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記者 夏琳 孫樂怡

7月23日,“樵夫先生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將在普陀山書院開幕。本次展覽為樵夫先生個人作品展覽,將展出其最新力作近200件。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樵夫,浙江杭州人,出身習書世家,其外祖父為晚清著名書法家吳淦,自幼的耳濡目染使樵夫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書法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後儘管人生輾轉、歷經變遷。對於習字,他卻從未中斷,並漸漸形成了與其本性相契的獨特風格。其作品先後在美國、日本等多國展出,得到伯克利大學東亞圖書館與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的關注與收藏。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寫字是一門技術,但俗話說“字無百字之功”,書法之難,不難在技,而難在意。意在書化為氣。劉熙載說,“凡論書氣,以士氣為上。”士氣,亦書卷氣,在中國古代,其源不外乎儒、道、佛、禪、玄等。魏晉尚玄,唐尚儒,宋尚禪。觀樵夫的書法,飽滿不缺靈動,豐富不缺虛空,厚實不缺輕捷,圓潤不缺通透,整一不缺變化,典雅不缺現代,可謂大千世界融於一爐,這種風格,讓人自然聯想到《華嚴經》所描繪的場景。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其字體奇崛爛漫,下筆流暢,充滿了原始的生命力,給人一種平心靜氣的活力,既非一潭死水的枯寂,也非肆無忌憚的揮灑,而是用內心不熄的熱情,熔鑄一筆一劃,雖然平緩,卻筆筆帶著溫度,時時充滿趣味,自得境界,而不遠離人間。這種境界或許來自樵夫淡泊名利,返璞歸真的心境。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他以山野之人自號,對待生活的態度卻並非消極避世,相反,他始終積極用世,從事過諸多行當,而“樵夫”,則是他期待自己在入世的同時能夠一直保持的內心狀態,他也的確做到了。遍閱世事之餘,堅持潛心探求,為碑簡書法創作,開闢出一番新面貌,讓人在當今有時過度偏重二王之風的書壇,看到了更加豐富與平衡的可能性,殊為不易。這樣的定力,或許也來自樵夫書法內容中的儒釋道家經典,樵夫將這些經典書之翰墨,也正是希望藉此將自己對它們的領悟分享給更多的人。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樵夫的書法脫胎於碑刻與簡牘。他使碑簡古文字的特質在宣紙上得到完美呈現,凸顯手寫刀刻字體“平而不平,直而不直,似連非連,似斷非斷”的特徵;另一方面,他也注意發揮毛筆和宣紙本身的特點,適當融入帖學書法技巧,於古拙中求新意。縱觀樵夫用筆,捺筆、豎筆和勾筆常有誇張的拖長,轉角多用圓筆,運筆連貫流暢,不見稜角而內力暗藏,這正是得自楚漢碑簡的功力,而其疾速運筆時常現飛白,不拘中鋒側鋒,極盡筆鋒變化,又不難看出其中融行草於隸篆的新意。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另外,樵夫在結體上諸多用心,求新思變,在他的作品中,同一字之結體常常極盡多樣,變化無窮。同時,樵夫作品的章法亦錯落有致,字體大小、間距、墨色濃淡、左右重心常有微妙排布,讓人感到一種毫不誇張卻恰到好處的節奏感,平和而不平淡,端莊而不板滯,不徐不疾,動靜相宜。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從簡碑到宣紙創作的書法轉換,體現了樵夫的深厚功力和獨特審美。他在結體上亦諸多用心,求新思變,在他的作品中,同一字之結體常常極盡多樣,變化無窮。其書法承襲了楚簡漢碑的神韻,並融入當代審美,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樵夫很推崇“道法自然”、“道不遠人”的至理,用他自己的話說,書法創作應該“不刻意、不率性、不油滑”。他懂得能夠去除一切做作、迴歸天然的字才算好字;落盡繁華、體物近人的藝術才是好的藝術。他秉持這樣的理念,並一直盡力使它們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體現。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展覽將持續至8月3日。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於古拙中求新意——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即將亮相普陀


樵夫佛教書法藝術作品展

主辦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普陀山佛教協會

承辦

普陀山書院

開幕式時間

7月23日上午9:50

展期

7月23日—8月3日

地點

普陀山書院(白樺樓二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