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興事件」到「紅芯瀏覽器事件」,談談中國科技創新之路

世界第二強國,為何中國卻連圓珠筆芯都造不了?

2016年1月4日,李克強總理在山西太原主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座談會,他透露了一個“秘密”:“去年,我們在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圓珠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需要進口。”

從“中興事件”到“紅芯瀏覽器事件”,談談中國科技創新之路

中國有3000多家圓珠筆企業,21萬從業人員,年產圓珠筆400多億隻,佔世界生產總量的80%......如果不是總理說出來,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在這一連串驕傲數字背後,卻是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氾濫的尷尬局面,大量圓珠筆頭都需要進口。

從“中興事件”到“紅芯瀏覽器事件”,談談中國科技創新之路

中興的芯片之殤

2018年4月16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發布對中興通訊出口權限禁令,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出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限期為7年,另外,英國國家網絡中心也發出建議,警告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和服務。

這意味著中興通訊在2017年3月認罪並簽署的和解協議宣告失敗,已繳納的8.92億美元罰款仍不足以息事寧人,甚至可能還要進一步補繳緩期執行的3億美元罰款。而更可怕的是,被美全面封殺後,對於嚴重依賴從美國進口芯片等元器件的中興通訊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從“中興事件”到“紅芯瀏覽器事件”,談談中國科技創新之路

中興

“紅芯造假”事件

2018年8月15日,一個融資2.5億的自主創新國產瀏覽器消息火爆整個互聯網!但隨後也被各大技術人員證實,這價值2.5億的紅芯企業瀏覽器竟然用的是2年前Chrome 49內核的開源代碼。“紅芯造假”事件雖然讓紅芯瀏覽器成為鄙視的對象,但讓一大波國產瀏覽器躺著中槍,難道國產瀏覽器就真的沒有創新嗎?

從“中興事件”到“紅芯瀏覽器事件”,談談中國科技創新之路

圖:三大自主創新的瀏覽器內核代表

俞洪敏:“支持高科技,一定要區分真偽”

俞敏洪北大光華學院演講中講到:“在企業支持包括政府支持高科技的時候,一定要確定偽高科技和真正的高科技創新研發。我發現我周圍不少的人打了高科技的牌子到地方圈地,讓地方高科技產業園荒廢三到五年,甚至十到八年,有很多企業沒有高科技研究,打著雲計算的牌子,稅收會減免,最後做的是房地產倒賣的生意。如果國家的力量不投入到真正支持高科技的發展中去,我們中國未來幾十年是依然的不斷的拷貝國外的高科技拿過來用,還感覺我們在高科技的領域的感覺,要拿出推動中國航天發展的力度來支持民間科技力量的發展。”

從“中興事件”到“紅芯瀏覽器事件”,談談中國科技創新之路

俞敏洪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