱私保護為什麼現在會被提高到如此高度呢?這一切是區塊鏈帶來的。區塊鏈和加密算法為隱私保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而為什麼現在對數據隱私保護這麼重視呢?這是AI(人工智能,下同)帶來的。2016年之前,少有人在意自己的數據如何暴露在互聯網上,並被別人收集和使用。隨著AI技術的成熟,人們發現收集我們數據的機構,可以拿著這些數據做很多事情,賺很多錢。既然有價值,那我的數據為什麼一定要給你,而你又給了我什麼東西?你拿我的數據創造了這麼多價值,經過我的同意了嗎?這些價值能不能分一些給我?AI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雖然這個問題因AI而起。

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只有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可驗證計算等密碼學加密算法架在區塊鏈上,才能確保你的數據主權。區塊鏈能夠把數據變成資產。因為,第一,區塊鏈能幫助確權。第二,區塊鏈能防止數據被濫用、被雙花。雙花不只是針對比特幣,而是讓任何登記在區塊鏈上的數據,都不可能被濫用,再加上加密算法。

實際上,這些算法都是20年前提出來的,但由於沒有需求,一直沒有人繼續研究,更加沒有工程團隊試圖去實現。比如,在近日美國密碼學會(美密會)年會上宣讀的論文,選題中有接近50%是有關於MPC(安全多方計算)。在20多年前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的一篇論文提到MPC之前,少有這個方向的研究者。

而現在,AI帶來了需求,解決方案就是加密算法加區塊鏈——隱私保護加數據共享,再使用區塊鏈上的激勵機制,來分配各自的價值。可以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和密碼學家,開始加入到區塊鏈行業,投入更多資源來研究目前還不夠成熟的加密算法。

更多資訊,請關注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