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高速运转的巨轮带动着浙江经济不断发展,粉墙黛瓦马头墙逐渐被钢筋混泥土所取代。

但在浙中浦江桐庐边界的北部山区,却遗世独立着这样一座古村,时光的漂流并没有磨蚀掉古朴的自然风貌,十几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厅堂保存完好,还保留着传承上千年的传统手艺----一根面。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这座古村名为潘周家村,在金华浦江县境内。潘周家村其实是两个村,一个叫潘家,坐上游,一个叫周家,偏下游。曾经两个村互相井水不犯河水,为一小块地的纷争,村名就会大打出手。由于人丁壮大,交流增多。如今由于两个村庄已经连在一起,所以有了潘周家村的合称。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村子历史悠久,沉寂在大山怀抱,很少有外人打扰,如今却因村子传统的一根面手艺慢慢被世人知晓。

浦江一根面

前往潘周家村的路并不好走,杭州出发,富阳下了高速,接下就是省道县道乡道。车子行驶在乡间崖壁上凿出来的路上,加上很多地方施工,开的很慢。越往深处,村子不多,老人在路边晒着太阳,青山和溪水伴着我们前行。

近两个小时,我们来到潘周家村,今天阳光很好。一下车,在村里祠堂门前的空地上,村民们晒满了瀑布一样的挂面。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千万条白色的面线从长长的特制木架上飞泻而下,场面颇为壮观。特别适合摄影爱好者拍摄人文大片,也是人像的好背景。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潘周家村又名挂面村,挂面手艺流传了上千年之久,至今,淳朴的村民还保留着这个传统手艺。在机器化生产大行其道的今天,方便快捷的同时总觉得少了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在潘周家村你可以细细品味。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潘周家共500余户1600余人口,家家都会做面。

手工面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村名们一般是晚上和面,面中要加适量的盐,加盐可以增加面条的韧性;砸面,就是将面放进稻臼中,用大木杖反复捣,这是个力气活,另外还有揉条、上厨、发酵(发酵时要用棉被盖好,时间长短要看气候冷暖和温度高低),晚上所有的做面过程不能透风,这样容易面条风干。第二天早上起来拉面、晾面等六、七道工序。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面条晾晒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 ,天气晴好需要两到三天时间。等挂面晒干,把它从杆子上剪下,只取细面,留下面头。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淳朴的村民将面头 收集起来,可以再拿来做面疙瘩吃。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智慧的潘周家村人将挂面打包,做成自己的品牌“潘周家”,销往各地。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吃面条实为吃文化 面该长该短,潘周家人坚持了前者。因为老祖宗留下的,不仅是手艺,还有这里面深厚的人文内涵。古人做寿必吃长寿面,这面就是越长越好,意思是长长久久,讨个好彩头。现代人为老人过生日,也有吃面之说,但一碗普通的面端上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把面条剪成几截容易,但也就泯然众人矣。这事,潘周家人不干。村民把这面做到了极致——一根面做出了一锅面。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我们在村长周金华家里吃他的拿手一根面,特地拿土灶台给我们煮面,味道更地道。一根面一锅面,曾经在《中国梦想秀》展示过一根面绝活。村长在下面的同时娓娓道来,介绍一根面的来历,自己绝佳的手艺。村长从80年代开始一直在做挂面,娴熟的手法可以看出他确实技艺精湛。也可见老村长极力希望家乡的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一根面下了满满一锅,热气疼疼,够我们十多人吃啦。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在面上又加了蛋皮笋干肉丝,再洒些葱花,味道好极啦。初入口中,面质顺滑特别有劲道。为了这碗面不虚此行。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这是村长家的面馆,很多外地人来,都在村长家品尝这一根面。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茶足面后,老村长带我们参观这个百年的古村落。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文化必定和历史是结合在一起的。有如此绝伦的传统手艺,必当拥有悠久的历史来积淀。

潘、周均为浦北望族之一,潘家祖籍徽州祁门,周家祖籍汝南郡,两家始祖分别于明代万历年间迁居盘洲,历时400多年。从明代到清朝共建造了十三座厅堂。明清古建筑连片成栋,镂空雕花,美轮美奂,保存完好。据村民说,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曾专门前来拍摄专题片。抗战时期,日寇串扰寺前村(檀溪镇政府所在地),因响山岩地势险要,望而生畏,使这里的古建筑得以保存。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走了这厅,逛了那堂,好像游览了七、八座古宅。对于我们行外人视觉已经疲劳,每座古宅在村长口中的风味却不同, 堂内挂灯笼结彩球,大小横梁结构新颖气势壮观,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斑驳的墙壁正是历史的见证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村子依水而建,村内便以水圳互相连接,供给古人的日常用水,水圳采用从村口小溪引渠,穿过家家户户,做到人人家旁都有水。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精致的木砌雕栏,唯妙唯俏。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这是一座安详的古村,如果你来了,也请不要过多打扰。

当我给这个奶奶拍照,一开始被她拒绝了,并不是因为她抗拒镜头,而是担心自己容颜不再,拍出来不好看。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无论脚步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挂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而你又有多久,没有尝过故乡的那碗手工面?

浙江的千年古村,居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手艺

关于我:微博 @ 胡子叔叔kelv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