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三国最冤的,能力在曹操之上,功业辉煌,却被忽略几千年

公元196年,孙策开始谋划夺取会稽。

当时他所要面临的是两个势力,一个是会稽太守王朗,另一个是严白虎。

严白虎是当地的豪门大族出生,他的手下大概有一万多人,为了防备孙策,他在各个要道都设置了兵力。

孙策的将领们都说应该先对付严白虎。

此人是三国最冤的,能力在曹操之上,功业辉煌,却被忽略几千年

孙策说:严白虎只不过是个强盗而已,没什么大志,将来直接一网成擒就可以了。

孙策以志向看待人的未来,分析方法非常独特,但却一语中的。这种方法适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看一个人将来有没有成就或有多大成就,他的志向基本就决定了一切。三国中的智谋之士都具有这样的眼光和分析能力,刘表、刘璋终将基业不保,袁术、吕布迟早败亡,这些都被预言了。

孙策用这套看人的理论去分析严白虎,虽然严白虎很凶悍,但没有远见卓识,过一天是一天,这样的人,终究会被英雄人物消灭的。

孙策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英雄。

所以,孙策决定把王朗作为第一目标。孙策军进军到浙江,也就是今天的富春江。

王朗的手下虞翻对王朗说:孙策很善于用兵,我们应该想办法避开他。

王朗不肯,将重兵设在固陵(浙江萧山),坚决抵挡孙策。

王朗的布置还是有值得称道之处的,固陵的位置就在浙江之后,是保护浙江防线的第一道屏障。如果不能攻克这里,以后每次渡江都会遭受到威胁。如果利用“半渡而击”的兵法,孙策军会不断面临覆灭的危险。

这个据点,孙策必然要拿下。不过,事情并不简单。这座城池是春秋时期范蠡所筑造,以抵挡吴国的,非常坚固。孙策军渡过浙江,连续发动了好几次的进攻,都没有攻克固陵城。

此人是三国最冤的,能力在曹操之上,功业辉煌,却被忽略几千年

孙策前进的道路遇到了阻碍。

孙策的叔叔孙静献计:王朗凭借坚城据守,很难攻克,我们应该奇袭他们的后方,查渎在这里向南几十里,我们如果出其不意去进攻,一定可以取得进展。

这一计就是韩信奇袭安邑之计。当时韩信攻魏,假装要从临晋渡河,魏军派重兵在此驻防,韩信突然迅速北上,直捣安邑。魏国后方空虚,难以抵挡,魏王被俘。

孙策果断采纳这个计策。

等到入夜之后,孙策命令士兵把火把点得到处都是,用来迷惑固陵的守军。然后派出奇袭部队直扑查渎。

王朗接到消息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他们的主要兵力都在固陵,后防非常空虚。

孙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高迁屯,会稽势如累卵。王朗命令周昕率剩余的兵力迎战。

孙策军士气如虹,一战就击溃敌军,并且斩杀了周昕。

王朗知道会稽是保不住了,带着虞翻等人乘船下海,逃到东冶。

孙策穷追不舍,最终王朗无路可走,只能投降。

此人是三国最冤的,能力在曹操之上,功业辉煌,却被忽略几千年

会稽郡并入孙策的版图。

这一战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还有些话想说。

从王朗方面来看,既要防卫固陵,又防卫查渎,可能会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但如果使用得当,拒险守卫,可以用很少兵力就抵挡住重兵。很显然,王朗对于后方完全不设防,还是谋划上的不周全。

再看孙策方面,绕过重兵,直捣后方,同样需要对于战况的准确判断,不能轻忽大意。唐朝平定辅公祏之战时,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时辅公祏派出重兵在博望山和青林山驻扎,唐军难以攻克。主帅李孝恭准备绕过博望、青林,直捣辅公祏的大本营丹阳。这条计策跟孙策几乎如出一辙。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辅公祏的主要兵力都在博望、青林不错,但丹阳根本就不空虚,仍然有非常强大的兵力。如果唐军贸然行动,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幸好李靖冷静分析当时的情况,李孝恭才没有犯下错误。

“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如何判断敌我形势,选择正确的战术是一个将领要面临的重大考验。活用兵法,才能不沦为赵括之流。

《中国古代战争100场》系列之孙策平王朗之战

刘弘文为您全面解读中国古代战争,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