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民族,流浪边境200余年,被收留后令人羡慕

旅游,可以是一个人的精彩,也可以是两个人的幸福。走遍一个个城市,看遍一道道风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国有个民族,流浪边境200余年,被收留后令人羡慕

冬日的清晨,阳光洒在吉隆藏布河畔的达曼村,它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距离中尼边境约30公里,是中国唯一的达曼人聚居地。全村187人曾经是“没有国籍的人”,

“传说十八世纪末清军抵抗廓尔喀入侵时,有百余骑兵迷失在吉隆浩瀚的密林间,遗留下来与尼泊尔边境的人居住繁衍。达曼人就是他们的后裔,至今已生活了六七代。以前生活特别苦,靠打铁、做背夫、打杂等维持生计。

中国有个民族,流浪边境200余年,被收留后令人羡慕

吉普赛人曾以铁匠为业,达曼人也曾以打铁为生。在2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骑兵的后裔”们因为没有国籍,一直没有土地和住房,只能依靠打铁和帮人干农活艰难过活,“铁匠”一度成为达曼人的代称。旧时,“铁匠”地位低下,往往不被人接受,无法融入当地社会,即使辛勤劳动,也只能换回口粮,更谈不上接受教育。

中国有个民族,流浪边境200余年,被收留后令人羡慕

2003年,达曼人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在吉隆县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中,达曼人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2004年5月,吉隆县委、县政府将第一批“兴边富民”项目资金147万元投入到达曼新村的建设中,共建房49套。当地村民很实在的说:“

这十来年的变化特别大,什么都有了。房子没花过钱,国家给盖好了。

中国有个民族,流浪边境200余年,被收留后令人羡慕

“我们达曼村里如今喜事越来越多,我的二儿子和其他两名青年今年9月光荣参军了。”村长洛桑满脸笑容,对如今的生活赞不绝口。

“现在,我的几个孩子都上学了,他们的学杂费一分钱不用交。和我小时候相比,他们实在太幸福了。”村妇女主任达娃说。

中国有个民族,流浪边境200余年,被收留后令人羡慕

以前,达曼村里的年轻人基本没有上过学,甚至包括村长在内的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如今达曼村的适龄儿童全部都在接受教育,同样享受藏族学生的“教育三包政策”。目前,已有40多名达曼学生在小学、中学就读。

中国有个民族,流浪边境200余年,被收留后令人羡慕

后来,中尼吉隆口岸正式扩大开放,打造国际旅游小镇成为当地政府的长远规划,村里还建立了合作社,铁匠接受专业培训,不仅能打造更多的金属器具,且有政府统一收购。

不过,知道达曼人历史的人会明白,最让他们感到满足的还是终于有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