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恩來》:上課了!詩爲媒歌爲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頌恩來》:上課了!詩為媒歌為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文:田金雙

《頌恩來》:上課了!詩為媒歌為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娛樂至死人心浮躁信息多元化的今天,《相會中華騰飛時 傳世經典頌恩來》這臺詩歌詠誦匯在周總理母校南開中學舉辦別有意義。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晚會中,詩為媒,歌為魂,穿越百年時空,和世紀偉人相遇,其意義遠遠超出詩歌和晚會本身,更是一次具有正能量的勵志人生課。

今年是周恩來誕辰120週年,《頌恩來》詩歌詠誦匯以周總理曾經的課桌開場,以“上課了”作為晚會切入點,用三個篇章“致青春,致信仰,致初心”來講述周恩來一生的故事。整體來看,晚會設計巧妙,每個篇章代表周恩來的其中的一個人生階段。看整場晚會的感覺,尤如歷經時空穿梭,重走周總理走過的路。

《頌恩來》:上課了!詩為媒歌為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周總理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表現了為國家和民族而奮鬥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句話曾經激勵過無數人,也成為教育界的最高理念。彼時,周恩來年僅13歲,“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強則世界強”這一世界觀已然融入心中。

在南開中學就讀四年後,即周恩來留學日本第二年,他時在《求學日記》中提到《少年中國說》時如是寫道:“晚間我又拿起梁任公的文集來看,唸到‘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如狂欲語誰;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幾句詩,我的眼淚快要下來。”

《頌恩來》:上課了!詩為媒歌為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在白巖松、朱迅主持的這臺晚會中,三代周恩來扮演者齊聚,朱亞文、孫維民、王鐵成深情地朗讀了不同時期能免體現周恩來心境的文章,讓我們共同跨越時空,見證總理的光輝歲月。王鐵成朗讀的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讓我們淚目。你知道嗎?彼時,周恩來侄兒周爾均在回憶錄中用“看似無情勝有情”評價自己的七伯。當時國家正窮,周總理節衣縮食深居簡出,甚至為了工作人員裝修自己的房間發火。當時,周總理的原話是:“現在我們國家還窮嘛!還有很多群眾沒有房子住哪。”直到秘書停止裝修,將房間恢復原樣,總理才勉強同意住回西花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就是周總理的心心念念。

《頌恩來》:上課了!詩為媒歌為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在周總理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一句話,是在他去世的頭一天對醫生說的“我這兒沒事兒了,你去照顧其他的病人吧,他們更需要你” 這就是他一個始終把民族和別人裝在心裡的人,一個大國的總理,一個大寫的人——周恩來!

《頌恩來》:上課了!詩為媒歌為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一個把人民永遠放在心裡的人,人民也會永遠永遠地記住他,周恩來這樣一個響亮的名字,寄託我們心底深深的思念與愛。而對於國家和人民而言,朱恩來的無私大愛,就像一面迎風飛迎的旗幟,永遠不朽!

縱觀這臺《頌恩來》詩歌詠誦匯,就像一堂寓教於史的勵志課,在周總理的青春、成長、理想、信念中見證新中國的成長史,在這個日漸為物化人心浮躁的社會重拾被繁華稀釋的信仰和激情。

《頌恩來》:上課了!詩為媒歌為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彼時,年方19歲赴日留言前昔的周恩來這首詩亦代表少年總理的“初心”。“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亦是其“以天下為己任”的“信仰”所在。

回顧整場晚會,以“致青春,致信仰,致初心”三大篇章貫穿周總理奮鬥的一生。如果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大雪壓青松》是總理真實心境的話,《這盛世如您所願》則是總理畢生的心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驕。之於後人,牢記周總理的心心念念,修身齊家勇敢前行,世界就會變成更美好的人間。

《頌恩來》:上課了!詩為媒歌為魂,重溫周總理走過的路

《頌恩來》詩歌詠誦匯已於騰訊視頻、愛奇藝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