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怎樣煉成的(三)

1

接上兩回:

1.秦始皇是怎樣煉成的

2.秦始皇是怎樣煉成的(2)

為什麼歷史最終選擇了由秦始皇來做那個一掃六合統一天下的人呢?賈誼《過秦論》有云:“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由此看來秦始皇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代秦王共同努力,厚積而薄發的結果。其實不只往上六世,秦國一直以來都走在崛起之路上,並且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地變強,直到獲得壓倒性的優勢。我們可以方方面面來分析在群雄爭霸中,為何最後是秦國脫穎而出。

秦國地理位置偏西,與眾多遊牧民族混居,看似落後,且風險大,但實則不然。早在春秋時期,秦穆公已被評為春秋五霸之一,不過秦穆公稱霸的地方卻不在中原,而是稱霸西戎,一舉收服了這些遊牧民族,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安全穩定的大後方。

所以秦國可以肆無忌憚地東進,不用考慮腹背受敵的危機。其實其餘六國中還有一個與秦國的地理位置類似,就是處於最東方的超級大國齊國,甚至土地資源等方面要遠優於秦國。可惜偏偏齊國就著了秦國的道,在秦國的遠交近攻戰略下,幻想著能和秦國成為東西二帝,共分天下。多年來對於秦國的所作所為,採取綏靖政策,無動於衷,結果只能坐以待斃。

另一方面仍然與地理位置有關,因為地處西垂,落後於中原文明,所以秦國始終將自己擺在一個較低的姿態,也有一個較為開放的政治環境。我們看似秦國人才輩出,其實如商鞅,范雎,張儀,李斯等對秦國產生深遠影響的風雲人物,沒一個是秦國國產的。秦國始終秉承著唯才是舉用人戰略,向天下廣納招賢令。那些有一身才華,卻苦無出頭之日的人,都來到了秦國,因為這裡一定會給你一個肆意揮灑才華的舞臺。

說個典型,商鞅變法,可以說讓整個秦國脫胎換骨,煥然一新。我們不具體展開變法內容,說一個點,雖然最後商鞅被冠以謀反之名,處以車裂之刑,但卻身死而政不滅,他的變法卻始終得以在秦國推行下去。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商鞅變法中有一條獎勵軍功,按功授爵的條目。打破了貴族爵位的世襲制,誕生了一大批了軍功新貴族。秦國爵位分二十級,前八級都是靠戰場上建功立業來升級的,就類似於遊戲中打怪升級,斬首一名敵軍,就可以升一級,所以我們常說首級就是指敵人的頭顱。這也是為什麼秦軍作戰兇猛無比,號稱虎狼之師,激勵制度永遠可以最大激發人的動力。

在如此成熟的條件下,再加上一個橫空出世的擁有雄才偉略的秦王嬴政,秦滅六國的作戰,終於開啟了。讓我們接上回。

秦始皇是怎樣煉成的(三)

2

公元前238年,嬴政剷除了呂不韋和嫪毐的勢力,正式親政,這一年他22歲。

嬴政重用李斯,尉繚等人,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計劃。

這一時間節點秦國內部也發生了許多對未來影響深遠的事。先是鄭國渠這一大型水利工程正式完工,大大改善了關中地區農業生產面貌,這項偉大工程可以說是秦滅六國的根基所在。說來也是可笑,主持修建鄭國渠的鄭國,卻是韓國派來秦國的間諜。

當時秦國給相鄰的韓國造成的壓力實在太大,為了疲秦,韓王便派出了水工鄭國,前去遊說秦國修建水渠,以達到消耗秦國國力的目的。這屬實是一昏招了,儘管水渠修建過程中讓韓國苟延殘喘多活了幾年,但這一工程的完成,對於秦國來說是可以立萬世之功的。嬴政後來也發現了鄭國是韓國來的間諜,不過他懂得其中利弊,依然支持完成了水渠的建設。這之後,秦國便不費吹灰之力地消滅了韓國。

秦國採用遠交近攻,逐個擊破戰略,六國之間互相猜忌,各懷鬼胎,難以組織有效的反擊,合縱抗秦也只是虎頭蛇尾而已。消滅韓國之後,緊接著便向趙國發起了攻勢。然而秦軍的兵鋒卻未能勢如破竹,在與趙國的對決中,遭受了到了名將李牧的慘痛打擊。

曾經長平之戰後元氣大損的趙國,在李牧的率領下依然頑強阻擋著秦軍的攻勢。不過英雄末路,愚蠢昏庸的趙王遷竟然中了秦國的反間之計,處死了六國最後的救世主李牧。這之後趙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如潮的攻勢,嬴政甚至御駕親征,來到了趙都邯鄲,坑殺兒時欺辱過他的人,砸毀了曾經困住他的小小院落。這一刻,他的驕傲終於不再是眾叛親離時的逞強,而是登峰造極。他的世界終於不是邯鄲那個囚禁他的小小院落,而是整個九州天下。

秦始皇是怎樣煉成的(三)

3

也就是這一時期,燕國為了向秦國示好,將太子丹送往秦國做人質。太子丹和嬴政都曾經被困於趙國,他們是對方兒時唯一的朋友。嬴政知道太子丹來的目的是想暫緩秦軍進攻的號角,但此時的嬴政,已經停不下來,不會讓任何情感阻擋自己的路了,太子丹受到了冷遇,憤而逃離了秦國,開始了他刺殺秦王的計劃。

太子丹出逃的消息傳到嬴政耳中,嬴政心中未起一絲波瀾,他曾選擇相信過許多人,但最終卻被那些人傷到滿身瘡痍。在他眼中,成大事者,不應該被感情所羈絆,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

嬴政一生未立過後,分析原因,首先他的母親趙太后趙姬的淫亂,給嬴政很大的打擊,讓他對女人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嬴政未必就從未立過後,早年間秦楚二國交好,如昌平君,昌文君等楚公子,都是秦國宰相級別的高官。他們都應該屬於秦國外戚,表明嬴政是娶了楚國公主為妻的,而這位楚公主,極有可能就是長子扶蘇的生母。

但當昌平君等人察覺到了嬴政吞併六國的野心之後,便義無反顧地離開了效命數十年的秦國,回到楚國對抗秦國。而這時,以嬴政的鐵腕與無情,那位性格想必沉靜溫順的楚王后,便難逃被廢的命運。

公元前227年,荊軻奉太子丹之命來到秦宮咸陽,刺殺嬴政。嬴政到底是天命之子,在最後時刻拔出了寶劍,反殺了荊軻。這一段島主原來寫過一篇短文《刺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去看看。

秦始皇是怎樣煉成的(三)

嬴政知道自己在做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伴隨著巨大的風險,他加快了自己的腳步。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曾經雄霸一方的戰國七雄,一個個倒在秦軍的鐵蹄之下,接著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公元前221年,在嬴政39歲那一年,他擁有了整個天下。

立於咸陽宮之上,嬴政俯瞰天下蒼生,雕塑般冷漠的臉上終於稍稍舒緩了些。兒時從縫隙中透進來那一縷光,他牢牢地抓住了。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路披荊斬棘,血雨腥風,他失去了很多,但卻得到了更多,他做到了。從今天起,千秋萬代,都將會永遠記住的他的名字,秦始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