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把握好这3点,河蟹才能丰收!

立秋之后,天气会渐渐凉爽,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温差比较大,这时天气非常适合虾蟹的生长,特别是河蟹,因为还要再蜕一次壳,而蜕壳对河蟹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是河蟹丰收的关键时期,所以,小编就简单地聊一聊,立秋之后,养殖河蟹时都需要注意什么。

立秋之后,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把握好这3点,河蟹才能丰收!

一、饲养要强化

后期是河蟹的生长旺季,需要加强营养,这时也是增加蟹黄的重要时期,我们知道,蟹黄越多,体重就会越重,河蟹的味道也会更美味,在后期的饲料投喂时,要以动物性的饲料为主,占60%到70%,植物性饲料占30%到40%。动物性饲料可以选择冰鱼、野杂鱼、螺等,植物饲料可以选小麦、玉米等。还要保证饲料要优质新鲜,不能有腐败变质。每天喂1到2次,早晨的投喂量占投喂总量的三分之一,傍晚的要占三分之二,根据河蟹的吃食量合理调理投喂量。

二、水质要调好

现在刚立秋,水温还较高,加上虾蟹的养殖密度如果过大,残饵、排泄物等如果积累过多,就很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此时要让水位保持高水位,平时加强水草的管理,让水草清爽,水草量占池塘面积60%左右。

立秋之后,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把握好这3点,河蟹才能丰收!

三、日常管理工作要做好

首先要经常巡塘,早晨巡塘时,要看河蟹有没有爬到水草或者岸上,如果有这种现象,说明水中的溶氧低了,如果太阳出来后自动下水,则说明水质是正常的。再看一下前一晚上喂的饲料有没有吃完,根据具体情况,增减投喂量和次数。还要注意河蟹的蜕壳情况,通常在天亮之前会蜕壳,如果蜕壳多说明生长正常。

中午巡塘的时候,要监测水温和水质,观察一下水位的下降情况。晚上巡塘时,看一下河蟹的吃食和活动情况,如果发现饲料放到口中又放开了,可能是饵料的质量不好,要及时更换优质的饵料。如果发现河蟹在池边不动,用手能很容易的捉到,可能是河蟹生病了,这时要及时的防治疾病。

立秋之后,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把握好这3点,河蟹才能丰收!

除了巡塘,还要注意河蟹逃跑,在阴雨天、闷热天或水质不好缺氧时,河蟹很容易上岸逃跑,要提前在塘周围设置防逃墙,在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要注意随时检修。

如果您有需要,可以私信本号,本文没有总结到位的地方,也欢迎各位养殖朋友私信留言,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