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民族,流浪邊境200餘年,被收留後令人羨慕

旅遊,可以是一個人的精彩,也可以是兩個人的幸福。走遍一個個城市,看遍一道道風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中國有個民族,流浪邊境200餘年,被收留後令人羨慕

冬日的清晨,陽光灑在吉隆藏布河畔的達曼村,它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鎮,距離中尼邊境約30公里,是中國唯一的達曼人聚居地。全村187人曾經是“沒有國籍的人”,

“傳說十八世紀末清軍抵抗廓爾喀入侵時,有百餘騎兵迷失在吉隆浩瀚的密林間,遺留下來與尼泊爾邊境的人居住繁衍。達曼人就是他們的後裔,至今已生活了六七代。以前生活特別苦,靠打鐵、做背夫、打雜等維持生計。

中國有個民族,流浪邊境200餘年,被收留後令人羨慕

吉普賽人曾以鐵匠為業,達曼人也曾以打鐵為生。在200多年漫長的歲月中,“騎兵的後裔”們因為沒有國籍,一直沒有土地和住房,只能依靠打鐵和幫人幹農活艱難過活,“鐵匠”一度成為達曼人的代稱。舊時,“鐵匠”地位低下,往往不被人接受,無法融入當地社會,即使辛勤勞動,也只能換回口糧,更談不上接受教育。

中國有個民族,流浪邊境200餘年,被收留後令人羨慕

2003年,達曼人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在吉隆縣實施“興邊富民”工程中,達曼人的住房問題得到了解決。2004年5月,吉隆縣委、縣政府將第一批“興邊富民”項目資金147萬元投入到達曼新村的建設中,共建房49套。當地村民很實在的說:“

這十來年的變化特別大,什麼都有了。房子沒花過錢,國家給蓋好了。

中國有個民族,流浪邊境200餘年,被收留後令人羨慕

“我們達曼村裡如今喜事越來越多,我的二兒子和其他兩名青年今年9月光榮參軍了。”村長洛桑滿臉笑容,對如今的生活讚不絕口。

“現在,我的幾個孩子都上學了,他們的學雜費一分錢不用交。和我小時候相比,他們實在太幸福了。”村婦女主任達娃說。

中國有個民族,流浪邊境200餘年,被收留後令人羨慕

以前,達曼村裡的年輕人基本沒有上過學,甚至包括村長在內的絕大多數成年人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如今達曼村的適齡兒童全部都在接受教育,同樣享受藏族學生的“教育三包政策”。目前,已有40多名達曼學生在小學、中學就讀。

中國有個民族,流浪邊境200餘年,被收留後令人羨慕

後來,中尼吉隆口岸正式擴大開放,打造國際旅遊小鎮成為當地政府的長遠規劃,村裡還建立了合作社,鐵匠接受專業培訓,不僅能打造更多的金屬器具,且有政府統一收購。

不過,知道達曼人歷史的人會明白,最讓他們感到滿足的還是終於有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