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悟空传》,我顶

《悟空传》的电影上映了,看完很激动,因为打得很过瘾!特效就值回了票价,IMAX的大银幕感觉相当震撼。

好一个《悟空传》,我顶

出来和朋友聊了很久,朋友老华也看过这本书。我和他想起了以前看这书的日子。

十多年前,上初中的时候在书店看到《悟空传》。那时候《大话西游》正风靡,出了好多解读《大话西游》和周星驰的书,至今家里还留着,比如《周星驰不完全手册》之类。里面有很多人写的周星驰电影的影评,也有同人小说,特别集中在至尊宝和大话西游当中,十分踊跃。

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悟空传》了。

起初故事里有很多《大话西游》的烙印,包括紫霞依然存在(或许没有,十多年没看也不记得了)。印象最深的是作者今何在的写作手法,有王家卫的影子,淡淡的忧伤弥漫在故事里。记得有一场篝火,猪八戒背过去睡觉,唐僧和孙悟空坐得远远的,彼此想心事,师徒之间毫无沟通,冷漠得很。

很多年过去了,这书里那些据说很燃的段落都没什么印象了,但对于那堆篝火却印象深刻。因为在这之前,孙悟空给我的印象都是特别能打,暴烈激动的,却没有见过一次如此孤独冰冷的孙悟空。

由于这印象太过深刻,导致我当时还写了一个同人文《唐三藏》,试图从唐僧的角度去解读这种关系。现在想来,这文章算得上是大话西游的同人文的同人文了,好绕口。在小说里,我写的三藏,也是一个忧伤的文艺青年,他无法和几个徒弟交心,又不知前路漫漫何时才是尽头,颇为悲凉。

好一个《悟空传》,我顶

所以当听说《悟空传》要拍电影的时候,我觉得第一人选应该是王家卫,后来发现不是还有失望。当然看过《摆渡人》之后我觉得,还好没找王家卫。目前这个郭子健也挺靠谱的,导演过《打擂台》和《救火英雄》,这两部戏我都挺喜欢的;《西游·降魔篇》也是执行导演。

不过郭子健还是喜欢血腥和暴力,所以我大概知道《悟空传》不会再是原著那种忧伤的调调了。看完之后发现,果然不是,而且,其实连《悟空传》都不是,这部应该叫《悟空前传》或者《悟空:传奇开始》。

原著里的师徒四人变成了孙悟空,还有一个欧豪演的天蓬元帅,就不要把他当成猪八戒了,两回事来了——直到写这篇影评前十分钟,粉丝才告诉我他的兵器是九齿钉耙……

故事基于大闹天宫的故事改编,不过被改得完全不一样,主要集中在开打——失去法力到凡间——重回天庭PK三幕,故事倒是工整的好莱坞商业片叙事。

好一个《悟空传》,我顶

但大闹天宫本身的故事实在是看过太多回了,本片也没有什么惊喜可言,反倒是余文乐扮演的杨戬让人印象深刻——其实相对于主角孙悟空的横空出世,故事里对杨戬的刻画倒是相当丰满,从普通人到神之子的候选,再到最后的封神,整个过程着墨颇多,和孙悟空也是相爱相杀,甚至差点让倪妮演的阿紫变成了第三者,所以这部戏叫《悟空与杨戬不得不说的一段情》也适合……

这部戏有IMAX 3D的版本,从特效来说,满足了郭子健对大场面的痴迷,从头到尾一千多个特效镜头,大部分都做得很有想象力,非常像在看港漫,里面血洗花果山的一幕做得尤其出色,所以纯粹从看场面来说,选择IMAX版本是可以过瘾的。

至于整部电影的最后,留了一个大大的尾巴,很明显是要拍三部曲的节奏了……按照目前的票房,《悟空传》相当不错,续集应该问题不大。

这次最大的遗憾就是和原著脱节太多,但编剧又是今何在自己,这就让人很尴尬了……所以希望接下来的第二部能回归故事,让那些小说里被人反复惦记的名台词和名场面能够被搬上银幕。比如,我上面提到的篝火……

孙悟空的本质是反叛精神,影片里对天庭进行了颠覆,玉帝至始至终没出现,而让俞飞鸿扮演的元始天尊占据了天庭的话事权。神仙穿的也不是白衣了,变成黑雾弥漫,相当有煞气。这点让我想起《猎天使魔女》,也是同样的颠覆神与魔的定义。

血洗花果山这一幕传递给观众的,是神仙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屠杀群众——为了三界的和谐稳定,牺牲是必须的,而反抗是徒劳的。阶级从你出身就决定了,神是正义,是好的;魔就是邪恶,就是坏的。所以魔该死,神仙应该永远统治三界。

孙悟空顶着“魔”的身份,就这样出现了,不服气,对牢牢掌握话语权的天庭发起了挑战。电影的最后,元始天尊被灭掉了,但另一个更强更快更难打的新神杨戬又出现了。孙悟空这次不再是斩妖除魔,而是要斩神除神,杀掉那些批着虚伪外衣,用正义的理由去屠杀无辜人类的神仙。

好一个《悟空传》。我顶。

期待续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