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狱到天堂——揭秘上市民企龙头融资的180天与背后的货币逻辑

商业银行圈--分享金融人身边的大事小事,微信公众号:qdbankquan

从地狱到天堂——揭秘上市民企龙头融资的180天与背后的货币逻辑

8月份,东方园林成功发行12亿超短融。有意思的是,距离东方园林公司5月21日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流标才刚过去180天。此次募集的12亿元超短融,有效申购竟高达19.1亿元。

东方园林是国内民企融资的一个缩影。180天!东方园林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礼遇。这背后折射出的国内货币环境到底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180天!”地狱“到”天堂“的洗礼。从10亿元公司债募集失败到12亿元超短融的超额申购;从市值暴跌20%被迫停盘到超申购额159%的争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惊心动魄的180天。

10亿公司债发行被拒,跌入“地狱”

5月21日,东方园林公告,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含10亿元),最终发行规模0.5亿元;票面利率7.00%。

从地狱到天堂——揭秘上市民企龙头融资的180天与背后的货币逻辑

发债”滑铁卢“引发的连锁反应发酵

“7%的收益率,又是AA+的信用评级加持“。按照东方园林原本的发行计划,公司的公司债一上市便会售罄。

公司早早做了募集资金安排,5亿元拟用于偿还5月22日到期的超短融17东方园林SCP002,(总规模为8亿元),剩余5亿元的资金拟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也许是太过自信,东方园林将公司债券发行时间安排在 2018 年 5 月 17 日至 2018 年 5 月 18 日。要知道5月22日便是公司8亿元超短融到期的还款时间,而5月19日和20日恰逢周末,一旦筹集失败,意味着东方园林只自己预留了一天的时间筹措8亿元现金,用于偿还5月22日到期的超短融。

东方园林显然没有想到,募集发行日会如此惨淡首场。如果公司早已准备好8亿元用于还款,那么公司在19日债券募集失败后,应当立即在周一的公告中予以说明,避免引发投资者恐慌。可惜此处没有准备“B”计划。

“10亿元公司债募集失败”,“仅剩一天的资金筹措期”,担心超短融违约的恐慌情绪,反应在了东方园林的股价上。

5月21日东方园林股价持续下挫,成交量同步放大,盘中最大跌幅逾9%,几近跌停。

5月22日,公司公告,按时偿还超短融资金8亿元本息。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依然无法平复,毕竟公司18年还有29亿元的债务到期。为此东方园林的副总裁、董秘都公开接受采访并解释,依然无法阻止公司股票下跌。、

公司股价自5月21日的开盘价18.77/股,到5月24日公司股票停盘收盘价14.97/股,股票价格下跌了20%。

从地狱到天堂——揭秘上市民企龙头融资的180天与背后的货币逻辑

“天堂”礼遇--12亿元超短融发行成功

市场好像容易失忆的鲤鱼。似乎没人再记得市值暴跌20%被迫停盘的东方园林;没人再记得半年到期有息债务40亿的东方园林;没人再记得那个拥有巨额应收账款的东方园林。8月的东方园林,是国内民企PPP生态龙头,是市场投资者超额159%申购额超短融发行方!

8月20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 超短融发行成功。发行总额12亿元,最高申购利率7.7%,最低申购利率7.1%,有效申购家数7家,居然出现了超募!有效申购金额出现了超募19.1亿元。

从地狱到天堂——揭秘上市民企龙头融资的180天与背后的货币逻辑

“地狱到天堂”,货币环境变了吗?

180天!对于东方园林来说,那就是“地狱“到”天堂“的距离。这背后深层次逻辑是国内货币政策的再次”放水“,为得是解救民企于水火。

一季度,货币紧跟美国加息周期

在一季度,央行一直跟随美国的加息节奏,调整市场利率。例如,3月21日美国加息,22日国内央行 7 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随行就市上行 5 个基点,此后其他逆回购品种和 MLF 操作利率也以相同幅度上行。

4月,债券违约抬头,降准释放流动性

但是进入4月份,债券违约集中爆发。4月份累积4只债券违约,累积金额38.5亿元,18年违约债券也达到了15只,违约债券面额高达128.6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25%和33.58%。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信用利差也因此扩大,5年期AA级信用利差为214个基点,较3月末扩大21个基点。反映出低资质主体难以在债券市场获得融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剧。央行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货币政策较一季度有所松动。4月25日央行实施定向降准1%,净释放货币4000亿元。

5月,债券违约升级2.0,货币政策转向

5月3日,盾安集团曝出450亿的巨额有息债务危机,再一次刺激了市场的敏感神经。旗下上市公司江南化工、盾安环境已经停盘。盾安集团的债券违约也将本轮企业信用债违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5月7日,中安消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15中安消公司债券余额及利息合计9441万元,但因公司无法按时支付本次债券本金及利息,公司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5月7日,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中票“11凯迪MTN1”实质性违约,规模为12亿元人民币。

5月10日,盛运环保自曝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导致6.29亿元到期债务未能清偿。

同日,央行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稳定的平衡。

5月21日,上海华信国际集团公告,公司无法按期足额偿付应于当日兑付的2017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17沪华信SCP002),本金及利息共计20.89亿元。

5月21日,东方园林(002310)公告称,逆募集10亿元的公司债券,最终发行规模0.5亿元,票面利率7.00%;

此次信用债违约事件最开始从产能落后行业中的民营企业开始。这类企业大多因为自身问题,在金融去杠杆初期便开始爆发风险。但是,5月份以盾安环境为代表的上市民企也开始违约,意味着债券违约已经蔓延到了民营上市公司体系,并且开始扩散。至此,债务违约潮进入2.0时代。截止5月份,债券市场新增违约主体以民营或外资企业为主。已涉及3家为A股上市公司,1家港股上市公司。

债券违约发孝,致5月社融增量腰斩

央行数据,5月社融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与4月末新增1.56万亿元的规模相比,5月增量几近“腰斩”,创22个月以来最低水平。

5月份的社融中仅股票融资正增长。外币贷款减少22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70亿元,信托贷款降低904亿元,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1741亿元,企业债券减少434亿元,股票融资增长438亿元。

5月债券的债券违约正在不断发孝,违约等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企业延迟或取消发债情形增多,进而影响了社会融资增量,是导致5月社融创新低的重要原因。

6月,拯救债市,货币政策大反击

面对国外新兴经济体本币贬值,国内金融市场股市大跌、债券市场流动性受限、银行业不良率上升、表外融资大幅收缩2.8万亿等困境。6月伊始,央行便打响货币反击战的第一枪!

第一步,解决债市流动性

6月1日,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债券违约潮使得市场对债券中小企业债券失去信心,为了化解流动性困境,央行采取扩大了MLF的担保品范围的方式。

第二步,堵住热钱外流的口子

6月5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潘功胜带队赴公安部,与副部长孟庆丰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击地下钱庄及非法外汇交易平台等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交换意见。

第三步,释放流动性

6月6日,央行进行4630亿元MLF操作,均为一年期,对冲到期MLF余额,新增2035亿元。

6月19日,央行今日进行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净投放500亿。6 月份刚过去一半就开展了两次MLF,净投放2500亿元。

6月24日,央行发布:从7月5日起,下调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份,两次MLF,累计净投放2500亿元,累积投放2500亿元。密集的货币投放较5月份有了明显得改善。6月新增信贷1.84万亿元,较5月份多增6900亿元。6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18万亿元,较5月份增长55%。

虽然6月的货币反击战初见成效,当月的社融大幅改善,但是表外非标融资依然大幅萎缩,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项合计减少了6900多亿,同比少增9100亿。这使得6月份社融余额增速降至9.8%,创历史新低。所以6月份的反击战仅仅是开始,远未结束。

7月--经济指标不乐观,货币宽松加码

6月份宣布降准的7000亿,在7月5日实施,所以7月份整个上半月,央行的货币政策有点偃旗息鼓。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数据落地,GDP增速放缓,6月工业附加值远低于市场预期,受基建和地产放缓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1995年新低......美国贸易战开打,这让平静了半个月的货币市场再起波澜。

7月5日,永泰能源公告称,决定取消发行7亿元短期融资券。上海清算所发布,仍未收到永泰能源支付的付息兑付资金(17永泰能源CP004,总规模15亿元)。

7月6日,美国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

7月16日,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低于预期的6.5%,较5月回落0.8个百分点。发电量增速回落、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普遍下滑,说明工业生产明显转弱。基建、地产投资放缓,中国1至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6%,创1995年有记录以来新低,增速比1-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7月17日,央行公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七期)招投标结果,向商业银行释放1500亿资金,为期3个月,中标利率为3.70%。较上次的4.73%大幅下降103个基点,有意引导市场利率下降。

7月18日,央行窗口指导银行,将额外给予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对于信用债投资,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除外。

7月20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两个文件的落地,目的皆在缓解非标资产处置压力,利于解冻低等级流动性,债券结构性牛市进入新阶段,优质AA+及以上信用债配置价值显现。

7月23日,央行开展5020亿元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3.30%与上次持平。为有记录以来单日最大。对冲掉即将到的1700亿元7天逆回购,

净投放流动性3320亿元。距离7月5日实施降准仅仅过去不到20天!

7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成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转折点: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加快1.3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加快融资担保基金到位新增支持1.4万亿小微企业贷款,企业研发费用减税650亿元。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首次出现。保持货币合理性充裕成为货币政策新目标。

7月3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6个月Shibor下行7个基点至3.433%;1年Shibor下行4.4个基点至3.737%,均创下2017年1月以来的新低。

7月份,央行累积释放10320亿基础货币。这还未叠加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的财政红利。过万亿的货币投放,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融资和债券市场融资都得以改善。

7月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率为1.7%,比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融资和利率得以改善。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5.8%,比上年末高6%。新增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41%,比上年末下降0.1%。

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有所恢复。1-7月,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25万亿元,同比多1.35万亿元。7月末,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3.23%和3.48%,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62%和0.4%;五年期AAA级和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分别为4.28%和5.26%,较上年末分别下行1.14%和0.61%。

8月,利率倒挂,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8月6日,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6月份以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从6.41水平快速下探至6.86,累计跌幅近7%。快速下行的市场利率,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

8月8日,中美超短期国债利率首次出现倒挂,中国1.96%,美国2.06%。这是2008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连续10日下跌,不同周期端利率创近几年新低。

超短端的,银行间隔夜回购DR001,1.4%,创2015年7月末以来新低。

7天期回购DR007:2.25%,创2015年6月中旬以来新低。

中长期限的,3个月Shibor:2.84%,创2016年11月以来新低,距2015-2016年的最低点2.78%不到10BP。

3个月股份行同业存单利率:2%,创历史新低。

3个月国债收益率:1.96%,创2016年10月下旬以来新低。

8月14日,资金市场利率结束了与逆回购利率的倒挂。

”放水“末期,货币操作收短放长

8月15日,央行为对冲到期的MLF3365亿元,开展383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3.3%。净投放货币465亿。

8月16日,央行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1200亿元的基础上,开展了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均为7天期,中标利率为2.55%,与上次持平。累积释放1600亿。

8月17日,央行开展了900亿元逆回购操作,均为7天期,中标利率为2.55%,与上次持平。

8月20日,央行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5%。与上次持平。

8月21日,央行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5%。与上次持平。

8月24日,为对冲900亿元到期的逆回购,央行开展149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3.3%与上次持平。净投放590亿元。

消除中美超短期国债利率倒挂,引导利率上行。8月27日,央行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九期)向商业银行释放1000亿,中标利率3.8%,相比上次中央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升10BP。

8月28日,央行当天公开市场上有5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全天实现净回笼500亿元。

8月份,央行货币投放改为频繁的运用逆回购释放流动性,同时回笼到期的逆回购,用MLF和现金国库管理替代,净投放长期资金。表明央行为了对冲稅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实施的货币投放进入了尾声。

8月8日,货币市场利率罕见的出现了中美短期国债利率倒挂,国内资金利率与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倒挂的现象。基础货币虽然宽松,但是货币传导机制受限,货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流动,并未向实体端流动,这也是东方园林能够成功发行12亿元超短融跟本原因。

中美短期国债利率的倒挂,无疑加剧了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进入4月份以后央行并未跟随美国加息,推升市场利率,而是采取了逆周期的操作方式,采取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投放,汇率端承受了更多的贬值压力,从6月份至8月中询,人民币贬值了7%。显然这种逆周期操作是建立在牺牲汇率的基础上,这种逆周期操作往往不会长久。

8月2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目标就是要维护汇率市场稳定。随着对冲稅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的任务结束。相信市场利率将会进入反弹周期,9月份开始市场利率将重新回到跟随美国加息的周期节奏中去。

结束语

作为国内优质的民企PPP龙头,东方园林融资的180天,更像是国内民企的缩影,他们纵然再强大,在金融改革的浪潮里渺小的不过是一叶扁舟,起起伏伏,曲折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