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支招,专治“葛优瘫”式懒汉病!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孔祥智日前接受了《中天金融报》专访,就贵州大扶贫、农村“三变”、农业产业结构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教授支招,专治“葛优瘫”式懒汉病!

中天金融:目前贵州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很重,大扶贫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贵州省正在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贵州如何发挥好在大数据、大生态方面的发展优势,做好大扶贫这篇文章?

孔祥智:贵州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贵州整个生态环境一直保持得还是比较好的,要充分利用好生态环境的“溢出功能”来发展相关产业。

经过4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农产品也是如此,但是人民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不放心。在扶贫过程中,如何依托贵州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贵州农产品品牌,这个非常重要。目前来看,省级层面没有打造出放心农产品品牌。只要把品牌打造好,依托电商这个现代化的手段,就能卖出好价钱,农民就能从中直接获益。刚才在论坛上谭丹女士提到的,中天金融团结村精准扶贫打造的“乐耕甜”农业品牌,就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教授支招,专治“葛优瘫”式懒汉病!

过去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能卖不出这么高的价格,可能自己消费了,也可能浪费掉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些产品经过包装以后,打造成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去,对扶贫就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要打造贵州的区域品牌,按不同的产品品类进行细分,培育合作社并依托企业等市场主体,发挥大数据优势,向外推介销售——我的产品什么样?为什么这么好?这个产品最受哪个消费群体喜爱?

贵州的生态品牌没有打出去。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已经有十年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生态文明的理念都获得了高度认可。但是怎么依托这个论坛,打造和宣传贵州农产品品牌,要下大功夫。

教授支招,专治“葛优瘫”式懒汉病!

中天金融: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三变”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天金融帮扶团结村提出“三三三”扶贫新模式,以三变融合三产,振兴三农。您怎么看现在农村的“三变”改革?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是什么?

孔祥智:“三变”改革通过股权纽带,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各类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农民增收的渠道多起来,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可否认,这是农村改革的一种生动实践。贵州的“三变”最早是从六盘水的经验推广开来的,当时六盘水刚做不久我们就过去进行了总结,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推广起来了。

教授支招,专治“葛优瘫”式懒汉病!

“三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依托的合作社或者企业要有充分的经营能力,比如像中天金融这样有实力的企业。通过“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促进“三变”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产业最终还是要对接市场,很多地方都是这样——企业下去扶贫,但产品也是卖不出去,这是有问题的,还是要打造品牌,包括区域品牌、企业品牌。

中天金融:脱贫攻坚进入了“啃硬骨头”的阶段,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比如有些贫困群众心理上存在依赖思想,“等、靠、要”,应该如何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孔祥智: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绝对懒惰的人不可否认是有,但比例很少;还有就是一部分比如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因病致贫,等等,这部分是需要政府兜底,通过社会保障来解决。有劳动能力的当然要促使他们通过劳动、靠自己的双手来脱贫致富。

激发内生动力需要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可以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包括乡土文化、家族文化、农耕文化等。乡土文化孕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精髓,理解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尊重乡土文化、热爱乡土文化是增强我们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三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德治”。“德治”这根弦在很多地方已经断了,要重新续上,这非常重要。

中天金融:我们去贵州很多贫困地区调研的时候,发现农村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空心村”现象,很多人感慨:故乡已经“回不去了”。一边是轰轰烈烈的城镇化浪潮,一边是大片大片的“空心村”,农民到底是该“上楼”还是“回村”,城里融不进去,故乡又回不去,何去何从?

孔祥智: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村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2005年至2009年,全国平均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从国家统计局近两年发布的农业普查数据来看,全国每年减少6000个村。有的在城镇化过程中变成街道了,确实有很多村实现城镇化了,还有的合并了。全国还有近60万个村,肯定还是会继续减少的。当然乡村不会全部消失,当城镇化顺利完成的时候,乡村会维持在一定的比例,只不过跟现在相比要少得多。

教授支招,专治“葛优瘫”式懒汉病!

自然很匮乏、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村,肯定要搬迁,或者合并,通过移民搬迁的形式进行扶贫。当然,这个成本很高,农民搬迁到另一个地方还需要土地,离不开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当然要保存下来。要实现乡村振兴,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中天金融:调减玉米,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大幅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016年和2017年,已累计调减了5000万亩。贵州喊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口号。这场农业产业革命如何才能真正调整好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孔祥智:玉米供给侧改革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市场使然。国家计划在2016-2020年削减5000万亩玉米种植,我国的“镰刀湾”地区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

教授支招,专治“葛优瘫”式懒汉病!

我理解,贵州的产业革命在农业上就是鼓励农民种植、生产一些更高效的农产品,因为传统的作物基本带不来什么收益,收益水平很低,要么自己消费掉了,要么就是浪费掉了。低效作物确实应该减下去,但是调成什么?还是需要企业积极参与,要组建专业合作社,与市场对接,不是种出来了就能卖出去的,需要打出品牌,找到市场,销售出去,这样对农民来说,才能提高受益,他们才有这种积极性。

中天金融:从2012年到2017年,连续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出了部署,新型职业农民被国家寄予厚望,中天金融也在团结村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有另外一种力量叫“新农人”。您觉得这两个“新”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孔祥智:传统农民的生产方式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他们的经营方式、科学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与过去不一样了。

教授支招,专治“葛优瘫”式懒汉病!

“新农人”与新型职业农民是不同的概念,广义上来说,那些有创业梦想,志在创新农业、改变农民、改造农村的各类人士,都应纳入新农人群体之列,他们有崭新理念、思维方式和产销模式,希望到农村追寻新的人生价值。

不管是新型职业农民还是“新农人”,他们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已经成为引领新农村、新农业发展的一支新的生力军。

中天金融:现在关于扶贫有各种各样的模式——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文化扶贫等等。您觉得,金融如何在助力精准脱贫方面发挥作用?

孔祥智:农业产业、农村发展确实很需要金融的支持。如果产业没发展起来,只是原来的“一亩三分地”,金融很难介入进去。一定要有主导产业,专业化生产,能够形成规模,在此基础上需要应用新技术,或者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转型升级,这个时候就需要金融助力。

所以说,根本上还是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了主导产业,再加上中天金融这样有责任心的金融企业介入,相信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之路会走得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