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珊說把《陋室銘》唱給白大姐白茹雲,到底什麼來頭

《經典詠流傳》裡黃綺珊的一曲《陋室銘》,把人震撼的不要不要的,她說這首歌是特別獻給給一個人的,她是誰呢?

黃綺珊說把《陋室銘》唱給白大姐白茹雲,到底什麼來頭

白茹雲,生於1977年,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郝橋鎮侯西村人 。一個弟弟因患腦瘤癱瘓在床,另一個弟弟多年前失蹤。

2011年罹患淋巴癌,在病床上與詩詞結緣。疾病的折磨和經濟壓力,並沒使白茹雲一蹶不振。她經常獨自躺在病床上看一本《詩詞名句鑑賞辭典》。那段時候,她買了一本詩詞鑑賞,在住院的一年多時間裡,就這麼把一本書看完了。背誦詩詞常常是在她下地幹活、做家務中進行的。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不幸,她背誦詩詞上萬首,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堅強樂觀笑對人生。"詩詞讓我學習到不少人生道理,背詩成為我生活中的樂趣和精神寄託。"白茹雲說。

2014年12月,參加河北電視臺《中華好詩詞》欄目,並連闖三關。

2016年7月份,她寫的《蝶戀花》在《中華好詩詞》微信公眾號評比中,獲得三等獎。

2017年2月6日,白茹雲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淡定沉穩答對全部選題,獲得285分的高分。

2017年5月,獲得第27屆全國書博會"十大讀書人物"。

白茹雲說,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古詩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她從中汲取了大量營養。比如,杜甫的詩句“多病所需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讓她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她說:“讀到這句詩的時候,彷彿詩人在和我對話。”

黃綺珊說把《陋室銘》唱給白大姐白茹雲,到底什麼來頭

當說起自己背誦詩詞的趣事時,臉上一直掛著微笑的白茹雲忽然顯得有些害羞了。“以前鄰居來串門的時候,我就趕緊把書放下,害怕人家笑話。自從鄰居們知道我在電視上參加詩詞大會之後,經常有人來找我,讓我教他們一起學詩詞呢。”

她就是白茹雲,讓康老師說她的事情時都不能自已而現場哽咽流淚的,來自河北邢臺一位生活清貧、以詩詞為伴的的嬌小女子。她把《陋室銘》看成自己40年人生的生活寫照。詩詞就是她同病痛做鬥爭的檄文。

來一起看一下黃綺珊唱的這首《陋室銘》的相關知識吧!

“銘”是古人用於歌功頌德與警戒自己,是古代一種刻於金石上的押韻文體。

黃綺珊說把《陋室銘》唱給白大姐白茹雲,到底什麼來頭

唐代有一位大詩人,官至監察御史,因參加原太子侍讀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得罪了當朝權貴,觸犯了藩鎮、宦官和大官僚們的利益,遭到保守勢力的瘋狂反撲,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

正常情況下,通判的待遇是可以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的。可和州縣看人下菜碟,見他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詩人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興寫下兩句上下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通判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詩人依然不做計較,睹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黃綺珊說把《陋室銘》唱給白大姐白茹雲,到底什麼來頭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通判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這位詩人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並請柳公權刻上石碑,立在門前。是的,這位詩人就是劉禹錫。

我們說,大詩人的境界和心胸不是常人可以體解到的,即使你能領悟卻終不會達到。詩人高潔飄逸的節操、安平樂道的情趣,並非是陋室所能磨滅的。

心潔,趣雅,德馨,這就是劉禹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