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農場主十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導語

在我們的後臺有網友找源味君訴苦:我們家有7口人,實施一戶一宅根本不夠住,為什麼不能像城裡一樣可以有多套房呢?

看來牽扯到這個問題,農民朋友真是一肚子“委屈”。今天我們就講一講大家都關心的農村“一戶一宅”問題。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雖然這幾年城市的樓盤一直在限購,但一戶還是可以擁有幾處住宅。相比城市,農村卻每戶只能擁有一處住房。

而隨著農村宅基地改革的深入,很多農村宅基地混亂的局面如:一戶多宅,房屋面積超標等都被提上了整頓的日程。於是很多農民朋友也開始吐槽,憑什麼城裡人可以擁有幾套住房,而農村人卻不能呢?

為啥只有農村施行“一戶一宅”?

首先,來了解一下,城市房屋與宅基地的區別。

第一

城市房屋可看做是個“商品”,可以交易

眾所周知,在城市,土地經過開發後,能夠進行合法銷售,也就是說城市的房子具備了商品的性質,根據地域的不同,一戶是可以購買兩套或者更多的房子。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雖然農村的土地房屋也可以交易,但僅限於本村戶口之間。農村土地屬於集體所有,農民對土地只擁有使用權,也就是說農村土地不具備商業性質。

第二

使用期限不同使用期限不同

農民的宅基地只要具有農村戶口,就享有永久居住權和使用權,不用擔心房子會過期的問題。

由於歷史關係,有些農村家庭出現了一戶多宅的情況,或者有些人搬到城市去住,村裡的房子空了下來。由於農村宅基地買賣受到限制,宅基地只能在村集體內流轉,那麼村集體內的農戶本應就獲得一塊宅基地,所以流轉的需求小,城鎮人口不能去農村買宅基地,這也就制約了宅基地的流轉。很多宅基地浪費了,新申請就困難了。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一戶一宅對於農戶來說是無償使用,也是無限期使用的。這個是隻有農村人才有的權利,城鎮戶口是不可以的。而且在我國,各類土地的使用權均有30~70年的時限,但是宅基地是沒有時限的,這也是給農民的一個大福利。

相比之下,城市房屋只有70年的使用期限,不會因為一戶多宅而造成有的人申請不到住房。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多少人算一戶,多大算一宅?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每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當地規定的標準。

那麼,究竟家庭多少人口算是“一戶”,這“一宅”又是規定多大的房子呢?

“一戶”的解釋:

根據規定,農村戶口家庭成員,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可以申請到農村的宅基地。而一戶就是以戶口本為標準。如果戶口本上是一人,那就是一戶,同理,戶口本上有十幾個人的大家庭,那也算是一戶。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當然,滿足農村分戶條件,也可以申請單獨立戶,同時可以申請農村的宅基地。因此,一戶的人數並沒有嚴格規定,最少一人,最多不封頂。宅基地的面積也是根據一戶的人數多少來分配的。你人少那麼你所得的宅基地面積就小,而人多的話宅基地面積也就大。

“一宅”的解釋:

宅基地面積是按照人口數量來決定的。人少的小戶面積不得高於75平,中戶不超120平,而大戶不超150平。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無論是哪一類,在土地確權後都會發放相應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而這一個證就代表一宅。如果你本身就一戶,卻擁有幾塊宅基地,那麼是不能確權發證的。沒有證件就沒有法律權益的保護。

簡單說,你這就屬於違建了,給一點賠償後就會收回宅基地的。甚至情況嚴重的會直接收回,不予以補償。

農村已無宅基地可分?新人怎麼辦?

農村宅基地制度是從建國後基本上就制定下來的。到現在為止已經68年過去了。由於我國實行了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不僅有18億畝的耕地紅線,55億畝的種糧紅線。在這種制度下,農村的宅基地顯然不是源源不斷的,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這樣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由於農村宅基地只新增而沒有人退出,且上面又有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卡住。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農村沒有新宅基地可以分了。因為農村的建設用地都已經分得差不多了。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對於新人而言,要麼是新申請(難於登天),要麼是集體成員之間買賣,要麼就只能努力去城裡買房,剩下的就只能跟老人聚在一起了。

8億農民在眼睜睜地看著農村宅基地改革,改革只有給農民做加法一條路。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三個目標缺一不可

(1)切實保障農民居者有其宅。尤其是對新生農民農二代農三代的居住權利的保護。

(2)賦予農民財產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宅基地的訴求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居住。因此農村的宅基地改革必須切實考慮農民的這一實際需求。

(3)必須建立農村宅基地的退出制度。改變以前農村宅基地只分不減,建立農村宅基地有進有出的合理制度。

憑什麼?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城市就可以一戶多宅​?

受我國傳統文化中“安家落戶”“落地生根”觀念的影響,宅基地與住宅對農村居民的重要性非比尋常,不僅關係到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也關係到下一輩的延續發展。

雖然不少農民吐槽,但實行“一戶一宅”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允許出現一戶多宅,意味著大量農村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導致很多本該能分到土地的新生代農民反而無地可批。

相比城裡人能買幾套房,“一戶一宅”到底對農民公平嗎?你是怎麼看的?期待來評論區聊一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