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跨境電商大事件,哪些讓你印象深刻?

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跨境電商市場每天都在變化,賣家侵權、平臺更迭、國際爭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8年跨境電商大事件,哪些讓你印象深刻?

有哪些讓你影響深刻的事件嗎?

侵犯知識產權,後果很嚴重

1、亞馬遜「AWS」涉嫌商標侵權被告,遭索賠3億元

7月17日,北京炎黃盈動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將亞馬遜通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與北京光環新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者訴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原因是兩者未經其許可使用“AWS”標識經營雲計算服務,侵犯了其對“AWS”商標享有的專用權。

據悉,炎黃盈動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在商業經營行為中使用“AWS”或與之近似的標識,共同賠償其經濟損失3億元,並在《中國知識產權報》上刊登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

2、中歐領導人會晤,李克強稱將加大力度懲罰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7月16日,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歐洲理事會成員共同出席此次會晤。雙方就加強中歐合作、知識產權等方面進行了磋商。李克強會上表示“對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罰到他傾家蕩產。”

據悉,歐盟將共同推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倡議的對接;中方下調了汽車、消費品、藥品等進口關稅,公佈了新的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為中外企業提供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

三大平臺全新戰略計劃,緊跟跨境電商發展步伐

1、eBay公佈“千帆計劃”,將推動中國品牌製造出海

在2018eBay超級發佈會上,eBay宣佈開啟“千帆計劃”,eBay大中華區品類管理高級總監龐濤表示“千帆計劃”是2017年eBay“中國品牌智造計劃”的延續,而2018年的“千帆計劃”將更側重於對傳統出口品牌的關注。

據瞭解,該計劃提出了品牌扶持基金、流量傾斜、專屬促銷等一系列具體扶持措施,並結合eBay自身在平臺建設、市場洞察、大數據分析、營銷資源及專業品類管理團隊等核心資源,為中國賣家開發出引領市場趨勢及消費需求的前沿產品提供切實幫助。

2、速賣通發佈“橙風計劃”,旨在賦能賣家提高出海效率

2018年5月26日,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首次發佈“橙風計劃”,旨在賦能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提高出海效率。從平臺應用的大數據出發,深度解讀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及價值商機,深入產品市場、平臺政策、流量資源等運營關鍵環節,助力賣家“貨通全球”。

3、Amazon重大調整,產品Review將被紅人計劃代替

8月24日,亞馬遜推出一項重大利好 —— 亞馬遜紅人平臺正式上線。

據瞭解,亞馬遜紅人計劃主要以桌面端為主,申請人需要提供自己的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和Twitter賬戶用以評估相關紅人的社交影響力。一旦審核通過,亞馬遜將為紅人提供自己的shop頁面(類似於Facebook Page),紅人的所有粉絲可以直接在其頁面上看到紅人推薦的商品,而一旦成交,亞馬遜會給紅人支付成交佣金。

而今年的會員日剛過去不久,據統計,亞馬遜在全球的Prime會員在活動中購買了超過1億件的商品,全球中小電商企業的銷售額“遠超”10億美元。並且超過了網購星期一、黑色星期五和2017年的Prime Day,成為亞馬遜歷史上最大的購物活動。

突發事件猝不及防、國際矛盾爭端不斷

1、中美貿易大戰,商品徵收關稅升級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佈“因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對中國商品徵收500億美元關稅,並實施投資限制”。在此之前,3月9日,特朗普正式簽署關稅法令,“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當天,中國商務部立即回應併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徵收關稅。

2、馬士基等多家船公司近500個集裝箱著火

印度時間6月13日,一艘滿載馬士基、現代商船等多家船公司集裝箱的公共駁船在印度海域行駛過程中發生爆炸,近500個集裝箱被引燃,大量貨物葬於火海。

根據資料顯示,SSL KOLKATA集裝箱屬於印度當地的一家航運企業Shreyas Shipping & Logistics,服務於馬士基、現代商船、以星輪船、MCC、Gold Star等多家知名船公司,為全球各大船公司提供印度各大港口之間的駁船服務。而此次被大火吞噬的幾百個貨櫃,均以來自中國各大港口的貨物為主。

3、跨境電商消費額度被盜用,個人身份信息被他人用於海關清關

有消費者李先生反映,自己海淘購物時,被商家告知,每年2萬元的跨境電商額度已經用光了,但其根本沒買那麼多的東西。查詢後發現,自己的額度,早已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其他商家消耗殆盡。有人還通過幾家大型電商平臺使用了他的身份證號和姓名進行了清關,在聯絡海關、警方進行登記之後,李先生髮現,今年還有人繼續用他的名義進行清關。

據瞭解,從2016年4月8日起,我國正式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政策規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是人民幣2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