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幫扶得民心 默默奉獻在山村

8月的榆陽驕陽似火,但陝西省榆陽區魚河峁鎮董家灣村舊居改造工程絲毫沒有受到連日高溫的影響,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在現場,有一位身影總是和工人們一起忙碌著,說起他村民們個個都會豎起大拇指,他就是該村第一書記——高建文。

今年29歲的高建文是區交通局的在職職工,2016年響應區委的號召,他主動申請來董家灣村扶貧並擔任第一書記。一說起董家灣村的脫貧之路,高建文興奮了起來,在他的內心,早就畫好了一張董家灣村的遠景圖,而正在進行的舊居改造正是這幅遠景圖上的一部分。

紮根基層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以前的董家灣村房前屋後都是家禽家畜的圈舍,不僅影響村裡的環境衛生,還影響人體健康。為了改變這樣的面貌,高建文提出了舊居改造的想法,但就是大家都認為是好事,可一開始還是有很多村民都不理解、堅決反對。

“我開始就是擔心費用問題,後來怕工期長會給生活帶來許多不方便。現在看到高書記帶領大家幹出來的成果,我的擔心是多餘的。”董家灣村村民劉世福笑著說。

村民樊秀美家在舊居改造前,院子裡有兩個儲物間,大門外是家禽圈舍,聽到改造需要拆掉儲物間和圈舍,一開始她就怎麼都不同意。

“改造要拆掉我以前的儲物間和圈舍,開始我就不願意,後來在高書記多次耐心地勸說下,我真的很感動。現在要在我的門前種花,居住環境比起以前好多了,我們要感謝高書記。”董家灣村村民樊秀美說。

董家灣村第一批舊居改造工程,再有幾天就可以徹底結束。高建文決定以此為起點,將舊居改造進行整村實施。但當提起解決住房、人居環境的問題時,他就說起了該村貧困戶高山峰家。

高山峰今年44歲,肢體四級殘疾。他的妻子王曉燕屬聾啞一級殘疾,有兩個孩子都在讀書,考慮到孩子上學困難的問題,異地移民搬遷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就直接將他家的新房子建在了鎮上。

2016年高建文幫扶高山峰申請為董家灣村殘疾人專職委員,每年收入2400元;2017年實施移民異地搬遷後又為他家實施光伏發電項目3千瓦,每年分紅3600元;2018年又安排其妻子為區級道路保潔員,每月收入600元;多項措施的幫扶,去年高山峰一家順利脫貧了。提起高建文為他家做過的每件事,他有著說不完的感謝。

找準產業謀發展路 帶領群眾奔小康

董家灣村是榆陽區魚河峁鎮的一個行政村,原由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總佔地面積13.9平方公里,全村共543戶,1573 人,屬在冊貧困村,目前有在冊貧困戶9戶17人,今年村裡的目標就是要摘掉貧困村的帽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今年年初高建文與村兩委商討決定首先向產業發展上要效益,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而今,通過區、鄉兩級的大力支持,村裡養殖黑毛土豬的產業扶貧新項目上馬了。

今年6月初,村民郭世銀聽說村裡成立的股份合作社建成的養豬場正在公開招標土豬餵養的養殖戶,長年搞養殖的他覺得這是一個致富的好機會,於是參與競標,最終獲得土豬餵養權。

“今年下來餵養的黑毛豬比普通豬每頭可以增加1000元的收入,一共我就能增加6萬元,比去年我的收入能翻一番。”郭世銀一邊餵豬一邊笑著說。

“今年的10月底土豬出欄由村集體統一出售豬肉,去掉餵養成本,剩下的純利潤與村裡進行二八分成。村集體二成收入中的25%將分紅給貧困戶。”高建文說。

“這項產業不僅能讓貧困戶有一個長期的收入,也能給村裡帶來長效發展。” 董家灣村監委會主任劉秀才說。

村裡有勞力的村民都在努力脫貧致富,年長的老人們都在幸福院裡安享晚年。2015年村兩委班子為了改善老人們一天做飯多次吃、買方便食品將就吃、孤單寂寞無人照料的現狀,村上投資30萬元對原董家灣中心小學進行維修改造後,2016年3月26日,老年幸福院正式開灶運營。

“高書記幹工作很認真,辦群眾的事比他自己的事還要認真,大家生活的變化,要感謝‘第一書記’,是他一步步帶領我們奔小康。群眾現在只要一說他,人人都豎大拇指。” 董家灣村黨支部書記高仲標說。

現如今,董家灣村合作社成立了、生產道路暢通了、養殖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們的居住環境改善了、幸福院也成為了老年人們的幸福樂園。從大家開心的笑臉上,從董家灣村的變化中我們看到了村美民富的希望。

當一個人的精力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迸發出閃光的思想。如今脫貧攻堅奔小康已經到了關鍵時刻,鄉村振興戰略已在榆陽的大地上落地生根。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小康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此時此刻我們堅信,在黨的各項惠農政策的保障下,在各級無數扶貪幹部的貼心幫扶和貧困群眾的自身努力下,董家灣村的鄉親們定會和全區人民一同邁上小康路。(李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