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誤讀了這首詩,此情可待成追憶!

關於李商隱,什麼詩句最最讓人津津樂道?當之無愧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而最大的誤解也往往就在這裡,一般人往往解作“這份感情可以等到日後追憶,而那個時候已經惘然”,儼然一副事不關己的草率和無謂。

有多少人誤讀了這首詩,此情可待成追憶!

網絡圖片

殊不知“可待”是“豈待”之意,正如辛棄疾“可堪回首”當釋為“豈堪回首”,正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是痛定思痛之後的不堪,也只有如此,無論此詩是言感情還是述壯志,也才有個徹頭徹尾的解釋。

除了這個大關節處,事實是自從《錦瑟》問世以來,關於它到底說得是什麼,就一直聚訟紛紜。有那特別實誠的人認為就是在說錦瑟,指出中二聯講的就是錦瑟的“適、怨、清、和”(《藝苑卮言》),反對者不以為然,認定這就是討論閨情,不要牽強附會,(《批點唐音》),又有後來者或認其為悼亡詩(朱彝尊),或認其為自傷平生之詞(《唐詩鼓吹評註》)。

一千個人有一千首《錦瑟》,而未必每首錦瑟都能“曲盡其辭”。在新書《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講李商隱》中,葉嘉瑩先生為我們傾情品讀了這首詩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