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

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首先弄清楚一个数字,就是康熙皇帝不只有20个儿子。他一生育有35个儿子,后来成年序齿的也有24个呢。

现在,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康熙皇帝24个儿子的最终结局,自然都有各自命运与归宿。

一、年幼夭折之子:康熙皇帝的24个儿子中,有四个儿子在年幼时不幸夭折。分别是:六子胤祚6岁夭折;十一子胤禌11岁夭折;十八子胤衸,7岁夭折;十九子胤稷,2岁夭折。

二、争夺储位之子

1、长子胤褆

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


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他迷信喇嘛,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让康熙极为寒心。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

2、二子胤礽

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


是康熙与孝诚仁皇后所生。因为康熙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是深厚,所以在胤礽两岁的时候,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习俗,效法汉人前朝,立嫡长子为太子。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但是前朝中皇太子是不可以干涉政权的,而满人的习俗却是皇子预政。这样一来,皇帝一是担心被夺权,二是引起朝中大臣和各位阿哥的不满,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废。但是有皇后崔枕边风,加上康熙对这个儿子的感情也很深,因此借着大阿哥魇镇的事件,在一年之后,复立为太子。只可惜这个太子实在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重新被立以后,他非但不谨小慎微,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集结党羽,打击报复。让康熙寒透了心,五十一年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二年他死的那一刻,雍正给了他理密亲王的封号。

3、四子胤禛

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


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生母德妃乌雅氏。整个夺嫡运动的胜利者。观其在康熙朝的作为,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为,两面派的作派,说白了就是哪边都不得罪,极尽察言观色之能,以诚孝示君父,将自己打扮成为富贵闲人的模样,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暗地里结交人才,培养门人,最终夺得大位。在位十三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

4、八子胤禩

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


这位皇子堪称重量级人物,别看他出身微贱,但是很有志气,后来他的母亲因为他的争气,得以晋升妃位。胤禩虽然天资聪颖,才华优裕,待人宽和,广结人缘。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称之为“八贤王”,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荐他。阿哥党中,不仅有胤禩的弟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祯,还有不少的朝廷重臣,算得朝廷中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集团。但缺点却是致命的,恃才傲物,目中无人,锋芒毕露,做事激进,冒犯君主,尽管他势力很大,却遭到康熙皇帝的打压和排斥,甚至连生病都不愿意去关心他,所以导致他最终没能继承康熙的大业。其实,朝臣都还是支持胤禩的,大学士李光地(看过康熙王朝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出名的人物)曾说过:“目下诸王,八王最贤”。后来康熙可能也觉得自己做过了头,下诏恢复了胤禩的爵位俸禄。但是,胤禩在康熙朝,只是贝勒而已。因其人气高,一直被雍正视为眼中钉,深为嫉恨,待雍正继位后,为稳定人心,先晋封为廉亲王,甚至将大儿子弘时过继给他;但同时开始对八爷党进行打击,削其羽翼;四年后,雍正站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并改名为“阿其那”,同年,被毒死的在狱中。

5、九子胤禟

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


关于他的容貌,有两种说法,一是极其俊美,另外的说法是很胖。这个皇子并不太得宠,就是能挣钱,是当朝第一大富翁,也是胤禩的忠实支持者。不仅为八阿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且据说当时他随身携带毒药,倘若事情不妙,就吞毒药而死。后来,在雍正朝时,被发配到西北,让年羹尧看管起来。但是这个老九就是下定决心斗争到底,他居然想出来用西洋文字拼满文的方法制作密码,与他儿子联系,互通讯息,算得上是开创我们国家密码学的先河。雍正非常讨厌他,而且瞧不起他。胤禟曾经说过:成则王侯败则贼,只不过我们亦是兄弟亦为贼罢了。胤禟的命运很是悲惨,被雍正改名为“塞思黑”,其意一说为“猪”,另一说“讨厌的人”,反正不是好词。最后雍正四年死于囚禁之中,比胤禩早一两个月吧。传说是被毒死。

6、十子胤礻我

康熙20个儿子都去哪里了?现在有后裔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


这个皇子传说中比较大条,南书房中的倒数。康熙对这个笨笨的儿子还是挺喜欢的。他也是死心塌八爷党,估计是因为自己没什么指望。在康熙年间就被封为郡王,在雍正时期被打发去守陵,后来又跑到张家口那一带蜗居了。但心大的人就是比较有福气,长寿,居然活到乾隆二年。

7、十三子胤祥

又是一个重要人物。事实上,虽然胤祥在兵法谋略上不差,但总的说来还是有些偏文。胤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应该是康熙比较宠的妃子,但是在胤祥十三岁那年就死了,后来胤祥教给德妃抚养,所以跟四阿哥胤禛走的很近,二人感情非常之好。据说这位阿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典型的文武全才,他甚至曾经单独猎得过一头老虎。

康熙亦曾派他去泰山代父祭天,这于古代帝王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当时许多人认为十三阿哥的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胤祥遭受了牵连,从此十余年,默默无闻,仿佛消失了一般。惟与胤禛关系最密,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直到雍正继位后,才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但是胤祥在这些年间得了一种叫做“鹤膝风”的病,大概是现在的“骨结核”。这在当时,算得上一种绝症,容易复发,不能劳累。胤祥的早逝,与这个病是有关的。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为了纪念他的功劳,雍正还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清代唯一事例。

8、十四子胤禵

也是“八爷党”的主要人物。随着胤禩不再受康熙喜欢,八爷党便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康熙五十六年,封他为大将军王,挂帅出征,去西藏平叛,得胜。胤禵与四阿哥胤禛虽然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他们的感情却并不好。十四曾经在胤禩获罪的时候仗义执言,惹得康熙皇帝拿剑要砍他,而且据说他在军中的时候设法敛财,所以康熙皇帝似乎并不中意十四阿哥。胤禵在雍正年间被打发去守皇陵,虽然郁郁不得志,但也算不得监禁,因为皇陵附近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却也还算过得舒服日子。这个皇子也是活得比较长命,乾隆二十年才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