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國君。詞作繼往開來,上承韋莊,下啟北宋,境界始大,感慨遂深,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宋太祖亡了他的國,他卻用詞征服了整個中國,情濃千載,熠熠生輝。

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南唐王成了李後主,被封了“違命候”這樣一個侮辱性的稱號。李煜心中苦悶,寫下了這首《破陣子》。

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南唐建國四十年,只見亭臺樓閣高聳,繁花茂樹如錦,何曾見過吳鉤、鐵蹄和烽煙呢?一朝淪為階下囚,只能在痛苦和悔恨中漸漸憔悴。最不堪回首的是國破家亡那一天,李煜在一片離歌中哭著拜別宗廟,對著朝夕相處的宮女們淚眼婆娑。

北上汴京的李煜,過上了亡國奴的生活,想起往昔的繁華如夢,他寫下了《浪淘沙》。

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五更夢迴,窗外雨聲不絕於耳,春色凋殘。錦被緊裹,也無法抵禦夜來的寒氣。李煜依稀記起適才夢中的境遇,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裡,貪戀著片刻的歡娛,一時忘形貪歡。獨自一人時,千萬不要登高遠眺,故國山河時至今日,尤不忍看。分別容易相見難,就像這落花隨流水的殘破春景,不可抗拒地到來,再回首,已是恍如隔世。

這小令,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調短字少,卻具有撼動心靈的藝術魅力。不得不佩服李煜對於痛苦的感知能力,字字泣血,道盡心酸。尤其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這種恍惚的失去感,讀來讓人心碎。

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巨大的變故讓李煜如脫胎換骨般,半生的悲歡離合、喜樂憂患彷彿都在這身陷囹圄的這段時間找到了自己的去處。

在亡國後的兩年間,一首首淒涼悲壯、意境深遠大成的哀思亡國之詞一改昔日的浮靡習氣,

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不久後,宋太祖趙匡胤在“燭光斧影”中不明不白地崩駕了,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當了皇帝。新皇帝待李煜更加不好,李煜的詞也寫得更加悲切了。

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短短几字,似是句句寫景,卻跳出了簡單的惜春傷別,直擊宿命的悲涼,“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悲切浩嘆,已經不再是一人一時的失意憂傷,而是嚐盡所有失去、熬過所有悔恨後,精釀出的關於痛苦最極致的體驗。

李煜像個不懂世故的傻孩子,他不懂得掩飾自己的感情,他詩詞中滿滿對故國的思念和麵對現實的悲痛,讓趙光義十分不滿,以至於動了殺機。

公元978年的七夕,恰好是李煜的42歲的生日。酒過三巡,觸動情腸,李煜揮手填了一首《憶江南》

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填完之後,胸中悲意不減,愁腸更甚,逍遙恣肆的往昔與淒涼受辱的今朝紛至沓來,他忍不住又提起筆,填出來一闕千古絕唱——《虞美人》。

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身居囚屋,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曾經的往事還記得多少?昨夜又聽到秋風吹過,又是一年春去秋來,似乎什麼都不曾改變,只是山河故國已成了不堪回首的往事,漸漸塵封。這天是李煜的生日,他似乎看到從前那些精美的欄杆和玉石臺階就在眼前,只是自己已不再是主人了。蘊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傾瀉出來,恰似奔流的江水洶湧東去。

李煜以淚為墨,合血成書,在整四十二歲這日,寫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支絕唱,成就了自己千古詞帝的地位,也迎來了生命的終結。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李煜的絕筆是“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李煜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可一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卻也徹底惹怒了宋太宗趙光義,誤以為這位昔日帝王心有不臣,隨即命親信連夜送去了下有牽機劇毒的酒,李煜飲下後身體蜷縮得像個蝦子一樣的死去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也許,這是李煜早已為自己尋好的歸宿。

他是亡國之君,卻流芳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