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肝義膽「文天祥」,寧死不屈清王朝

南宋文天祥,憑藉忠肝義膽,效忠故國,而被世人銘記、讚歎。文天祥被俘,歷時三年,被囚禁在元朝大都。但文天祥寧死不屈,不願當元朝的臣子,不忘故國,凌然大義,最後英勇就義,死於他國,留名古今,勝在忠心。

忠肝義膽“文天祥”,寧死不屈清王朝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文天祥,在故國不再的情況下,你是否會投誠敵國,為了安逸,選擇背叛忠義之道。想起那詩句,內心還是澎湃的,"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般慷慨激昂的文字,更叫人理解文天祥的忠肝義膽。如果是我,我不能保證,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保證我的拳拳之心。那文天祥得所做所為,更顯得難能可貴,震撼人心。所以被後世稱為民族英雄,在我看來,那是梟雄。能堅持本性,屹立不拔的人,我是尊敬的,還是崇拜的,能做到如此的人,不是一般的人物。

南宋的江山社稷,大廈傾頹,動盪不安,內憂外患。在這動盪的年代,方顯忠義之能士。今天說到的"明末文天祥",也是一位忠義之士,名叫左懋第。左懋第本人也是對文天祥,極為仰慕和尊崇的人。左懋第的所作所為,在百姓看來,可以與南宋時期文天祥作比,所以被稱為"明末文天祥",也是大眾對左懋第的美讚了。

忠肝義膽“文天祥”,寧死不屈清王朝

北京淪陷,清軍入關,當時正是1614年,大明殘存之際。左懋第是一位忠義之士。要說起左懋第的忠義,就不得不說家庭的影響。左懋第的母親對左懋第日後的忠義行為,作了榜樣和表率。清軍入關的時候,左懋第的母親是一位英勇的人物,不願意投降清軍,不願失去自己的祖國,所以"為國捐軀",在家裡絕食,以作抵抗,但最終絕食而死。這樣的左懋第的母親,使我想起文豪朱自清。還記得那句"寧死也不肯吃美國救濟糧"的豪言壯語,可嘆,朱自清文人和左懋第的母親,都是英勇忠義之人。

忠肝義膽“文天祥”,寧死不屈清王朝

在母親故去之後,左懋第感到無望,故國不再,可真是"小樓昨夜又東風,不堪回首月明中。" 左懋第分析當下時局,百般無奈,最終選擇投誠------南明。

南明在這動盪的時局形態之下,也是臨死垂危的弱小之國罷了。左懋第做出選擇了,那就要對得起自己的選擇,左懋第怎麼會不知道南明也是時日無多呢?左懋第是明白的,選擇了南明,就要為南明效忠,即使南明弱小,也不回後悔自己當初的抉擇。

忠肝義膽“文天祥”,寧死不屈清王朝

在南明,左懋第一直擁有夢想,渴望反清復明,於是就急切上書請求光復大明。但是那南明,弱小無助,不敢有打仗的想法,總是自稱我國國力微弱。左懋第想要改變這樣的內朝氛圍,但是僅憑藉左懋第一人之力,也好似沒有可能的。對局勢,左懋第也是沒有辦法的。之後,南明的紅光皇帝想要和清國議和,派遣左懋第當使臣。左懋第斷然不從,急切地勸導宏光皇帝,那萬里江山、錦繡山河,本來就是我大明王朝的國土呀,怎麼能夠允許清朝和我們分而食之呢?

忠肝義膽“文天祥”,寧死不屈清王朝

人人自危,左懋第一人,根本改變不了這個局面,最後還是去往北京議和。但是左懋第心中仍有復國之念,反覆勸說,想要引起宏光皇帝的重視,可惜,身在安逸,根本就沒有那拳拳之心。

左懋第北上,心中懷有與荊軻相似的心情。"風蕭蕭兮易水寒,轉是一去兮不復還。"此去必定路途艱險,凶多吉少,左懋第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恰在這時,左懋第一直尊崇文天祥,此次北上,自比文天祥,甚為悲壯。

忠肝義膽“文天祥”,寧死不屈清王朝

大清,實權掌握在多爾袞手中,順治帝現在只是一架空殼。這北上議和,多來談判,在談判期間,多爾袞賞識左懋第。左懋第在談判中深感無力,用句老話"弱國無外交"。左懋第看清了議和無望,就打算啟程歸國。多爾袞賞識左懋第,不肯放左懋第歸國,把這一行議和的人,都拘禁起來,並且以生命作威脅,要求歸順。生為大明人,死做大明魂,算是左懋第的真實寫照了。左懋第寧死不從,多爾袞要處死南明使節,但是多爾袞以權利誘,以命相逼,都沒有辦法讓左懋第歸降,就抱有"既不可放虎歸山,只好送魂歸去"的心理,處死左懋第。

左懋第在刑場,說道:"寧為南鬼,不作北王"。真是讓人震撼的氣節,聽了左懋第,只能說真真是"明末文天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