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劇院牽手阿里巴巴建「未來劇院」:無紙化看戲不再是夢

上海遍佈幾十家劇院,各類演出每天輪番上演,然而,傳統劇院行業與快速發展中的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仍然保持著距離,演藝市場的整體發展遇到了瓶頸。

日前,上海大劇院與阿里巴巴文娛集團宣佈,雙方在劇院運營管理、智慧場館建設、跨界營銷等劇院信息化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將推出融合了FUTURE(未來)、LIVE(現場)、ECOLOGY(生態)為主題的“F.L.Y”計劃。

未來三年,雙方將以提升劇院服務能級為目標,共建“未來劇院”,建設和發展文娛行業中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並在上海大劇院建成國內首個“智慧劇院體驗館”,把電子票無紙化、智能AI服務、數據服務等在上海大劇院率先試驗、率先落地,通過推進劇院與科技的融合,共同引領劇院行業的轉型升級。

上海大剧院牵手阿里巴巴建“未来剧院”:无纸化看戏不再是梦

“可能觀眾早上起來,突然發現晚上有時間看戲,手機根據他平時的喜好推送合適的演出信息,選好其中一場,手機還會幫他選好座位,停車位也在劇院預留好了。進了劇院,他從手機上的電子節目冊就可以瞭解節目內容,還可以獲得幕後花絮的推送。到了演出現場,他掃碼就可以完成驗票手續。如果沒吃晚飯,他還可以用手機在劇院餐廳裡訂餐,或在休息時要一杯咖啡……如果觀眾能用這樣一種方式看演出,我想他會很樂意在現場接受藝術薰陶,又不打亂生活的節奏。”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從觀眾的角度暢想“未來劇院”,可行嗎?

阿里文娛集團旗下大麥網麥座事業部負責人胡樂天觀察,國內劇院迫切擁抱互聯網的速度和心情,比他們想象得還要緊迫,數據顯示,全國70%的劇院都在使用大麥的麥座系統,上海的電子化程度是最高的,電子票務超過了50%,上海大劇院又是其中最拔尖的,能達到60%-70%。

接下來,在電子票務的基礎上,阿里會大力推進“無紙化”,“我們對購票者進行了一定的大數據分析,發現電子化背後,我們並不能真正瞭解到底是誰經常來看戲,而這些觀眾的大數據分析,才是我們最終想要獲得的信息。原來的電子票只是解決了誰購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想知道是誰看了演出。”

胡樂天進一步說,阿里將在劇院推廣“無紙化”的二維碼,同時和阿里的支付寶平臺、大麥自身的數據分析結合,在此基礎上,對觀眾做更精準的畫像和了解。在“無紙化”基礎上,劇院還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張票的流轉路徑,以及在流轉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大大降低黃牛票的發生概率。

“無紙化”的出現,還可以緩解取票高峰的問題。上海大劇院的演出大部分在19:15開始,雖然劇院票務中心備有8臺取票機,18:30-19:15仍然是萬眾雲集的取票高峰,“取票機未來還是會有人需要,但絕大部分中青年觀眾會選擇更環保的‘無紙化’,通過閘機進劇場,起到分流作用。”胡樂天說。

“無紙化”只是“未來劇院”暢想裡十分微小的一部分,張笑丁說,上海大劇院擁抱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不能只做“孤島”,而要通過把電子票無紙化、智能AI服務、數據服務等在上海大劇院率先試驗、率先落地,打造演藝新生態,共同引領劇院行業的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