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默默无名的蓝氏家族

蓝玉在朱元璋的起义初期其实名望并不显赫,他是安徽定远人(一说扶城人,现在的湖南城步),当时是追随常玉春从军。而常遇春是安徽怀远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开始追随明太祖朱元璋的,两个人同为安徽老乡,而且蓝玉的姐姐蓝彩云是常玉春的妻子,也是常玉春的小舅子,自然在军中多受姐夫哥的关照,开始担任管军镇抚,应该说他的军中履历,自然多受常遇春的影响。

1367年11月,朱元璋在北伐元朝过程中,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这两位都是明朝初年第一流的开国功臣。而且,常遇春长女美荣是皇太子朱标的敬妃,跟朱元璋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此时的蓝玉职位还并不是那么的突出,但是常玉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提及他的临阵表现和能力,时间长了,屡积战功,逐渐由管军镇抚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再后来升任大都督府佥事。

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蓝玉 像

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玉春因病卒于军中,年仅四十。

可以看出,蓝玉早期做事也算务实可靠,临敌勇敢,所向皆捷,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根据明史卷的记载,此后蓝玉的屡次战事皆有卓著表现,其职位和地位也得以逐渐晋升。

洪武四年(1371年),蓝玉开始跟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片四川,攻克锦里,也就是现在的成都。

到了第二年,洪武五年(1372年),跟随徐达北征沙漠,担任先锋官,大败元兵。

洪武七年(1374年),攻克占领兴和(今河北张北),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等59人。

洪武九年(1376年)春正月,中山侯汤和、颖川侯傅友德、都督金事蓝玉……备边延安。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一月庚午,征西将军、西平侯沐英并率都督金事蓝玉等讨西番。

洪武十二年(1379年)冬十一月,大军凯旋,封蓝玉为永昌侯,俸禄二千五百石,赐予世券。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壬朔,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分别为左、右副将军,师征云南,擒获元朝平章达里麻于曲靖,梁王把匝刺尔密自杀。云南全境平定。此役,蓝玉战功居多,又增加赏赐俸禄五百石,又把他的女儿册封给了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为妃,此时的蓝玉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皇亲国戚。

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勋将失宠 捡漏扶正

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此时,老将们死的死,贬的贬,陆续陨落。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春正大癸丑,冯胜(洪武三年被封为宋国公)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师出征元太尉纳哈出,消除辽东兵患。这次出征,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冯胜的女婿)也同行,但常茂常常不受冯胜约束,后来二人是互看不顺眼(为后来冯胜失宠埋下隐患)。此役,蓝玉率领轻骑冒着大雪出兵,杀元廷平章果来,擒获果来的儿子不兰奚。此后,冯胜又指挥大军进至金山,纳哈出来降,蓝玉负责受降。结果常茂拿刀上去与纳哈出搏杀,导致归降一事最终黄了,虽然大胜,但也付出了不应有的损失。事后,冯胜向朱元璋奏请说常茂临阵搅局,影响了归降,朱元璋就把常茂给押解到了京城,另行安置,直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常茂去世。

不过,接着有人也向朱元璋举报,冯胜私藏许多良马,还向北元降臣索取财物,常茂也趁机打小报告。没多久,冯胜的大将军之印被收回,软禁在京城,再也没有统率大军。之后,冯胜还因为自己的女婿朱橚(朱元璋第五子)来秘密会见他,也被朱元璋怀疑有异心,而被训斥,在蓝玉案两年之后(1395年)被赐死。

就在冯胜被收回兵权之后,明朝廷任命蓝玉“总管军事”,拜大将军,屯兵在蓟州(现在的天津蓟县)。至此,蓝玉登上了大明帝国军事系统的最高主官位置。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奉命率领15万明军征讨北元,星夜兼程,出其不意地在捕鱼儿海(现在的贝尔湖)大破北元军队,彻底消灭了黄金家族,北元政权灭亡。此役战功显赫,可以说是蓝玉一生中的巅峰之战,其实也是谢幕之战(更加让蓝玉迷失自我了)。据记载,对于这场决定性战役的胜利,朱元璋是非常高兴,“帝大喜,赐救褒劳,比之卫青、李靖”。 在班师还京后,十二月进封为“凉国公”(虽然有褒奖,但此时的朱元璋已开始给蓝玉敲警钟了)。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蓝玉又受命督修四川城池。此后几年,又去西南、西北平定少数民族叛乱。

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居功自傲 变身军中大老虎

蓝玉从一名籍籍无名的起义军成员,到屡积军功,直至问鼎权力高位,挟势自傲,最终变身军中大老虎,与明朝皇室与功臣联姻和洪武末期的政治斗争有着直接关系。前面我们介绍过,蓝玉的军旅生涯与常玉春不无关系,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才使得他在后来得以进入朱元璋的军事统治集团体系。

在明朝立国时,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不断地将帝室与开国功臣家庭联姻,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这些外戚能够维护朱家子孙的江山,使他们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柱。从常遇春的女儿嫁为太子妃开始,邓愈的女儿为秦王槟妃,徐达的长女为燕王棣妃,冯胜的女儿为周王橚妃,傅友德的女儿为晋世子济焴妃,王弼的女儿为楚王桢妃,郭英的两个女儿分别为辽王植妃和宁王权妃,蓝玉的女儿为蜀王椿妃。

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蓝玉的皇亲国戚关系简图

但后来常遇春这员猛将的意外去世让朱元璋十分悲伤,曾说“使我如失手足”,将其追封开平王。他把希望寄托在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身上,毕竟也是一员猛将。在常遇春死后,他的女儿仍然是太子妃,也是期望蓝玉能够很好的辅佐太子朱标。当然,蓝玉也没有让他失望,尽心意竭力,与太子朱标走的也非常近,一有大事,太子朱标也是找蓝玉商量,视他为心腹(被燕王朱棣视为眼中钉)。据记载,蓝玉曾经提醒过太子朱标防范燕王朱棣,说他在封国拥兵自重,种种举止都与皇帝无异,根本不把太子放在眼里。而这些话,也传到了朱棣的耳朵里,他也不止一次向朱元璋吹风,说蓝玉桀骜不驯,视地方官吏如草芥,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在朱元璋的心里种下了蓝玉专权弄权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太子朱标不死,蓝玉后来也不至于被杀。

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朱标健在时,蓝玉虽骄横跋扈,但骁勇善战,统领大军,立功颇多。朱元璋出于对未来接班人的考虎,对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格外开恩。但蓝玉的骄横也不是一天两天。据记载,他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后,朱元璋曾对其俸禄加赏五百石,但蓝玉贪心不足,认为太少,利用职权安排人去贩卖私盐获利,反被朱元璋查实,将贩盐者处死,蓝玉则因军功未追究责任。而且,他蓄养了很多庄奴、义子,这些人也是乘势横行霸道,侵尝东昌民田,御史前去查办,蓝玉大怒,反而将御史轰了出来。在北征班师回朝之时还曾夜闯喜峰关,因官吏未及时开门,就纵容手下炮毁城门,这件事让朱元璋非常不高兴。后来,还有人举报他“私元主妃,妃惭自经死”,朱元璋开始斥责蓝玉,让他收敛一些。据记载,朱元璋最早打算封蓝玉为梁国公,但蓝玉后来基本是禀性难移了,根本听不进外人的劝解,于是朱元璋在封赏时“以过改为凉”,“梁国公”就变成了“凉国公”,而且刻在了赐给他的铁卷上以示警告。

明朝,朱元璋对武臣的管制主要是以铁榜和敕谕方式加以警告,比如先后颁布了《武臣大诰》《武士训诫录》等,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效命于太子。不过,此时的蓝玉或许真的是忘乎所以了自己的定位,处处出言不逊。皇太孙册立后,朱元璋让他兼任太子太傅,又召冯胜、傅友德归朝,令兼太子太师。对此,蓝玉很不满意,抱怨自己官小:“难道我不配做太师么?”还私下说朱元璋,“他已疑我了。”此语一传,朱元璋便忍无可忍,更加疏远他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因病早逝。意外直接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通过太子来控制蓝玉等武将的计划成为泡影,而皇太孙朱允炆才十六岁,根本无法左右这些权臣武将。

此时,死亡离蓝玉越来越近了,罪名还是谋反。

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蓝玉 墓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狱辞中“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将伺帝出猎举事。”朱元璋下令将涉案人员全部入狱,先由朱元璋亲自审讯,再由刑部严刑逼供,无论是真是假,全当实事。很快将蓝玉被族诛,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凡与蓝玉有来往的朝臣,都被称为“蓝党”,一律处死。据记载,此案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人,把明朝开国以来打天下的将领几乎一网打尽。事情还没结束,后来,冯胜、傅友德、王弼等军中重要将领也被赐死。朱元璋事后,亲手写诏布告天下,并将蓝玉谋反的事实编为《逆臣录》,其中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

大明一代名将蓝玉的人生拐点

小结:明太祖枉费心机 皇室与功臣联姻的失败

这是一次有组织的大清洗,朱元璋借此发力,将大明帝国军事集团中的主要势力一一剪除,其目的就是给后人一个稳固的江山。作为一个专制的人,为了确保朱家的江山长久,胡惟庸案中,他废除了丞相,之后又撤销了大都督府,将相权和军权牢牢掌握自己手中,因为朱元璋深感这些功臣勋贵的骄法不纵,难于驾驭,更何况皇太孙朱允炆。文臣武将清除殆尽,朱元璋似乎可以看到,大明帝国可以千秋万代传下去了,但没了得力重臣的辅佐,他给皇太孙留下的皇位很快就被另一个儿子夺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