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唐朝的河南人专注积阴德,坚持50年,临老了竟有如此奇遇

积德行善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很多人也把积德行善作为人生信条,以至有了“日行一善”的守则。

可在唐朝贞观治下,河南开封有一户人家,可谓是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

这还是《西游记》中的记载。

话说唐王李世民曾阴差阳错去地府来了个一日游,在崔判官的引导下涨了不少见识。

这个唐朝的河南人专注积阴德,坚持50年,临老了竟有如此奇遇

别的不说,单说他路过这阴界的枉死城

枉死城是地藏王为受无妄之灾而死的鬼魂所创造而于地狱创造的城市,简单了说,就是菩萨为意外横死之人设置的一个民间福利组织。

这些人由于种种意外没有寿终正寝,死后就集中在这里,一直等到他的阳寿时辰到了,才能去走程序,轮回转生。比如一个人本该活到80岁,结果在20岁那年意外横死,他就只能在枉死城再苦等60年,才能继续轮回。

而这期间,枉死鬼是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无法收到阳世亲友烧过来的冥币和祭品,也无法在中元节(鬼节)返回阳间去看望亲友。所以,枉死城里的鬼们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这个唐朝的河南人专注积阴德,坚持50年,临老了竟有如此奇遇

李世民路过之时,只见一伙拖腰斩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来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

崔判官介绍说:“这是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尽是枉死的冤业。陛下须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

简单一句话,要钱。

可皇帝出门,哪还带银子。李世民没办法,崔判官倒出了个主意。他说阳间有一人,家住河南开封,姓相名良,有十三库金银寄存在阴司,李世民可以先立个文书,跟他借一些,待回到阳间,再还他金银。李世民听了,立马打了借条,借了一库,发放给众鬼。又保证回到阳间,他要开个水陆大会,找高僧超度他们,免去等待之苦。

众鬼听了,心满意足,拿着金银退去了。李世民这才过了枉死城,走上了平阳大路。

这个唐朝的河南人专注积阴德,坚持50年,临老了竟有如此奇遇

待得李世民回到阳间,着尉迟恭带了一库金银,到河南寻访相良。尉迟恭到了开封多方打听,才知这相良和妻张氏以贩卖乌盆瓦器为生(就是开五金店的小商贩),但凡赚点小钱,除去自己吃穿用度,余下的要不斋僧布施,要不买了金银纸锭记库焚烧,因此结了善果。虽说阳间穷苦,但在另一世可谓是积玉堆金了。

尉迟恭访上门去,后面跟着众多官员、车马,这么大阵仗过来,吓得相公、相婆跪地不起,待得尉迟恭说明原委,相良一家坚决推辞不受。尉迟恭无奈,只得上表唐太宗。

李世民听了,一面赞这是良善的高人,一面传旨叫尉迟恭用此金银修缮寺院,盖起生祠,请僧作善,就当是还他一般。

尉迟恭接到旨意,在城里寻了块军民无碍的地方,大兴土木,盖了间寺院,名“敕建相国寺”。

这便是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的由来。

这个故事说明了行善积德的好处,没钱就要独善其身,多行小善,有钱就要兼济天下,而不是挥霍浪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另一世福泽深厚,富贵绵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