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嬗變四十年——從「製造」到「智造」

品牌嬗變四十年——從“製造”到“智造”

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改革開放這場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陽的光輝。從改革開放的浩瀚海洋中,擷取幾滴水珠,展現的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波瀾壯闊。40年來,中國許多產業從無到有,從簡單的來料加工、貼牌生產、再到創造真正的中國品牌,發展之路可謂迅速。近年來,中國企業品牌意識增強,更加註重品質製造和消費者的體驗,中國品牌崛起,讓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中國品牌的好聲音。

40年前,改革開放猶如一聲春雷,震驚世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國消費者不再滿足於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等物件,開始向電器化生活邁進。在這一背景下,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組成的“老三樣”,成為當時小康家庭的標配。

40年風雲變幻,過去的“老三樣”,無論是功能、外觀、質量還是品牌形象都幾經更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三樣”的新模樣,不僅記錄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的鉅變,也見證著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成長曆程。

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的很多農村,全村只有一臺黑白電視機。記得每有熱播的電視劇,村委會大院就擠滿了看電視的人。在那時,擁有一臺電視機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家庭夢想”。如今,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等各式各種的電視產品已經“飛入百姓家”。打開4K高清屏幕,映入眼簾的是包括100多個電視頻道和視頻網站的選擇清單,節目可以回放,還有聲控功能。

這些看似瑣事的生活片段,折射的卻是中國家電品牌在改革開放初期乘風起航的特殊歷程。

和電視機一樣,上世紀80年代的洗衣機還遠遠沒有如今的智能化水平。洗衣機左側是洗滌桶、右側則為甩幹桶,整個洗衣服的過程,都需要人工來操作。那時的冰箱一般是單開門的,空間狹小不說,由於生產廠家並不注重產品的款式和色彩,冰箱顏色多以淺綠色為主。

就是這樣的“老三樣”,成為當時許多中國家庭夢寐以求的奢侈品。

在改革開放最初10年間,中國多數家電企業還處於萌芽狀態。TCL、康佳、海爾等家電品牌均初創於這個時期。

電視機是中國機電行業“長子”,也是市場經濟“活化石”。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電視機行業從“追趕”、“並跑”走向“領跑”的40年。從1980年中國第一條彩色電視機生產線在國營天津無線電廠建成並投入試生產開始,中國電視機產業開啟了從引進模仿到自主自強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改變了大批中國家庭的生活場景。據統計,中國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彩電擁有量,從1985年的6.7臺增長到1992年的19.5臺,增長了近3倍。

相對於電視機產業在技術上一路前進,中國冰箱在改革開放初期則經歷了一場質量發展的陣痛。

上世紀80年代的1985年,中國冰箱行業發生了一件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張瑞敏“砸冰箱”事件。那時,海爾公司連發工資都困難,卻用這一錘,砸出了海爾的“名牌戰略”,也砸出了中國家電品牌的質量意識。

中國家電出海的萌芽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孕育。標誌性事件是,在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招標中,海爾冰箱戰勝10多個國家的同行,第一次在國際招標中中標。這為此後十幾年內,海爾在美國、歐洲建廠奠定了基礎,也為中國家電產業出海探索了道路。

與電視機一樣,洗衣機、冰箱的智能化是當下中國家電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不同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引進和學習階段,如今,中國家電行業已經進入自主創新的發展新階段。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國,中國正在智能製造上逐漸打開高質量增長的突破口。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電子企業,康佳今年也迎來自己的38歲生日。康佳最早以收錄機業務起步,並於1984年首次進入電視行業。如今的康佳已不再將自己定位為單純的彩電企業,而是深入到互聯網運營和供應鏈管理領域,希望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

對於電視製造業而言,具有超高清分辨率的8K技術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康佳大力推進8K技術的研發,獲得了多項技術發明專利。康佳自主研發的8K圖像處理芯片擁有目前市場上唯一單線傳輸8K 60Hz信號的技術。這意味著,在8K技術領域,康佳已經具備世界領先水平。

近日,家電企業美的發佈了一款人工智能冰箱,這款冰箱具備遠程語音識別、毫秒級圖像識別、智能殺菌等功能。同時還配備了21.5寸隱形觸摸屏,冰箱裡內置的高清防霧攝像可毫秒級精準識別超500種食材,然後通過屏幕展示給用戶。

數據顯示,2017年智能電視零售量滲透率已達88.9%,正在逐步形成集影視、購物等為一體的娛樂生態使用場景。智能冰箱等產品的使用場景已涉及採購、物流、推薦、烹飪等圍繞食品的生態鏈。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系統化的智慧家庭場景已經呼之欲出。

如今,中國在全球市場已經穩居家電大國地位。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區和消費區,中國向全球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家電。

而在中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各大家電品牌也開始乘借中國智造的東風,投身智慧家庭業務,站在了世界家電市場創新的風口浪尖。其表現之一,就是在去年9月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展上,來自全球1800多家參展商中,中國企業就達700多家,佔比約為40%。

過去,在國外家庭裡,並不容易看到中國的家電品牌。現在,無論是在歐洲盃足球場、奧運會體育館還是普通人家裡,都能看到中國家電的身影。目前,中國家電已經佔據全球貿易重要地位。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家電銷售規模(含內外銷)超過4.3億臺,其中45%對外出口。其中,以康佳、海信、創維、TCL、長虹、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每年有超過6500萬的電視從中國出口到全球各地,幾乎佔據了全球銷售一半以上。

如今,“老三樣”正集體升級蛻變,通過產品和技術創新提升品牌價值,向全球消費者展示中國品牌的魅力。

目前,中國製造的很多產品都在向智能化轉變,智能燈泡球、無線熱水袋、瓜果清潔球、便攜式乾衣架、能夠同時烤麵包和煮雞蛋的二合一早餐機……在廣東工業設計城,一個個充滿創意的產品吸引著人們的眼球,贏來嘖嘖稱讚。

這一切都緣於工業設計。從2009年開始運營的廣東工業設計城,經過短短9年的發展,從最初的6家企業、50名設計師發展為200多家企業、8000多名設計師,成為廣東乃至全國的工業設計高地,用實踐證明著“創新驅動發展”的道理。

在廣東工業設計城展館裡,創意產品比比皆是。便攜式乾衣架看上去跟普通的西裝衣架差不多,但它會自動噴出溫度合適的暖風,方便烘乾衣服。加溼器更是設計小巧——只有一個碗狀的底座,只要擰開一小瓶礦泉水,倒置於加溼器上,就會噴出水霧,改善局部環境的空氣溼度,讓人體感覺更加舒適。

“工業設計是製造業價值鏈中最具增值潛力的環節之一。”在廣東工業設計城的牆上,這句話赫然在目。

工業設計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貝爾萊德”品牌乾溼兩燙熨燙機是該品牌2016年與設計公司合作打造的當年掛燙機行業第一爆款產品,“雙十一”當日銷售額就達500萬元。以此為起點,貝爾萊德逐步開拓高端市場,公司主銷產品從199—299元價位上升為499—799元價位,年產達500多萬臺,熱銷中國、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為掛燙機行業的領軍品牌。

科技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賴之以好。近年來,中國科技的崛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近五年來,一大批科技創新開始走在國際前列,在許多領域,我們從“跟跑者”變成了“並跑者”,在一些領域,甚至成為“領跑者”。

過去5年間,我國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領域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可燃冰首次試採成功;“墨子號”圓滿實現預先設定的全部三大科學目標等。

在此前結束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準重心,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這不僅對信息領域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對於“中國製造2025”來說,同樣有重大意義。

對於未來,我們必須要抓產業體系建設,在技術、產業、政策上共同發力。要遵循技術發展規律,做好體系化技術佈局,優中選優、重點突破。在有產業基礎、資金實力雄厚的地區,重點佈置當前和未來最需要的產業,需要不急不躁,耐得住寂寞,鼓勵創新,容忍失敗,久久為功,在關鍵領域實現突破。鄭板橋《竹石》詩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仔細尋味,對於中國製造來說,正需要這樣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