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別能當什麼官,考中難度有多大?

一德格天1


科舉考試,秀才、貢士是不授予官職的,秀才只取得入學、向上層次考試資格,貢士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舉人部分可以出仕為官,但多是地方官佐;進士則全部出仕為官。


一、童生,古時的讀書人,在科舉考試第一關為童生試,取得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資格。

童生,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俗稱白衣;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

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二、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今天的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今天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今天大學生保研;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可免除差徭。

秀才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等謀生。


三、舉人: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除取得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外,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舉人,相當於今天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舉人,社會地位蠻高的。所以,《儒林外史》中,窮秀才范進中舉後,有人送房、送錢,原來嘲諷奚落的丈人頓時另眼相看,自己聞聽中舉競然高興的瘋癲了!


四、貢士:會試,中央政府禮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舉行考試,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五、進士: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

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進士,相當於今天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並錄用成為領導幹部者。


z山海


一,秀才

秀才不能當官。也不會去當官,因為秀才必須努力去考舉人,才能有士的身份。

明清時期,通過縣級考試為童生。童生參加縣府院三級11場考試通過為生員,也就是通常的稱呼的秀才。

全國每兩年大約產生2.5萬秀才,而全國讀過書的人大約三四百萬,可見秀才不容易考。

中了秀才,見地方官不跪,口稱學生。也可以被推薦去富貴人家的幕僚,師爺,掌櫃。在地方上有些話語權。

國家每年支持秀才部分錢糧,等於資助你繼續求學。但秀才需要每年參加縣考,通過者才能參加舉人考試。

二,舉人

每三年秋季,國家在各省首府舉辦鄉試,秀才和縣學國子監學生可以參加,中者就是舉人。

舉人是士,享有稅務全免待遇。所以中舉之後很多小農小商會獻上財產,請求託庇。

由於秀才基本會拼命考舉人,而每三年只產生大約3000名舉人,所以就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尤其江南地區,中舉很難。

所以舉人通常考兩三次就不會再去參加京城禮部考試,轉而發展家族業務。或者給高級官員擔任幕僚,為今後出仕積累人脈。

舉人也可以出仕,得到推薦擔任本省的正式官員,從九品以上,比如稅目,司庫,巡檢等職務。如果名氣大,背景強,則可能得到縣教喻等八品職務。

但是舉人晉升很慢。到老運氣好也就六品,能夠因功晉升五品是祖墳冒煙。畢竟如左宗棠這樣得到軍功的舉人並不多。

三,貢士

貢士在唐宋時期相當於明清舉人。明清時期的貢士指會試通過者的300人,但隨即就會參加殿試。殿試通常不黜貢士,所以貢士99%都是進士,這就不單獨說了。

四,進士

頭年鄉試結束,舉人第二年二月進京城參加禮部考試,稱會試。中者三百參加殿試。順序大體不會發生變化,統稱進士。

進士授官各時期不同。

明清時期,前三甲稱呼一甲進士及第。狀元初授官為從六品翰林院修纂,榜眼探花均正七品翰林院編修。三年期滿另外授予職務。但是從整個明清來看,前三甲的官運都不怎麼好,最終出將入相者,是極少。

第四至第六十名為二甲進士出身,第六十一名至三百名為三甲同進士出身。無論二甲三甲都可以參加庶吉士考試,通過者授從七品入中央各部學習三年,三年後重新分配。事實上明清宰相尚書基本都是庶吉士出身。所以庶吉士是積累官場行政經驗,結識中央政權高級官員的重要通道,也就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說法。

對於沒有考中庶吉士的進士,會分配去地方各省下擔任從七品的職務,通常是各州府司法副手。三年後大多可以晉升正七品。但過後就有比較大的區別,三甲同進士晉升緩慢,到老能夠在地方上晉升四品知府都很難。二甲進士則會相對好一點。


四川達州


就難度而言,考秀才比考博都難,明朝一個縣的秀才名額只在十幾名


閒情偶記


舉人很牛逼的,即使不做官,在地方也是呼風喚雨的統治階級,特權和當地縣太爺是一樣的,只是未在吏部註冊而已。貢士和進士差別不大,進士是貢士的排位賽。進士的話真的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平均一年全國一百人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