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上學路

1978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步入大學校門。40年後的今天,具有時代意義的“千禧寶寶”們也正在陸續走進“象牙塔”。40年間,一批又一批大學生從奮進的青年變成了睿智的長者,中國也發生了改天換地的滄桑鉅變。

眼下恰值開學季,記者對話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通過他們對曾經似水年華的追憶,探尋他們那些年走過的上學路。

交通:從綠皮車到高速動車的“速度之變”

“我從成都到石家莊上學,坐飛機睡一覺就到了,交通非常便利。”在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記者見到了剛從老家來到學校報到的“00後”大一新生小壘。在她看來,從成都到石家莊,跨越大半個中國、1500多公里的求學路很近,僅兩個小時的飛機就能到達。

對此,家住邢臺的河北地質大學研二學生韓雪有著同樣的感受,她從家回學校僅需要半個小時,用她的話說,“比在市裡坐公交車的時間還短”。這一切,得益於高速動車的普及,得益於令世人驚歎的“中國速度”。

致敬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上学路

“90後”韓雪接受記者採訪。

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麼快的速度卻是一件“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出生於1980年的宋玲玲是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的一名語文老師,2003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回想起當年的求學之路,她感慨頗多,“我們家在邯鄲峰峰礦務局底下一個偏遠的小礦區,在大學之前,我從來都沒走出過那裡,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需要倒三趟車才能坐上火車,那時候坐的就是普通的綠皮兒車,儘管現在看來條件非常差了,但當時對我來說,已經感覺到無比的新奇和幸福。”

在那個時代,即便只有170公里的距離,大抵也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到達。因此,包括宋玲玲在內的很多人都驚歎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鐵路運輸的“速度之變”。

教育:從上中專到考名校的“觀念之變”

“在我們那個年代,成績最好的孩子不是上高中考大學,而是上中專,因為上中專會拿到國家津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裡的負擔,而且三年之後國家是包分配的,所以當時可以說大家都‘擠破頭’上中專。”據宋玲玲介紹,在剛剛恢復高考的十幾年時間裡,曾經一度出現中專比本科更“吃香”的局面。

因為自己的堅持,宋玲玲最終選擇了上高中、考大學,這在現在看來再正常不過的一個選擇卻成為當時人們眼中的“叛逆”。“當時很多家人、同學都不理解我的選擇,覺得大學錄取比例低,而中專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國家統一安排工作,並且轉為城鎮戶口,她們覺得我瘋了。”宋玲玲回憶說,自己1999年進入大學的那一年,正好趕上國家擴大高校招生規模,因此,那一年有很多像她一樣有著“大學夢”的學子都圓了夢。

致敬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上学路

“00後”張括接受記者採訪。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教育發展也在闊步前進。如今,我國的高等教育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有需求的學生,只要努力學習,基本都可以滿足“上大學”這個願望。而大家對“上大學”的概念,也逐漸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

“我的目標是考上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的大學,最終目標是出國留學或者考研、讀博,我想,這也許應該是以後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標配’吧。”目前正在上初二的張括滿臉憧憬地向記者描繪著自己未來的“發展藍圖”。

娛樂:從捉螞蚱到玩手遊的“科技之變”

翻花繩、跳皮筋、抓石子兒、丟沙包、捉迷藏……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個還不太富裕的時代,儘管科技還不發達,也沒有手機、電腦和網絡等高科技產品,但這些最“原生態”的娛樂項目,卻給那一代人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美好的回憶。

“我小時候住的地方到處是那種燒瓷器的土窯,我們當時放了學,通常會招呼幾個小夥伴去捉螞蚱、掰玉米,然後拿麥秸穿起來,到窯廠烤著吃。而且我們還會從東家拿個鍋,西家拿點面,然後把鍋放在土窯上煮麵條,真是特別歡樂。”談起童年往事,宋玲玲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臉上堆滿了幸福的笑容。

致敬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上学路

“80後”宋玲玲接受記者採訪。

與之童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00後”學生們。“我是獨生子女,小夥伴們住的也相對分散,所以沒事的時候只能自己跟自己玩遊戲;另外還要上各種興趣班、輔導班,每天都要練琴。”談話中,初二學生高添翼的童年課餘生活似乎多了幾分無奈。而他的同學馬禕陽似乎要輕鬆一些,“我小學的時候放學寫完作業了,都會在媽媽允許的情況下,玩玩手遊放鬆一下心情。”

採訪中,“10後”的小豆丁也分享了他的“高科技”課餘生活:“我最喜歡玩手機遊戲,比如‘吃雞’,還喜歡用學習機學英語……”石家莊市維明路小學三年級學生張涵語這樣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