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的數字資源觀與發展對策|專家解讀

教育信息化2.0的数字资源观与发展对策|专家解读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專題解讀

教育信息化2.0的數字資源觀與發展對策

教育信息化2.0的数字资源观与发展对策|专家解读

我國教育受眾之龐大,教育環境之複雜,教育需求之多樣,決定了藉助網絡與智能技術發展新型教育體系是滿足人們個性化教育需求的必由之路。數字教育資源是發展與完善新型教育體系的基石,《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利用大數據技術採集、匯聚互聯網上豐富的教學、科研、文化資源,為各級各類學校和全體學習者提供海量、適切的學習資源服務”。由此可見,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的數字資源不僅僅是教育教學內容的載體,而是整個新型教育生態的重要數據資產之一。新時代下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亟待建立新型數字教育資源觀,通過技術創新與機制創新推動教育資源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優質數字資源的有效供給,構建以個性化、智能化教學應用為核心的資源服務體系。

當前我國數字教育資源發展的突出問題是資源供求失衡以及整體應用水平不高。

首先,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結構性短缺,無法真正滿足師生的教學需求,且滿足課堂授課的一般性資源較多,促進教育教學全方面發展的優質特色資源較少;滿足教師教學應用的資源較多,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小組探究性學習的資源較少。其次,科學有效的資源供給機制缺失,難以保障優質數字資源的高效供給。當前我國數字教育資源的政府供給機制日趨完善和成熟,但國家多次強調的市場供給機制仍處於起步階段,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且政府供給機制和市場供給機制尚未形成合力,未能形成互為補充的態勢。最後,資源建設與資源服務發展失衡,當前數字教育資源供給主體日益豐富,資源數量急劇增長,但供給主體普遍缺乏資源服務意識,且服務內容與師生需求脫節,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導致重建設、輕服務的現象十分普遍。

教育信息化2.0需要樹立新的數字教育資源觀。

新時代下數字資源不僅需要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更需要滿足信息時代育人全過程的需求,為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提供重要支撐。教育信息化2.0時代召喚應用數據科學、新一代智能技術重構現有的數字教育內容與教學過程數據,構建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的教育資源服務體系。在教育資源的表現形式方面,我們需要從傳統教學課件向互聯網化新型數字資源的觀念轉變。長期以來,我國建設的數字教育資源主要是教材知識體系配套的教學課件,這類資源滿足了教師“教”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的應用,但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各種網絡化新型教與學模式不斷湧現,當前需要發展各種適應網絡化教學應用的新型資源、知識工具與智能學習體,如移動學習小程序、AR/V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平臺與資源、智能學伴等,以此促進信息時代學生數字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

在數字教育資源的內涵方面,我們需要轉變教育資源等同於教學內容載體的觀念,2.0時代的教育資源是教育內容載體與教學過程大數據的融合。隨著教學過程數據採集和分析技術的不斷髮展,大量伴隨式採集和實時分析產生的教育數據已成為數字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內容載體與教育過程大數據不斷融合發展的趨勢下,我們需要建立統一的機制與平臺,集中處理教育資源的獲取、存儲、處理、分析與應用等過程。在數字教育資源服務方面,我們需要建立以個性化、智能化為核心的一體化資源教育服務體系,重點發展“互聯網+”的教育資源服務新業態、新模式,跨越傳統教育層級、突破傳統教育服務的邊界,為師生提供豐富的智能化教育資源服務。

數字教育資源的供給水平極大程度上決定了信息化教學應用的發展水平。

在教育信息化2.0發展新階段,亟須由“需求側拉動”向“供給側推動”轉變教育資源建設理念,以此緩解和調和供需矛盾,充分發揮數字教育資源應用價值:

一、完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資源服務能力。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已基本建成,國家平臺與省、市、縣級平臺互聯互通的局面正逐漸形成,資源與應用接入種類不斷豐富。當前的工作重心應從資源及資源平臺建設轉向提升數字資源教育教學服務能力,通過完善網絡空間功能應用和提升前沿技術內核驅動,優化數字教育資源的組織應用,提供大規模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基礎上的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同時,我國應大力推廣“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的教育幫扶模式,將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輸送到教育薄弱地區,助力推進教育公平。

二、推動數字教育資源多主體供給,激活資源增長新動力。

多主體供給能夠促進市場競爭,激發政府、市場、學校等主體的資源供給活力,有助於創新資源供給方式,提升資源的建設質量和應用水平。實現數字教育資源的多主體供給,要釐清各數字教育資源供給主體的責任,鼓勵電教機構注重“優質化”資源建設服務,企業和出版單位落實“個性化”資源建設開發,形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組織有序的數字教育資源供給新局面。要以系統、全局、關聯的思維方式科學規劃數字教育資源服務市場,探索多供給主體協同供給數字資源及服務的有效途徑。

三、引導以網絡學習空間為載體,驅動數字教育資源服務生態化。數字教育資源服務的實現要充分發揮網絡學習空間的核心支撐作用,同時注重創新基於網絡學習空間的教育教學模式,構建良好的數字教育資源服務生態。積極探索針對不同資源供給模式的服務內容,制定相應服務標準,並進一步探索不同類型資源服務進校模式,重視資源及資源服務的供給績效評價。

四、加快新興技術應用,創新資源服務模式與供給手段,實現“互聯網+教育資源服務”的新業態。

人工智能、AR/VR等新興技術一方面可以創新各種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建設,打造功能齊全的資源體系以滿足師生的多樣化需求,並不斷刺激師生產生新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各類新興技術為推動教育資源供給改革與服務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支持下,“互聯網+教育資源”大平臺的建設有利於幫助資源及服務供給主體發掘師生潛在需求及偏好,從而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資源服務,同時以大數據思維管理和分析數字教育資源服務供給,實現資源服務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數據和信息無縫對接,減少無效和低端資源供給,為數字資源服務發展的科學規劃奠定基礎。教育信息化2.0時代,亟待探索新興技術支持下的數字教育資源新型供給方式與服務創新的生態體系,從而增強供給側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為全局性的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教育信息化2.0的数字资源观与发展对策|专家解读

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