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岁的乾隆明明死抓着朝政不放,为什么还要退位当太上皇?

公元1735年的九月初三,二十五岁的弘历正式登基大典,改年号为乾隆。继位后,乾隆处处学习圣祖康熙的治国策略,要以仁孝治天下,并在继位之初就立誓说:“朕在位时间绝不超过圣祖。”改了好多雍正时的政令,并释放了被囚禁十多年的十四爷胤禵。乾隆二年,乾隆又封九爷允禟为公爵,并释放了雍正年间因贻误军机被判死刑的岳钟麒,傅尔丹等人。

八十多岁的乾隆明明死抓着朝政不放,为什么还要退位当太上皇?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并在乾隆五十七年,八十二的他亲自录入了“十全武功”。依次为1747年到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葛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年到1757年的平定准葛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到1769年的清缅战争,1771年到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之战,1786年到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8年到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到1792年两次战廓尔碦。

通过上面的十全武功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的乾隆朝有半个世纪在打仗,军费耗费巨大,军兵更是伤亡众多,给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而所谓的“十全武功”,有几次也都是以失败告终,乾隆也都把它们一一收录,足可见他的好大喜功。

八十多岁的乾隆明明死抓着朝政不放,为什么还要退位当太上皇?

而六次下江南更是挥霍享受,耗尽了国库,老百姓负担过重,苦不堪言,乾隆晚年的奢侈生活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都叫苦不迭。

乾隆四十三年,秀才金从善上书,要皇帝册立皇后和太子,被乾隆处斩,而他也被逼无奈又下了一次圣谕:“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于太子,归政退闲。”想出这个主意时,估计乾隆心里是暗暗得意,别说历史上还没有活到八十五的皇帝,如果自己真的能活到八十五,就是退位那也知足了。

八十多岁的乾隆明明死抓着朝政不放,为什么还要退位当太上皇?

而上天真的和他开了个玩笑,八十五岁的乾隆身体康健,精神也足,他又一次进入两难的境界。看看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那一个不是门庭冷落,孤苦凄凉。但君无戏言,万般无奈的乾隆依依不舍的交出了皇位,禅让给了十五阿哥颙琰,即嘉庆皇帝。

但他又声说“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嘉庆只得委屈的做起了傀儡皇帝,可随着乾隆的身体状况日渐愈下,开始耳也背眼也花,只有他的宠臣和珅能听得懂他说话,明白他的意思,最后只得让和珅站立在他身边当传话筒。到了乾隆晚期,实质上都是和珅一个人在自说自话,朝政大事都是他说了就算。朝臣们都知道和珅不知道皇上,私底下大家也都称呼和珅为“二皇帝”,旁边的嘉庆只能暗暗憋气,表面上还要极力迎合和珅,这让嘉庆在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八十多岁的乾隆明明死抓着朝政不放,为什么还要退位当太上皇?

嘉庆四年,89岁的乾隆去世,嘉庆不顾父皇尸骨未寒,就把和珅绳之于法,嘉庆皇帝终于扬眉吐气,翻身农奴把歌唱,大清王朝迎来了新纪元,乾隆一朝的影响也随风消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