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国务院2.65万亿放水,跟以往真不一样

更多案例,敬请期待微信公众号:qdbankquan

本轮国务院2.65万亿放水,跟以往真不一样

本期快讯

7月2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 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这次措施针对性很强,银行圈总结归纳就两点:1、拉动投资,扩内需。2、保持货币结构性宽松。

NEWS

01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

会议听取了财政金融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汇报,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

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一是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通过实施台账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抓紧落实到位。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
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豁免发行人连续盈利要求。三是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给予奖补。四是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会议认为,激发社会活力,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一要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外商再投资鼓励政策,加快已签约外资项目落地。二要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三要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会议通过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要求安全环保优先,并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促进产业升级。

02这次会议,下面这些事你得知道

1关注几组数字

1、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

2、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

『 银行圈 』:虽然减税仅有650亿元。但是将激励企业全面创新,增加研发投入,650亿元的减税政策将通过杠杠的方式带动几千亿元的民间资金投入研发,所以提振民间投资意义非凡。

3、加快今年1.35万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 银行圈 』:上半年投资和出口全面哑火,6月份出口数据顺差收窄,下半年贸易摩擦产生的贸易影响将逐步显现,出口数据短期难以改善。CPI指数连续三个月低于2%,依靠消费支撑,不仅独木难支,更不是长久之计。所以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落地,托底固定资产投资是非常必要的。相信未来基建投资增速将会触底反弹。

4、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

『 银行圈 』: 根据上面的数字,我们来计算一下:1.1万亿+650亿元+1.35万亿元+1400亿元=2.655万亿元。

2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首次出现

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一是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两个“积极”的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性的报告中。这也是对之前央行和财政部"打架"做了盖棺定论。不搞大水漫溉,意味着全面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落地,只能是结构性宽松,央行也确实是这样执行的。我们来看组数据:08年央行降息5次降准3次,15年央行降息6次降准5次,截止目前,央行定向降准3次,没有降息,其它货币投放主要通过MLF和逆回购调节。货币政策空间受束缚,所以这时我们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补充。财政政策可以实现公共收入的转移再分配,通过在民生工程、公益性工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指出,拉动基建投资。实现中小型企业减负,基础投资拉动内需。下半年基建将迎来见底回升。

3货币政策阐述有了新变化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

相比6 月28 日的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删掉了“保持中性”以及“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表述。

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是解决当前基础货币宽松,广义货币派生受阻的当务之急。所以报告中由着重将强了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豁免发行人连续盈利要求。豁免发行人连续盈利要求,为了给商业银行增强信心打消顾虑,为发行低等级债券背书。

4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

三是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 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 亿元贷款目标。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给予奖补。

2008年4万亿投资救市有个小故事,可以让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个政策落地的意义。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工作。原本这个通信拍照计划是在2009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发布,后来考虑到发布这个牌照可以拉动6000亿元的社会投入,对应对经济危急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决定提前发放了。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速降至9.8%,融资增速大幅下滑也拖累投资增速创下6%的历史新低。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持续低迷。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落地,可以带动1400亿元的信贷投放,是多么的必要了。

4、只字未提房地产

这一轮政策的重心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而一个重点是基建投资,但是只字未提房地产。过去无论是08年还是15年,每一次救市的宽松期,我们都会刺激房地产,15年更是将鼓励个人投资者买房写进16年的政府经济报告。这是跟以往最大的不同,所以考地产带动投资的毒瘾,这次真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