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古往今来,河西走廊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地位显著,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大自然太眷顾这里了,不仅给了雪山与沙漠之间的独特地形,让它成为一条天然的交通要道,同时也给了它世间少有的天然美景,让它成为一条会聚天地大美的景观长廊。

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从自然条件上看,河西走廊是夹在群山和沙漠间、天然的交通便利的通道,而其上几乎均匀分列的河流孕育出的绿洲,又使得在古代人们就可以借助绿洲的补给,维持不断前行。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自然只为丝绸之路的贯通提供了充分条件,将其转化为必然,则是依靠那些前仆后继的探险家们。

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河西地区第一次进入中原王朝的视野,始于张骞凿通西域的壮举。

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河西地区以及它所连接的广大西域为中原王朝深入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高僧玄奘和他的《大唐西域记》。

正是在这些富有探险精神的先驱者的探索之下,中原地区的人们,才开始正视西方广阔的天地,才开始视中原大地为立身的厅堂,以西域为前庭,以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为侧院,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面对整个欧亚大陆,才最终诞生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著作《中国——根据自己的亲身旅行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的结果》(简称《中国》)第一卷中。之后,李希霍芬的学生,赫赫有名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将他自己的第五次中亚考察游记直接命名为“丝绸之路”。而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销,“丝绸之路”之名便家喻户晓。

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斯文·赫定

李希霍芬为什么要将这条连通东西方的古代商道命名为“丝绸之路”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王冀青教授在《关于“丝绸之路”一次的词源》一文中探讨过这一问题。择其大要,简述如下:

李希霍芬引用的资料来自于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的一本书《地理志》,书中记载了古希腊地理学家马利奴斯(又译马里纳斯)记录的一条通往赛里斯国的道路。所谓赛里斯国,指的就是中国。古希腊、罗马人将“丝”音译为“赛尔”(Ser),而在中国古代输出的物产当中,最受西方人钟爱者,当属丝绸,因此他们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意为“丝国”。这条路从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口出发,一直向东,途径一个叫石塔的中转站,最终到达了赛里斯国的都城——赛拉(洛阳)。这条路被称为“赛里斯之路”,翻译过来就是“丝国之路”或“通往丝国之路”。

李希霍芬在《中国》第1卷的目录和第469页上,两次提到“马利奴斯的丝绸之路”( Seidenstrasse des Marinus),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 Seidenstrasse一词。李希霍芬创造的 Seidenstrasse一词,是合并了德语词汇 Seiden(“丝绸”)和 Strasse(“道路”)后而形成的一个新词,也就是“丝绸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人民出于渴望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望,普遍接受了“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和词汇。“丝绸之路”的含义也逐渐扩延,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友好交流通道的代名词。

由此,很多人以为丝绸之路运送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而事实上恰恰相反,丝绸之路上运送的商品很多,丝绸却很少。汉代以后,随着养蚕和制丝技术的外传,丝绸之路上的国产丝绸与日俱减。魏晋南北朝时,中亚、波斯等国家的丝绸已经返销中国,敦煌和新疆、青海一带出土的来自中亚、波斯的丝织品便可证明。至唐朝,中亚一带生产的丝绸已经占领了西方和周边市场。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运送的主要商品是瓷器,在当时的西方人眼中,瓷器(china)就是中国(China)。明清两代,丝路上运送的主要商品则变成了大黄和茶叶,据俄国档案资料——仅1403年至1404年之间的6个月,就有约上百吨大黄从中国运往撒马尔罕。

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撒马尔罕列吉斯坦广场

除了这些商品之外,还有许多商品是丝路上的交易对象,如小米、高粱、肉桂、姜黄、生姜、麝香、樟脑等。

其实,丝绸之路在对文化、宗教、技术的传播上要远高于其作为商路的意义。

它从河西走廊开始,途径中亚、西亚,一直通往欧洲的罗马。中国的丝绸、造纸术、医疗技术、农业技术,西方的宗教、壁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都在它的引领下不断的渗透、传播,即使在战乱年代,这种传播都未曾停歇。

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从来就不是丝绸

◎敦煌莫高窟

那些星星点点坐落在群山与沙漠中的绿洲,在它的浸润下,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繁华的都市——楼兰、于阗、精绝、龟兹……以至于后来的成吉思汗看到西域的繁华时都不禁感叹。正是因丝绸之路的存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的东西方文化才得以交流,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促成了蒙古帝国的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