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荀子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一语道破其奥秘

孔子有云:知易者不占;荀子有云:善易者不卜。

《易》最初本就是一本主占卜的书,但像孔子和荀子这样的大学问家,却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孔子、荀子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一语道破其奥秘

还有很多人说:“这些涉及算命占卜的事都要牵扯到泄露天机的问题,给别人算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在古代,这些涉及算命占卜的事都要先向易师献上礼金后才能求问天机,所以呢,算卦师都会像求问者收取费用给平衡这个因果问题。”

那么孔子、荀子两位圣贤和后面这种说法是同一个意思吗?我个人认为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知道,孔子、荀子是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自孔夫子将《易》义理化后,《易》便成了中国哲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从此,《易》便赋予的教育价值和修身律己的价值,也将易哲学的一面展示给人们。我相信,如果说没有孔子《易经》所输出的儒家仁德思想价值,《易》是不可能能够传承几千年,直到今天还能熠熠生辉的。所以说,孔子的《易经》重在义理上而不是它的占卜功能,在这个点上,它们二者之间是对立的。

为什么孔子、荀子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一语道破其奥秘

那统一在什么地方呢?你想啊,自伏羲始作八卦以来,到周文王推演《周易》,再到孔子为《易》做《易经》,在这个过程中,《易》拥有者至高无上的学术地位,政治统治者也非常尊崇,什么祭祀仪礼、出兵打仗等等都要用到《易》的占卜功能。《易》在民间占卦、看风水布局、择吉都是很普遍的事。它教会我们怎么趋吉避凶,教会我们认识宇宙自然变化的大规律大法则,开创了最初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源之所在。在古代,《易》一直作为四书五经之一被当做是教材,不论是做官还是学医,乃至研习兵家之学,不从《易》而入,便很难得窥堂奥。

那话说回来,像孔子荀子那样的学术圣贤,怎么可能不精通《易》的占卜之道,而恰恰就是“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两句话将易的占卜功能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什么孔子、荀子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一语道破其奥秘

其一,他们也认识到命运是先天注定的,任何生命个体的运势发展都是阴阳平衡的,算命占卜其实就是打乱原先已经设定好的发展轨迹,这样一来,就会透支求问者以后的福报,同时也会将占卜师也牵扯进这个因果系统当中,所以才有了我们常见的算命一定要收费的这种说法来缓解这个问题,毕竟让你付出金钱好过让你付出福报,也让大家知道批命占卜是一件很严肃和庄重之事,还有易学研究者也需生活、深造、养家的基本费用,也还得施善回馈社会广布功德,你向易师先献礼金就代表一种付出,易师给你指点趋吉避凶之道就是你的福报,也是一种很丰厚的收获。这样就不至于易学研究者因泄露天机而遭天谴,有损自己功德与福报。

其二,真正将《易》学到家的人,根本不需要什么四柱八字、梅花易数、纳音五行等这些方法,只要你人在眼前,不需要占卜便能预测未来,当然这是一般人到达不了的境界。

为什么孔子、荀子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一语道破其奥秘

其三,他们认为:《易》讲天地运行的变化之道,善易者自然能理法天地,循道而行,心里无惑,根本就不需要占卜。所以,“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句话的核心,不是对占卜能力的故弄玄虚,而是说善易者能法天地之理,循道而行,心里无惑,没有什么疑惑需要占卜寻求上天指引的。再有他们可以从《易》中汲取人生智慧,洞悉人生祸福生灭的平衡原理,也就不需要占卜,就自知祸福了,所以表现出来的形式是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