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都市没有归属感,女高考状元辞高薪返乡做茶,年销量600万


画面中央采茶的女孩,她叫江雪霞。作为2004年祁门县文科高考状元,她为何放着上海高薪工作不要,偏要返回家乡小山村做茶呢?做这个决定并非江雪霞一时兴起。

1987年出生于安徽省祁门县的江雪霞2004年参加高考,是当年祁门文科高考状元,顺利考上安徽大学哲学系。2008年本科毕业后,去上海实习、找到工作,曾在一家本土广告公司上班,专门为世界500强公司服务,做整体营销方案。当时她在公司升职挺快,2011年离职前做到了营销总监的位置。

然而,身处繁华都市,她却陷入迷茫,对自己做的工作究竟有多少价值没有底,也没有归属感。此时,她想到自己老家产的祁红品质不错,如果好好做,应该能有前途。图为2017年,她在首届中国妇女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创意奖。


江雪霞的故乡际源村,山清水秀,盛产祁门红茶。“祁门红茶曾经辉煌一时,出口欧美主要国家,但九十年代开始衰弱,家乡的很多红茶做了绿茶。”2013年,江雪霞正式辞职返乡,她想带领村里的茶农,做出一个响当当的茶叶品牌。

可是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3年做的第一批茶,不论外形还是口感,都没有达到江雪霞的标准,因此没有被推向市场。江雪霞便和大姐三妹一起,到各地的红茶厂学习,做红茶工艺复杂,初制环节便要持续一天一夜,她们便跟着做茶的师傅一起熬夜通宵,学习制茶技艺。

2016年,江雪霞姐妹三人用村名的谐音注册了祁门县际源春茶业有限公司和同名产品商标。

公司成立后,江雪霞姐妹和村里的茶农签订了统一的茶园管理和种植合同,按照一定的标准管理茶园。“父亲说茶草是茶农的天,如果茶草的品质无法保证,那做出的茶就不会是好茶。”为了保证茶草质量,江雪霞组织村民锄草、翻耕。有时,盛夏的高温接近四十度,茶农们还是按照质量要求,上茶山翻地。

每年8月中旬,合作社免费向村民发放有机肥、黄板等农业物资。

做茶之余,江雪霞把重心放在了销售上,全合作社的茶叶都指望着三姐妹销售。为了拓展销量,三姐妹进行头脑风暴,研发出了粽茶、玫瑰红茶等创意产品,在端午前后的一个月光粽茶就销售了100多万。忙起来时,做客服的江雪霞打字打得手都直不起来。

经过五年的发展,江雪霞和姐姐、妹妹带领60户茶农并通过淘宝店“际源春祁门红茶”销售茶叶,2017年销量600多万。

今年,江雪霞收草茶付给村民的现金约五百万,“虽然去年茶厂销售有600万,但到现在都没有分红,利润全部用来改造合作社茶山和提高茶农的收入及升级制茶设备。”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大茶叶电商,拓宽茶叶的销路,让茶农的钱包鼓起来,也为祁门红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