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既能種地又能打工,爲啥農民卻不富裕,專家的話讓農民無奈

在我國的歷史中,農民一直都是以種地為生的,以前人口比較少,土地比較多的時候,農民都是進行粗放式耕種。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土地面積減少,這種粗放式耕種所產出的糧食太少,根本無法滿足日常的糧食需求,於是祖先們就逐漸改進了耕種放技術,不斷髮明生產工具,進行集約化種植,農民的糧食產量也提高了。

農民既能種地又能打工,為啥農民卻不富裕,專家的話讓農民無奈

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家幾畝田地基本就可以養活全家了,豐收的時候還可以拿一些多餘的糧食去賣,換一些生活用品。然而,此時我國的城市逐漸發展起來了,城市工業化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農村的大量剩餘勞動力開始湧向城市,男性在外面打工掙錢,女性一般在家裡種田和照顧孩子。

農民既能種地又能打工,為啥農民卻不富裕,專家的話讓農民無奈

如此一看,農民家庭不用自己買糧食,有時候還有多餘的糧食可以賣,還有一份甚至幾份打工的收入,按理說,農民應該有很多存款。但是現實卻並非如此,有超過十萬存款的農民寥寥無幾,那麼這些年來,農民整體上並不富裕,那麼農民的收入都花到哪裡去了呢?專家的話讓農民很無奈,因為專家說農民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農民既能種地又能打工,為啥農民卻不富裕,專家的話讓農民無奈

第一,建房子或者買房子。相信百分之九十的農民有錢了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建房子或者是在城市裡面買一套房子。不管是建房子還是買房子,最起碼也要花十幾萬,所以導致農民基本都沒有什麼存款。

第二,孩子的教育費用不斷上漲。以前農民並不是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放學回來之後就要去農田裡幫忙幹活了,沒有人會監督他們做課後作業,一般到了小學畢業或者初中畢業就輟學去打工了。而現在不同,從幼兒園開始,父母就很重視孩子的教育,還會專門請家教或者去上補習班,每年的教育花費動輒幾萬塊。

農民既能種地又能打工,為啥農民卻不富裕,專家的話讓農民無奈

第三,攀比嚴重。一直以來,農村的攀比之風都比較嚴重,看見自己村裡面的人或者自己的親戚買了一輛車或者買了個大屏的液晶電視,為了面子,自己也要買,即使沒有錢也要藉著買。有時候家裡有客人來的時候,為了不丟面子,會買很多東西來招待,生怕別人會看不起自己,過一次節日都要花費上千塊,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農民沒有存款都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