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原因苦涩

古徽州有一句古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山西也有这么一句话“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形容的都是当地的环境恶劣,生存艰难。

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原因苦涩

山西北部自然环境恶劣,竞标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土地贫瘠,当地生存非常不容易,为了生存,当地人经常出走在外也是常有的。

而另一方面,清末山西发生了著名的“丁戊奇荒”,极端变化的恶劣天气,近代最严重的旱灾,加上当地河川稀少缺乏水源,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大规模出走。

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原因苦涩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 (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事件之一,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直至民国初年,历时400余年。对于走西口,多数人认为是其“执行者”为山西人,其实也包括陕西人、河北人。

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原因苦涩

西口是哪里?广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最著名的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西口是中原人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山西人、陕西人和河北人。如今,狭义的西口,则被人们认为是位于山西省右玉县的杀虎口。

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原因苦涩

走西口行为不仅加速了蒙古地区的生产结构的改变和商业的发展,伴随着人口的迁移,内地相对先进的文化、理念也在与蒙古文化的交融中得到了发展,对于蒙古地区人们的思想进步和大中华的巩固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原因苦涩

应该说走西口不仅仅是一次人口的大迁徙,也是一次生产技术的大迁徙,是一次文化理念的大迁徙,是一次宏大的商业活动。现在的人们每每提到走西口就会想到无奈、悲凉、掠夺,其实走西口如同闯关东、下南洋一样,是人类探索发展过程中的辉煌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