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滩上说娘娘

娘娘滩上说娘娘

娘娘滩上说娘娘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西北部,地处晋陕蒙交界处。承载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悠悠黄河自北向南沿县境西侧蜿蜒流过,在县城之北的河道中,有一处面积为十三公顷,名为娘娘滩的小岛。

岛上住着十几户人家,是黄河河道中惟一有人居住的小岛,故有“黄河第一滩”的美誉。虽然,娘娘滩岛面高出水面不过数米,但据记载,历代黄河洪峰却均未上滩,所以在当地民间有“水涨滩高”的说法。

娘娘滩上说娘娘

远眺娘娘滩全貌

娘娘滩地势平坦,岛上瓜果飘香,风景如画。每当初春时节登岛,只见鲜花夹径,绿柳垂河,暖洋洋的春风吹在身上,当真熏熏欲醉,美不胜收。鲜有人知道的是,就在这美如画卷的小岛之上曾经走出了一个开创盛世的皇帝—汉文帝刘恒。

传说一:被封代王太后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代相陈豨的叛乱后,封年仅八岁的刘恒为代王,掌管代国,都于晋阳(今太原)。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皇后吕雉将刘邦生前宠幸的众多嫔妃或是幽禁,或是折磨加害。但刘恒之母薄姬因未得到刘邦宠爱的缘故,加之薄姬生性娴静,不喜争斗,深受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因而躲过了吕雉的迫害,被准许离京,随刘恒就藩封地,为代王太后。

娘娘滩上说娘娘

娘娘滩绿树成荫,景色怡人

抵达封地后,侍母至孝的刘恒曾于岛上修建房屋,供母亲避暑居住。公元前180年,吕雉病逝,周勃等人剿除吕氏余党之后,迎代王刘恒入京即位。刘恒入京不久,就将母亲薄姬从代国接回,尊为皇太后。因为刘恒为代王的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且生活节俭,杜绝奢靡,使得代国日渐繁荣。而作为代王太后的薄姬,也因母仪了一方百姓,而深受百姓爱戴,故而在被接回京城之后,当地百姓在薄姬曾居住的小岛上修建了娘娘庙,用来纪念这位仁德贤明的王太后,而这座小岛也得名“娘娘滩”。

如今,娘娘庙的原祠虽然早已被毁,但历代补修的废墟尚在,漫步岛上,有时还能发现不少原先属于娘娘庙的破旧瓦片。与之一同存在的,还有在当地百姓中口口相传了数千年的美好传说。

传说二:逃生小岛

楚汉相争时,刘邦为了解决同项羽争霸的后顾之忧,率先将兵锋指向了盘踞在河东的西魏王魏豹,击破魏豹之后,西魏王室的家眷均被送入汉王宫中做苦役,当时还是魏豹妾室的薄姬就在这些家眷当中。有一次,刘邦到宫中的工房巡视,发现正在织布的薄姬很有姿色,便将其纳入后宫。

娘娘滩上说娘娘

小船成为进入娘娘滩惟一的交通工具

传说,薄姬怀孕之后,曾一度受到刘邦的宠幸。天性善妒的吕雉惧怕薄姬得宠,危机自己皇后的地位,就向刘邦进谗说:“薄姬私下里还时常念叨自己的前夫魏豹,尤其是在魏豹死后,更是时常暗自垂泪。”刘邦听后,怒不可遏,下令将薄姬逐出王宫,发配到雁门郡。雁门位于极北苦寒之地,土地贫瘠,民生凋敝。薄姬来到雁门后,为了躲避吕雉的追杀,只能躲到黄河河道中的一座小岛上。不久,胎儿降生,薄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吕雉杀害,就把孩子藏到了不远处的另外一座小岛上。

从那时开始,直到十多年后孩子长大成人,返回京城继承帝位为止,薄姬一直亲自带领当地居民开垦农田,劝课农桑。经过数年的努力,贫瘠的土地上也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就连藏身的那座小岛也是绿树掩映,风景如画。后来薄姬被继承帝位的儿子刘恒接回京城,当地居民为了纪念她们母子二人,将薄姬藏身的小岛称为“娘娘滩”,而将其西侧不远处,当年薄姬藏子的小岛,称为“太子滩”。

娘娘滩上说娘娘

随着游客增多,娘娘滩有了“渡船"生意

传说虽与史实有些出入,但娘娘滩上风景如画却是不争的事实。娘娘滩“河中绿洲,塞上明珠”的美誉也并非当地居民的自诩之词,而是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领略了娘娘滩的旖旎风光后所达成的共识。

如今,随着当地的旅游资源被不断地开发,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领略到了塞上风光的独到之处和特有之美。娘娘滩,也将以最优美的身姿,为雄奇广袤的塞上风光添上一抹娇媚耀眼的翠绿。

摄影/李问

— end —

撰文:顾延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