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你知道「贛南當時最紅的地方」在哪嗎?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中共於北特區委員會舊址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中共於北特區委員會舊址位於江西省于都縣橋頭鄉朱屋村木塘組木魚塘謝偉姿祠,清乾隆乙巳年(1785年)建。

舊址座北朝南,由泮池、內外院、門樓及主體三堂三橫屋組成,佔地面積3507.2平方米(未含泮池)。門樓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磚構,祠內是抬梁與穿鬥式結合的木構架,兩側橫屋均有內院及天井,民間稱為“九廳十八井”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該舊址是中共贛南地方早期領導機構所在地,在於都革命史乃至贛南革命史上有著重要影響。同時,它又是有著確切紀年的清代中期祠堂與民居合一的建築,其佈局及工藝具有代表性。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九十年前,在橋頭這片紅土地上,組建了贛南第一支正規工農武裝——紅軍第十五縱隊,成立了贛南地區第一塊紅色根據地——橋頭革命根據地

贛南第一支紅色武裝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1928年4月中旬,於北地區黨組織在縣委的領導下。在樟木山成立了工農革命橋頭游擊隊,這是于都地區最早的工農革命武裝,它的誕生標誌著以橋頭為中心的於北邊界區域武裝革命鬥爭的興起。6月初,在中共贛南特委的領導下,于都縣地方黨組織以橋頭游擊隊為主體,在興於邊界的鯉公寨成立
贛南工農革命軍第十五縱隊。

贛南工農革命軍第十五縱隊(後改稱贛南工農紅軍第十五縱隊),是贛南第一支正規工農革命武裝隊伍。它的成立,不僅極大地推動了興於邊界工農武裝鬥爭的發展,從此也揭開了贛南地方工農武裝鬥爭的歷史新篇章。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贛南第一塊紅色根據地

隨著紅十五縱隊活動區域的擴大,革命烈火呈燎原之勢,紅色割據區域迅速擴大,為建立革命根據地創造了條件。1928年8月,成立了中共於北特區委員會和於北特區工農兵革命委員會,它的成立標誌著以于都橋頭為中心的於北革命根據地的正式形成,于都成為“贛南當時最紅的地方”“群眾鬥爭的代表”(陳毅《關於贛南、閩西、粵東江情況的報告》)。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橋頭(即於北特區)革命根據地,既是贛南第一塊紅色區域,也是序列於黨早期在江西創建的井岡山、東固革命根據地之後的第三塊小區域革命根據地。它的創建、鞏固和發展,對於贛西南革命鬥爭的發展和後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奠定了重要基礎,在贛南乃至江西全省的革命歷史上都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開學第一課”紅色教育活動

2018年9月,又是一年開學季,來自縣委黨校、縣文廣新局、縣博物館、老年大學、橋頭鄉政府的幹部職工以及橋頭初中的師生,共聚在橋頭鄉朱屋村的“於北特區委員會舊址”,展開了一堂豐富多彩的“開學第一課”暨紅色教育活動。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長征源合唱團演唱《紅軍渡 長征源》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張覆信老人是蘇區時期勝利縣婦女部長鍾桂英的兒子,為大家講述革命年代的感人故事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同學們集體誦讀紅色家書

唱一曲紅歌,聽一個故事

憶一段往事,讀一封家書

充滿朝氣的年輕學子們在這裡

接受革命洗禮,弘揚紅色精神

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旅遊諮詢投訴電話:0797—6218781

于都縣旅發委

我們的生活就像旅行

「红色记忆」你知道“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在哪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