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陰霾冬天


如果曹操拿下荊州後,繼續採取先北後南的戰略,打敗馬超,逼降漢中張魯,再派一上將或者親自入蜀,那麼可能會加快統一進程。但是,曹操對荊州南部的控制會失去,即使不打赤壁之戰,依然會如此。因為曹操對荊州南部控制和影響力不足,劉琦,劉備還在江夏郡,孫權也是虎視眈眈。一旦,曹操把戰略視角從南方又轉移回西北方向,荊州中部,南部,西南部必定成為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必爭之地,因此,也可能出現新的三國局勢,只不過這個局勢有可能會更快的被曹魏政權終結掉。



曹操進攻荊州,劉琮率荊州之眾投降,但是劉備還在呀。劉備聽說劉琮投降,就率軍走江陵。江陵在荊州中部,北接襄樊,南連南四郡,西可入蜀,東出長江中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內物資豐富。曹操怎麼可能放過這塊重地,於是派輕騎玩命追劉備。接下來就是《三國演義》裡的長坂坡之戰,趙雲殺了個七進七出,張飛喝斷當陽橋的橋段了。最後,劉備被關羽接到夏口,曹操進軍烏林和孫劉聯軍對峙,這就是赤壁之戰的前夕。此時對曹操來說,繼續南下拿下江東之地是最有利的選擇,畢竟江陵一下,長江天塹失去防護作用。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曹操敗在對水戰估計不足,加上瘟疫橫行的因素(郭嘉沒死之前早預料到,如果他來到南方,估計會死於瘟疫,從側面看出,當時的南方確實是多疫地區)。

(三國荊州中部的南郡江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赤壁之戰前,曹操重點控制荊州北部南陽郡和後被曹操分出的南鄉郡地區,和中部的南郡。荊州的南四郡,從後來劉備拿下的過程來看,此時依然是劉表派出的舊屬管理,名義上屬於曹操,而江夏郡則在劉備手裡。根據這種態勢,曹操如果不繼續攻打江東,而是派一上將連同荊州投降的水軍鎮守南郡,而曹操則提前平定關中。那麼,局勢發展的可能性就是,孫劉依然會形成聯軍,一起攻打重鎮江陵,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江陵是必須拿下來的地方。因為江陵一旦被拿下,就能打開進入蜀中的道路,並且能控制荊州的南方四郡。這就意味著,拿下江陵,不但得到一片領地,還能向西部發展。而曹操的戰略,一旦平定了馬超等人而拿下關中,緊接著再威逼漢中張魯投降,蜀中的大門就洞開了。

(曹操控制荊州北部,平定關中,可以形成對張魯的夾擊,拿下漢中,便可以入蜀)


所以,曹操軍和劉備軍或者孫權軍,最終會在蜀中會戰,益州之地,只怕不再是劉備一人所有,甚至可能失去。為什麼?因為入蜀的時間,要取決於進入益州前的難度。曹操要解決馬超,張魯,再從漢中入蜀,有地形優勢,速度可能更快。而劉備或者孫權,要先解決曹魏防守的江陵,順道拿下南方四郡,才能入蜀爭奪益州,但是從荊州的西南攻打入,需要步步為營。要注意的是,如果赤壁之戰沒有開打,投降曹操的荊州水軍主力還在,估計孫劉聯軍拿下江陵,還是需要時間的。更為不秒的是,赤壁之戰沒有發起,對孫權陣營來說,形勢不算緊迫,在和劉備合作上,只怕也沒有那麼的“心甘情願”了。

因此,一旦益州屬於曹魏或者部分被曹魏佔領,三國鼎立的局面,對劉備就很不利了,一旦劉備滅亡,孫權也不會支撐太久,這就加速了三國統一時間。


大飛熊ヽ騎士


按照題設所說,曹操在拿下荊州以後,去攻打西川而不攻江東,這腦洞的確是大開,從荊州攻打益州的難度其實很大,一般人不會這麼做戰略決策。如果曹操真去攻了西川,三國統一與否其實也得看日後的關鍵大戰。

曹操二十萬大軍取西川,我估計益州軍民沒有什麼抵抗之心,畢竟曹操是挾天子而令諸侯,聲勢和實力不是劉備可比,西川士民敢於抵抗的人絕對不多,曹操收川可能性極大。至於孫權劉備,劉備江夏彈丸之地,不具備爭衡荊州的資格,孫權也沒有膽量主動進攻被曹操拿下的荊州,曹操的後方應當無虞。

可是,曹操拿下益州以後呢?是拿下漢中還是繼續謀取江東呢?如果是漢中,那曹操整體戰略佈局發生巨大變化,圖謀江東等著幾年以後再說吧,需要修養一段時間才行。如果是江東,那在攻取益州的時間段裡面,劉備得到了一定的時間來練兵,孫權同樣如此,新一輪赤壁大戰仍然會上演,這和之前的局勢其實差不太多,只是曹操多了一塊地盤罷了。曹操戰敗,劉備繼續佔據荊州,孫權佔據江東,仍然是三分天下,劉備想攻取益州的難度稍有增加,但天下三分仍不可避免。曹操戰勝,不用多說,天下一統。


如果我是曹操,我也會先去滅了江東孫權和劉備,他們是心腹大患,劉璋張魯都只是守護之犬,不足為慮。所以,早晚都要啃的硬骨頭不如早點去啃。再舉個例子,前秦在淝水之戰前就佔有了益州和北方,仍然在江南吃了敗仗,所以說,蘚疾不足為慮,心頭大患才是首要。

所以,孫劉不滅,曹操就算拿下西川也不能快速統一三國。


蜉蝣塵埃笑談天下


赤壁大戰順勢而為

天時有

地利一邊一半

劉表水師將領是孫吳老對手

人和有

2.5比0.5

為什麼不打

結果證明

歷史上長江之戰就算大勝

南邊的政權依然很難過江

只能說便宜了劉備

而且向來入川的口子都不是宜昌那邊

日本人都打不進去


光31784553


這個問題有意思,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想不去招惹孫權先取西邊的益州完全不可行,曹操想不去招惹孫權也不行,孫權也會去招惹曹操。為什麼?因為曹操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江東孫權的生存空間,也就是說,“踩了孫權的生存底線”,那麼孫權的“底線”何在?



江陵。江陵一旦歸曹操,那麼長江天塹作用就會失去,失去長江這道天然的屏障,江東無疑門戶敞開,江東可以用朝不保夕形容了。此時江陵在誰的手裡?劉備手裡。這也是魯肅為什麼急於跟劉備談“孫劉聯合”大計的關鍵所在。



劉琮投降後,劉備率部退守江陵,江陵位於荊州的中部,北接襄樊,南連南、桂四郡,西可入巴蜀之地,東可進長江中下游,且荊州的多數糧草物資都在這裡。劉備敗走江陵並非落荒而走,而是有著周密的計劃和部署的,也是他與孫權聯合資格的關鍵所在。此時江東孫權家大業大,劉備居無定所,控制了江陵,也就控制了孫權的命脈,也卡住了曹操南下的咽喉;也有了擠身群雄爭天下之資本。



此時的雖無多少勢力,卻劉備佔據了孫曹兩大集團生死進退的關鍵之地。孫權這邊不能坐視劉備被滅從而危及自身;曹操那邊也不願見劉備與孫權聯合阻止自己南進。此時最有利的便是劉備,不光可以倚仗孫權之力阻止曹操南下,也可以借曹操大軍壓境聯合抗曹之勢,緩衝自孫權對劉備日後取西川的阻力。



曹操得了荊州,卻沒能掌控要害之地江陵,談取西川便無從談起。孫劉曹三家焦點在赤壁,要害卻在江陵。孫權求存,曹操求進,劉備求圖。而“天下之腹”的荊州核心地江陵,也正是三家各自所求,一人所得,他人所不欲的原因所在。


海馬叔叔說史事兒


歷史沒有如果,但不斷的被重複。曹操去四川,漢中版的赤壁而已,劇情參考後幾年漢中之戰,沒有孫權,加了馬騰劉璋勢力。


吃肥肥哦


這個問題屬於是秀逗的問題。曹操接受劉琮的歸降後,軍士士氣大增,曹操本人也是尾巴翹起當旗杆了,不然曹操直撲江陵不追劉備呢。曹操會不會隨此轉鋒打西川,這是個大問號,為什麼呢,因為郭嘉和賈詡說曹操這個人,總喜歡全考慮,顧手顧腳的,沒有好安排就不會想著冒險,所以曹操這個時候會不會打西川就不太現實。就算曹操轉向打西川,孫權這個回想魯肅的規劃,荊州是東吳必需拿到手的,現在落到曹操手機,孫權是不會甘休的,如果曹操選擇去打西川,孫權一定會藉此出兵打荊州,甚至不用和劉備聯盟。首先曹操佔領荊州,民心不穩,士人不服(當時荊州很多士人是比較喜歡劉備的,劉備被趕到江夏),所以只要曹操跟西川打起來了,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孫權會在後面進攻的,曹操沒什麼將領能擋住周瑜的,而且曹操也不一定一下子能下西川,他又不像劉備那樣是進入了西川后那樣順利。我們可以幫曹操想,打西川沒打下來,還被拖住了,周瑜又來了,劉備死灰復燃,四方受敵,這種情況曹操能想到的。所以曹操不會因此打西川,就算打西川也不會統一


蘇霸賽壓錦


曹操攻打荊州劉表病死,其之劉琮投降,戰略要地荊州歸了曹操。形勢一片大好。下步是先打孫權,還是劉備,曹操當然有打算。與劉備打了多次仗,曹操勝多敗少,就是不能徹底消滅劉備,猶如不倒翁,曹操心有餘悸。相對孫權而言還是弱一些,孫權遠不如其父孫堅利害,曹操心裡有數,還是撿軟柿子揑好。從地理位置來講,曹操己佔據了北方中原廣大地區,又取得荊州戰略要地,孫權地盤完全暴露在曹操面前。如能迅速的打敗孫權,佔領富裕的廣大江南地區,劉備的西蜀同樣也是一樣命運。可是歷史不如人願,曹操不但沒有打敗孫權,也沒有消滅劉備,反而促成了三國鼎立局面。如果曹操先打孫權能取勝,三國鼎立的形勢可能就不存在了。


一葉18391361590


個人觀點,不是十分靠譜的戰略。

曹操已取荊州,孫劉聯軍已成。若曹操揮師西進取西川,那麼勢必要帶上本部主力,而鎮守荊州亦需要本部兵馬。

曹操南下帶的兵力在15萬上下,加上7萬多荊州降卒(其中多水兵),加一起22萬出頭。由於從荊州入川,必須要保證荊州萬無一失,否則被切斷後路這十幾萬大軍就全軍覆沒了。而荊州軍忠誠度有限,必須有強大兵力彈壓,預計曹操本部人馬至少要留下7-8萬才能鎮住局面,震懾荊州軍、孫劉聯軍。剩下的7萬多本部人馬在沒地圖情況下想打爆劉璋,是不是有點太小瞧川人了?劉備入川靠的還是詭計和叛徒張松,要不一樣很難啃下來。



點綴凡塵


你以為孫權贏得輕鬆嗎?這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弱勝強之戰,曹老闆贏面佔八九成。曹老闆的選擇沒錯,不管誰坐曹老闆的位置都會選擇順流而下打江東,而不是攻打無威脅有天險的四川。


wk298


回答問題先舉個例子,張魯投降曹操,曹操還是得和劉備單挑,為何?

就算曹操想罷手,劉備卻不願停下,他要整個漢中,最終曹操還是敗了,丟了地盤還掛了個夏侯淵。

道理是一樣的,曹操壓根沒機會罷手,既然開弓就沒回頭箭,只有打到海宇澄清,天下太平。

劉表的地盤丟了,卻留下一大批降兵降將,好壞參半。

劉備仍周旋在江夏,荊州地界,時刻虎視眈眈,東吳也作壁上觀,磨刀霍霍。

此刻罷手去取西川是非常不明智的,鬧不好就造成多條戰線,自個搗鼓出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最佳境界:主公出西川,派一員上將提兵自荊州,夾擊曹魏。

呵呵,簡直自取滅亡。

斬草要除根,劉備絕對是荊州大患,搞不好那些投降的兵將被策反過去。

還有就是古時候調動大批軍馬是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機不可失嘛,趁現在兵強馬壯,滅了劉備,搞不好連東吳都收拾。

當然曹操設想是幹掉劉備,沒想到孫權的積極性很高,不想坐以待斃,發展成唇亡齒寒的地步,加入戰局協助劉備。

欲罷不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