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考上中师的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于现在哪个层次的学习水平?

三友谈


这还真不是吹的,那时候的中师生真的是学霸级别的!

记得那时候,只要考上中师,就可以端国家饭碗,那可是妥妥的铁饭碗啊!那时候学生喜欢考中师的原因是什么呢?

农村生活艰苦,孩子们能早点端上铁饭碗,跳出农门,支持家庭是无上的荣光。

高中考大学录取率超级低。很多学生十年寒窗苦读,连高考试卷都摸不到。记得那时候在高考之前还有一次“预选”!大约在四五月份,预选过后,一个五六十人的班级只剩下不到十来人。很多人自行车后座背满行李,流着泪离开学校……所以,考中师是第一选择,不需要挤高考的独木桥!

那时候,教师的职业虽然清贫,但非常受尊敬。所以,大家都愿意报考师范。

书归正传,那时候的中师相当于现在哪个层次的水平呢?

由于中师主要是初中的优秀学生报考的。所以不好与现在高中考的大学生对比。仅仅以少部分高中考上中师的学生来对比现在的学生,那时候大学是非常难考上的。能考上中专、中师的已经是佼佼者了。也就是说,他们相当于现在本科第一批次的考生。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中师生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笔者遇到很多非常有名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居然都是中师生!


为你写诗醉红颜


这个问题似乎没法比,但总有人提出类似问题。提问题者大多对方面的中师生怀有好感。倘若一定要比,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



1、比考取难度,应该比现在的211还难。笔者考取师范是85年,当年比县一中分数高32分。当年全镇六万多人,38个村,总共考取的中师和中专人数只有区区6人。

2、比学业水平,中师生弱在知识深度,强在知识广博度。中师生由于学习内容不同,在语数理化等方面,学习难度有所降低,知识深度不高。英语整个师范干脆没再学。笔者有很多时候后悔没有读高中,感觉有时候有先天不足。但是,当年的中师生大多有几个优势,素质比较全面,普通话、粉笔字、吹拉弹唱、绘画等都能懂一点,很多还成为特长。这是读完高中的一些师专毕业生所少有的。

3、比学习能力。那时候的中师生远胜当今的二本生。笔者有几个同事,中师毕业出来就教初中英语,只有初中水平,出来就教初三,居然能带的挺好。有两年成绩居然能考全市第一。笔者出来第一年就带初三,和原来带我的老师对着带,居然第一年大幅超越老师。毕业第二年中考成绩居然全市第一,并在次年的中考复习专题会上做经验交流,成为目前为止全市最年轻的经验交流者(当年刚满20岁)。



笔者一生在乡村从教,几乎没什么发展,但好几个敢于出去的同学都很牛。我们班一女生是武汉十大名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有名师工作室,成为一知名武汉初中校长,有一年到我地跟全市初中语文老师讲座,让我们同学很是自豪。一男同学曾获湖北省初中语文讲课第一名,曾在深圳两所公办学校任校长,目前是深圳某区教育局科室负责人。另一男同学曾获全国高中语文讲课第一名,目前是上海浦东教科院主任,辖区学校就有两千多所。由这些出去的同学的发展,我要说,这种素质不差。



可惜的是,大多数同学没敢迈出走向大城市的那一步,一辈子就局限在小地方,尽管目前大多都学校正职或副职,但和那几个同学不能相提并论。

时势弄人,很多的优秀中师生和我一样,就扎根在基层,他们满怀教育激情,为本地的教育奉献了几十年。目前,他们逐渐年老,再过几年将逐渐退休,但我要说,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才支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天。请善待他们,曾经的中师生!

谢谢你的品读,期待你的关注转发!


文轩阁


看到这个问题,必须说几句。昨天刚刚看了一篇题为《一代中师生的芳华!当年最优秀的学生当了教师》。作为1990年入学的中师生,我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要说当年考上中师的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哪个层次?那我们就看看数字吧。当年的中师招生实行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一个村镇能摊上二三个名额算是好的。当年我们班的同学,基本都是当地中学排名前十的学生。这些学生如果读高中,考大学,一本应该没有问题。

二十几年前,社会上还没有补课一说,大家都是凭本事学习,智力好一些,学习用功点的很容易脱颖而出。比如在乡村长大的我,除了上学,就是做了几本哥哥留下的练习册,再就是看过一些课外书,当年以全镇第二的成绩考入了中师。

当年考取中师的学生大多家境一般,考上中师意味着改变了农业户口,中师每个月有30元的补助,不需要家里负担生活成本。中师毕业就有工作,可以补贴家中生活了。当年考中师,不是自己有多热爱教育工作,完全是家里认为有补贴、包分配,不用带着眼镜种地了。

话说当年的中师学校管理相当严格,课程设置也丰富多彩。我在中师校园里勤奋学习,不仅入了党,还保送上了大学, 也算是中师里的幸运生。我的同学基本按照哪来哪去的原则,分配回户籍所在地学校任教。正是这代中师人,支撑起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片蓝天。

应该说,上世纪的中师生是优秀的一代人,他们却走了一条平凡而清贫的道路;他们把自己变成一只蜡烛,照亮着一批有一批学生的内心。向一代中师致敬!


入青0601



我是二十五年前入学的中师生。当时考进师范的时候,我是以全区女生第一的成绩进的学校,虽说不是学霸级的人物,但是我觉得还是很不错了。

小学,初中的时候年龄太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成绩在班上从来就是数一数二。进师范的时候有部分同学选择了中专,还有部分同学选择了高中,选择高中的很多是考中师通过了预选,正考却没有通过的同学。

现在想想母亲当时这么做也许有她的道理。

1、女孩当老师是个不错的职业。

因为外祖父和母亲还有邻居家一个大姐姐都是老师,这给年幼时期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母亲说,做教师比较单纯。的确,教师队伍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淳朴得多,同事之间的尔虞我诈少了很多。老师的生活比较有规律,起床、上班、休息,时间相对比较固定。这是母亲当时眼中的教师。


2、中师生发展比较全面。

我们那个时候进师范要学习很多东西,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这些学科就不说了,还要学心理学、语基、教育学等。

音乐、体育、美术、舞蹈,还得选修一科。我当时是选修的音乐,还要学习声乐和琴法。

另外大部分中师生都写一手好字,那字不是天生的,而是练出来的。那时每天半小时的书法课,虽然不是每天都认真在练,但三年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

中师生普通话要考试,所以大部分中师生普通话比较标准。

3、早日挣钱,跳出农门

这应该是当时中师生选择读师范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特别是农村孩子,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点收入能养活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最关键的是当时的中师生要包分配,而且只读三年,成本比较低。

三年后,就吃国家饭,拿国家钱,这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中师生觉得自卑,在现在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做的工作也不比别人的差,反而在某些方面,我和其他的中师生比大学生还做得好跟多。

而且据我所知,我的身边有很多是中师生改行去的,在各行各业做得风生水起,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付出了努力。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中师生,是那个年代的优质生源。我哥哥和表哥都是同一年考上中师生的,应当是1987吧,那时哥哥和表哥都是班上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初中毕业时,是考中师,中专还是普高,全家人是伤了一番脑筋的,最终哥哥报考了中师,并从此扎根山乡小镇二十余年,和千千万万乡镇教师一些,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乡镇中学。成绩拔尖的哥哥为什么为选择中师,原因有二。其一,家境不好,读普高要花更多费用。其二,那个时代,教师端的是铁饭碗,有编制,收入不高但稳定,而且受人尊重。

现在就不一样了,年青人追求的不再是稳定和编制了,追求的是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丰厚的待遇,所以现在优秀高中生报考师范的比例越来越少,男的就更少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平凡和收入平平,发展空间有限都让成绩拔尖的青年望而却步。

中师生有多历害?那个年代的中师生真的很厉害。小时候我对哥哥和表哥是很崇拜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他们无所不能,感觉他们什么都学,知识面很广。当然,我不知道自己说得是否有些夸张,但不少中师生基本功扎实,这是现在很多本科生也赶不上的。但据说不少中师生因为学历原因,职称评定受到影响,我倒认为关于学历,针对中师生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他们对教育的特别贡献,真的应当网开一面。

当年的中师生,现在不少已经退休了或临近退休了,请尊重他们,善待他们。


途虫的百味人生


看到这个问题,我真的感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原来,我中师毕业竟然已步入第33个年头了!


据师范的老师讲述,我们这个地方,是从1981年开始报考中师,我是1983年初中毕业,对于我们这些农民的孩子,对“中师”、“中专”这些词语的含义没有任何的感觉,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说中专很难考,中师稍微容易一点。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中专,谁知道,老师悄悄给我改了志愿。后来,成绩超出了中专录取线三十多分,超出中师录取线近五十分,顺利被中等师范学校录取。

进入中师后,第一天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告诉我们,我们108人是从三万二千多人中,先经过预选,再经过考试脱颖而出的,我们是时代的佼佼者。一刹那间,心地无比自豪!




说到学习能力,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状态,只知道,三年的中师学习生活结束后,分配到了乡村小学任教,因为教学成绩优异,被调往乡中心小学,然后,凭自己的能力,以笔试和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一所非常好的名校任教至今。在单位里,奋斗在一线的优秀骨干教师,几乎是曾经的老中师生(后来函授达到专科或本科),他们不仅自己能力出众,还带领年轻老师进步,为年轻老师设计赛课教案,指导他们参加各种比赛等,为学校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当年的中师生的学习水平,相当于现在哪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观点,不能一概而论!欢迎在下方各抒己见!


小小草14678678


中师生也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77年到八十年代初,是高中毕业生考中师,中师通常是两年制,毕业后差不多都教的初中和高中,绝大部分人后来都通过离职进修或函授拿了本科文凭,近来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的人也不少,这部分人现在差不多退休左右。

第二阶段,83年左右到八十年代末(地区略有差异),是初中优秀毕业生上中师,中师学习大部分3年。当时只收初中应届毕业生,但有近一半的假应届生(通过改年龄、姓名等实现)。这部分学生总的学习能力不错。毕业后通常教小学,少部分教初中。其中也一半左右后来拿了本科文凭,通过继续努力成了教育界的精英。但也有一半左右长期陶醉在自己初中的优秀之中,从而成了平庸教师或垃圾教师。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的初中毕业生。伴随中国经济的进步,这个阶段读中师的初中毕业生已经很少优秀者(当然还是有),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中师的学生,差不多都已经是学渣。但这部分学渣常爱将自己放入八十年中师生队伍中,自我感觉优秀,实则是人渣。当然,垃圾坑中也有宝贝,只不过太少了。


黄成186200535


这个问题应该分段来看,不能笼统说“20年前”。1980——1990年期间,农村初中一般最好的成绩就考中师中专,但1990年之后,人们的意识有所改变,很多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就选择上高中,就不再是最好的成绩考中师中专了。到90年代末,基本上尖子生都上高中,上中师中专的就只是成绩不太好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了。就升学的难易程度来说,80年代的考个中师中专,至少相当于现在考个211大学吧。就学习水平来说,当时的中师中专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学科外,还有基础学科。或许知识的深度不够,但覆盖面很广。本来就是一群悟性很高的学生,加上他们绝不会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抱着混毕业的心理,所以,毕业之后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是能胜任的。他们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毕业后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所以他们一般都是自己行业的佼佼者。居然有人说现在最次的初中生在二三十年前就能考上中师中专,呵呵,只能说他不是过来人,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


天蓝蓝7447770099210


当时的中师生都是初中的尖子生,学校先经过预选,最后进行正式中考。可以说这部分人是初中的顶尖人才。众所周知,中考前面的学生在高中基本都是佼佼者,这部分人如果就读高中,基本都是985.211,他们在高中的排名肯定在全市前100名。 就是这么多好苗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早早进入了社会,太可惜了。欣慰的是这些中师生在基层扎扎实实工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默默无闻,但是他们思维活跃,他们天资聪颖,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至于作者发表的中师生属于三本的评论,看出他对中师生缺乏了解。是的,他们的文凭确实低,都是他们有无限的潜力和能力。 向中师生致敬!


易达980


哎,说多了都是泪!作为中师生,现在的初中教师,曾经517/600考上师范,全市只录取100人,可以想想难度多大,不要问我为什么才517分,我们那年数学特别难,最高分才81分!

其次,再看看一组数据吧:

1 二十多年前的中师毕业生确实有真才实学,因为他们大部分是高中毕业生回头考的中师,小部分是复习了二三年的初中毕业生,为什么?因为录取率实在太少了,一所初中,四个初三班,其中是两个复习班共三百人,一年能考上二三个中专就不错了,而且还是复习了三四年的,录取率也就是百分之二,三。应届生根本考不上。

2 90年代前,我们这儿中师全县招收了28人,想想这些人的学业水平如何?

最后,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

1 如今,那些本科毕业的专科毕业的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不把过去的这些中师生放在眼里!更有甚者,一味地打压,觉得这些人老而无用,想想这些人的青春年华哪去了?

2 我是一九九O届师范生,当年中考成绩地级市总成绩弟二,数学全地级市第一,总成绩县级市第一,语文,数学,物理三科县级市第一,县级市重点高中录取一个高一学生也是我去,当时家里一贫如洗,读师范免费包分配,还每月发饭票,家里几乎不花钱,我还能把节俭下来的饭票买一些糖三角,馒头,包子给读高中的弟弟送去以保证弟弟填饱肚子好努力读书!当时的成绩如果读高中,是一定能考个好大学的!

3 这难比较,同一年级、同班,优秀者可当差生的老师。同是中师毕业,程度会大不一样,好的能教高中,差的教初小都难。一切在于自己的努力,学问大家哪个不是自学、钻研的结果,老师起指导员作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三十年前考上的,其实这部分人在当时都是很优秀的,现在都是干活的主力,是干活的,多数人过得并不如意。

5 九十年代毕业的师范生的确多才多艺的,要是上高中多数是985,211的料;

6 可以说能超过现在本科师资水平。尤其是在硬笔书写,汉字水平上无法比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