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作一部独立动画

2017年时,《连理枝》的Rough animation完成时,刘婷婷到美国已经十年了,经历了从SCAD(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 毕业,进入皮克斯,再进入蓝天工作室,再到莱卡等一系列变化。

一边在莱卡上班,一边利用下班后的几个小时和周末,刘婷婷花了一年多时间,一个人完成了《连理枝》原画,动画,剪辑,色彩,背景,导演的工作,但配乐,特效,配音等,却必须要依赖外部力量。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刘婷婷

作为一个中国风故事,刘婷婷认为理想的配乐人,也应该来自中国。但《连理枝》没有任何外部资金支持,由于常年在美国工作,她也缺乏国内资源,就通过QQ上找了自己当年清华美术学院的同学,请他们帮忙介绍。每介绍过来一个人,刘婷婷都会很坦诚地告诉人家“我没法提供太多的资金。”

合适的人很长时间都没能找到,就在她打算放弃从国内寻找时,曾经在莱卡工作,但业已回国了的一位朋友,向刘婷婷介绍了在美国生活的刘韬。

“我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我唯一自信的就是我的片子,我想他可能了解做独立动画的辛苦。”刘婷婷这么说。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迄今为止,刘韬作曲的中外著名电影已经有70多部,今年上映的两部大片《无问西东》《大轰炸》就是刘韬参与。而2017年有负责作曲的电影《Slipaway》还让他入选了奥斯卡最佳作曲短名单。

看完Rough animation之后,刘韬表示可以帮《连理枝》配乐。

那之后,刘婷婷在莱卡的Supervisor又推荐了当年与自己合作过的好莱坞高级特效指导丹·凯西,这位负责过的动画有《最终幻想》《鬼妈妈》《魔弦传说》等等。而在SCAD上学时的老师则向刘婷婷推荐了自己的一位学生,参与过30多部独立动画电影音效阿曼达·修斯。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刘婷婷和团队

一个核心的迷你四人团队终于凑齐。那之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连理枝》终于从rough animation变成了成片。

在《连理枝》这部动画短片里,中国风不仅体现在人物设计和衣食住行等中国元素上,更直观地体现在表现这些元素的中国式画风上。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清华美术学院期间,刘婷婷读的是设计专业,在SCAD读研期间,则主攻3D角色动画,之后在皮克斯,蓝天工作室,她相继参与了一系列的3D动画电影,包括《汽车人总动员2》《里约大冒险2》《冰河世纪5》等。再之后转到莱卡,参与《魔弦传说》等定格动画。乍一看,她的经历和二维动画,国画并没有什么关联。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刘婷婷制作的动画(视频详见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

事实上,国画才是刘婷婷最早接触培训的视觉艺术。家住南京,刘婷婷从几岁起就开始跟着江苏国画院的老师学国画。初中时,从在老师的建议下开始接触西方美术。这个时期影响她颇深的,还有《西游记》《狮子王》《泰坦尼克号》等电视电影作品。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2003年高中毕业时,刘婷婷就想报考动画学院,但彼时她知道的动画学校只有北京的一两所,而且隔年招生,最终刘婷婷还是选择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

但大学四年期间,刘婷婷一直在积极地搜索欧美动画专业的信息。07年毕业时,在同班同学为08年的奥运会备战时,刘婷婷获得了SCAD的Offer和每年1.8万美元的奖学金,于是毅然绝然地决定转专业,飞到美国,从一张白纸开始,学起了角色动画。

受邀到皮克斯演讲

2007年—2009年,皮克斯先后制作了《美食总动员》、《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这是我最爱皮克斯的一段时间。” 刘婷婷笑着说。

在此期间,包括皮克斯在内的许多美国的知名动画公司,也经常来刘婷婷的学校交流。

刘婷婷注意到,皮克斯看Demo reel的时候,都会消掉声音,哪怕这是一段人物的对话表演。这就意味着,创作者需要单单通过一段无声的表演,唤起观众的情感,让观众对角色产生独特的认知。

刘婷婷因此建议那些想要进知名动画公司的年轻朋友,“你在放demo reel的时候,不要放任何你的弱点,如果你最有表现力的部分只有20秒,那你就只放20秒,而不是一分钟。”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刘婷婷后来获得了在皮克斯实习的机会。在实习期间,主管曾要求大家做一个以“LIFT”(举起)为主题的训练,其实是为了测试对重量感的表现。

“我为什么一定要用手去举起呢?”在画了许多小草稿之后,刘婷婷转换了思路,最终以玩具总动员里的Woody为角色,她将一顶牛仔帽放大,再出其不意地突然落下,如此一来,重量感的表现就变成了Woody用头去顶帽子。

(视频详见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

这样的思考,最终让刘婷婷又获得了皮克斯的工作Offer。回顾这段经历,刘婷婷认为,“你要让动画公司,动画导演看到,你对表演有想法,而不是你这部动画做得多流畅,这是动画公司和游戏公司的不同。”

所谓对表演有想法,有思考,就是尽量不落入模式化,不要千篇一律。

刘婷婷表示,所有的学生都会做walk cycle ,无论中外,这是学作画的基础。但以皮克斯的标准去做一段走路循环,首先你要知道,这个人是怎样的:老年人,妇女,小孩?这个人有什么样的生活背景?他今天走这条路的时候,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走等等。正是基于无数个这样的对人物背景,人物性格和心情的追问,皮克斯才能呈现出动画角色的种种差别。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刘婷婷作品

至今,刘婷婷还是会经常收到来自中国或美国的学生,实习生,甚至是已经工作的人发过来的邮件,有时间的时候,她也会帮忙看这些人的demo reel,她的判断标准很明确:哪怕TA做的动画不是那么精致,不完美,如果在表演上是有想法的,我会觉得TA应该继续往这条路上走。

作为实习的第一公司,也是正式工作的第一家公司,皮克斯对刘婷婷的影响深远。

在学校期间,做动画使用的软件主要是Maya,而皮克斯的软件并不对外公开,实习生们需要从头开始皮克斯独有的那一套软件,许多人的状态比在学校上学的时候要刻苦更多倍,“我在学校算是刻苦的了,实习期间就更拼命了,我身边还有人,吃喝睡几乎都没有离开工作室的。”

“给你工资,让你学习,皮克斯的实习机会,不能说是全世界最好的吧,也是之一。”刘婷婷笑着说。

刘婷婷表示,每年皮克斯都会从全球招数千名实习生,以动画部门为例,最终能留下来的人,可能就10个人。

皮克斯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为整个动画行业培养人才。“动画行业是一个很小的圈子,你就算不在皮克斯,也只会进入其他动画公司,不会流入其他行业。”

事实也是如此,刘婷婷后来离开了皮克斯,进入了蓝天工作室和莱卡,而她曾经在皮克斯共事过的同事,无论还在不在皮克斯,最终也依然是在这个动画行业里兜兜转转,就在今年8月,刘婷婷被皮克斯邀请去分享创作《连理枝》的过程,可以说,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了皮克斯。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刘婷婷在皮克斯演讲

好莱坞动画人的生存方式

作为一个动画人,究竟该如何成长? 国内的动画业界,和国外相比,又应该努力改善哪些方面? 作为一个老动画人,刘婷婷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

众所周知,美国的长篇3D动画电影制作流程非常成熟,不同于国内许多人可能会身兼数职,除非特别有精力,大多数美国动画人的岗位区分非常明确,学校教育也是配套这种工业流程而来。以刘婷婷为例,她在读研期间,主攻3D角色动画(Charater Animation),并不会自己建模(Modeling)绑定(Rigging)。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这种分工下,刘婷婷发现,越好的角色绑定,越能够刺激动画师对角色的创造。譬如有一个著名的Maya Rig叫Norman Rig,最开始只能在AAU大学(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的专门课程Pixar classes上非公开使用。刘婷婷一直盼望着这个Rig有一天免费提供给大众供非商业性使用。后来该rigging果然公开了,而刘婷婷则发现,之前使用其他一些Maya Rig 没办法实现的细节,果然可以做到了。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毫无疑问,动画,想要做的非常优秀,需要各方面的支援。除了rigging,刘婷婷发现,国外不乏来自于MIT,Havard等顶尖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进入互联网公司,而是选择了动画公司。正是这些优秀的程序员进入动画行业,开发出了优秀的动画软件和动画系统,才在技术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动画公司的竞争力。

反观国内,大量优秀的软件人才选择了开发游戏或APP,做动画软件开发的几乎没有。刘婷婷也

希望国内以后,能有越来越多聪明的学程序的,软件开发的人,投身到动画行业里来。

回到公司层面,需要重视的不仅仅技术和故事, 最重要的是理念上,对人的尊重。譬如大公司的一项传统是,每部片子做完之后,把每个人的名字打出来,哪怕是司机,也要发给他核对下字幕显示有没有错误。 当年还在皮克斯的时候,《赛车总动员2》这部片子结束时,导演来到动画部门,给每一个动画师一个拥抱。 当时还是Junior的刘婷婷,自觉不重要,就躲在一堆Senior和Leading animator后面,心想在几百号人中,导演绝不会看到自己,谁知道导演依然拨开层层人群,依然将她拉出来,给了她一个拥抱。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我不知道国内有多少导演能做到,一个一个去拥抱,这其实是很费时间的,导演个人也很累了。 但我觉得,皮克斯之所以是皮克斯,是有道理的。”

至于,每一个还在动画求学路上的人,由于国内的网络不够开放, 刘婷婷希望他们能够学好英文,多看一些原版的Tech Talk包括皮克斯等大公司在网络上的公开课。“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更多不浮躁的东西,得到很纯粹,第一手的动画制作经验分享,听到能激励你在动画这一行一直做下去的演讲。”

谈到刘婷婷自己,为什么想做《连理枝》这部动画,则要说一下美国动画人的环境。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另一方面,动画人在美国动画公司的上升途径大致是Intern -Trainee -Junior -Regular -Senior -leading- director。导演当然是很重要的职位,但大多数人并不想自己做导演,用一句话来形容业界氛围:大家只想做有趣的事,以各自的方式。

不过这些现实往往也是两面的。一方面,一些动画人会觉得,商业动画做久了之后,一直在表达的都是导演和制片人的思想,因而也有不少的动画人在工作之余,坚持做自己的独立短片。

另一方面,不管做什么岗位,优秀的人才往往更有全局的意识。刘婷婷对宫崎骏在《千与千寻》里的一个镜头处理,印象深刻:在千寻试图逃离汤婆婆的屋子时,她惊慌但又小心意义地准备从梯子上逃跑,却不小心踩空了。这段镜头在动画里有数分钟之久,但在脚本里宫崎骏只写了一句话:千寻从楼梯上下来了。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好的导演,知道怎么用笔墨浓淡去刻画一个场景。对动画人来说,这种能力让人心向往之。而从业以来,一直做角色动画,对已经是leading职级的刘婷婷来说,《连理枝》可以说是自我表达上的一次尝试,也是成为更有全局意识的动画人的一个过程。

戳下方【了解更多】直达动画学术趴网站,发现每日动画资讯~

在皮克斯等世界顶尖动画工作室的十年|专访中国动画人刘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