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印章的由來

印章款識是指在紫砂壺生胚上施加印文,表明紫砂壺的製作者,與中國古代書畫藝術十分相似。早期紫砂作為民間工藝,作品上並不留有作者名款,南京出土的嘉靖年間司禮太監吳經墓中的紫砂提樑壺就無名款。

紫砂壺印章的由來

印款是作者的署名,也是紫砂壺不可或缺的藝術裝飾。制壺高手的印章,一般是篆刻名家所刻,如陳曼生為楊彭年制印,吳大徽為黃玉麟刻印,潘稚亮為王寅春,裴石民制印等。一般藝人請刻章藝人制印,所以,紫砂壺上印章水平也有很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其收藏品價值。

印章有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葫蘆形,瓦當形,自然形等;款識字體有楷書,小篆,隸書等;款識的內容有製作者,定製者,監製者,紀年,齋名,室名等。清末至民國時,更有圖案化的印記和工廠,商號印款。印記一般印在壺底部,壺蓋,壺把處。

總之,紫砂陶刻藝術不但注重形式、內容及手法上的技巧,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文學素養、書畫功力以及人格氣質整體的表現。因為表現形質的筆法、技法、章法只是手段,而寫神才是藝術的本質,也是藝術表現水平的重要標準。所以,一把茗壺配上得體的陶刻書畫裝飾,便為好的藝術作品。閒暇之餘,沏上香茗,品茗賞壺,滌濾煩憂。當餘甘留舌之時,體會銘文刻畫的意境,當能理解文人雅士對茶道的鐘情、紫砂壺的珍愛及陶刻藝術的頌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