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自研AMOLED驱动芯片量产,国产强芯之路又进一步

AMOLED技术有着轻薄、低功耗、响应迅速、柔性透明、画面鲜明等特点,目前绝大部分旗舰手机都采用AMOLED屏幕。根据HIS的资料显示,预计2020年AMOLED显示器产品出货将达到7.9亿。随着京东方等中国AMOLED面板厂商产能的崛起,预计中国AMOLED驱动IC市场规模2019年将上升到25.1亿美金。

国内首款自研AMOLED驱动芯片量产,国产强芯之路又进一步

在AMOLED柔性显示产业,三星目前占据几乎垄断的主导地位,从AMOLED显示柔性屏到DDIC芯片,再到芯片晶圆代工厂,三星有一整套产业链。目前虽然三星占据了全球AMOLED屏90%以上的产能,但随着京东方等国产面板厂商加入进来,中国AMOLED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中韩两国已经成为全球AMOLED产业的领导国家。

国内首款自研AMOLED驱动芯片量产,国产强芯之路又进一步

AMOLED驱动芯片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组件。对于智能手机来说,AMOLED驱动芯片可满足很多用户需求,比如全面屏、省电、增强画质以及降低成本。其中三星电子由于布局非常早,因此目前不管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芯片工艺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占据75%的AMOLED芯片市场份额。

国内首款自研AMOLED驱动芯片量产,国产强芯之路又进一步

吉迪思电子副总经理钟刚表示,OLED的技术难度要比LCD大很多,要达到高良率非常难。“我们在国内做AMOLED IC是做得最早的,我们6年前开始做。前面我们已经有十几年积累,最难的地方是要跟得上国内一线手机厂商的步伐,要全力跟得上京东方这些面板厂的脚步。”

国内首款自研AMOLED驱动芯片量产,国产强芯之路又进一步

9月5日,深圳吉迪思联手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打造的AMOLED智能手机面板驱动芯片正式进入量产,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陆首款自主研发的AMOLED驱动芯片。

吉迪思此次量产的产品采用40纳米高压驱动工艺,首次采用32纳米SRAM单元,面积缩小20%,与同类驱动芯片相比,速度提高20%;可同时支持HD,FHD和QHD等多种显示模式,全面兼容三星、高通、苹果等多种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

国内首款自研AMOLED驱动芯片量产,国产强芯之路又进一步

除了吉迪思,国内另一家IC设计企业——中颖电子近日也表示,其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验证完成后,应该就会有小量生产,今年有机会量产。

我国有望在AMOLED屏幕需求增长中获得比以前更多的份额,并且在驱动芯片方面不再完全依赖于进口。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