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出疆 助力脱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访谈

8月28日,由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共同主办的2018年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和田地区举办。本次活动有哪些亮点?对促进新疆农产品外销有何助益?记者在活动现场专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

产品出疆 助力脱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访谈

王平主持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

产品出疆 助力脱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访谈

记者: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集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地区,这里的农业产业特色非常鲜明。请您介绍一下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及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王平:农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丰富的光热资源、优越的水土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产基础,适宜生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成就了“大美新疆”“品质农业”“瓜果之乡”的美名。新疆农产品区域特点突出,啤酒花、番茄、枸杞、加工辣椒、打瓜、孜然、和田沙漠玫瑰、薰衣草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其中,番茄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1/4,红花产量占全国的60%,啤酒花产量占全国的70%,加工辣椒占全国的50%以上,枸杞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棉花面积、单产、总产、商品调拨量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多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新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打造粮食、棉花、特色林果、畜牧优质农产品基地,建立了粮食、畜牧、红枣、香梨、葡萄等产业带和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等,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加工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增加。

截至2017年底,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3万个,订单带动农户194.7万户,带动农户新增收入25.2亿元。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9家(其中国家级3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27家,10亿元以上企业18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4111个,其中自治区级以上示范社1509个,销售农产品总值76.6亿元;培育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园区43个,入驻企业1000余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1.4万余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集聚各类龙头企业百余家,销售收入近250亿元。基地内龙头企业原料订单采购比例均超过50%,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产品出疆 助力脱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访谈

精心组织确保务实高效

记者:继北京首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之后,今天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共同在此共同举办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请您介绍一下此次活动的亮点?

王平:本次活动是专门针对南疆四地州举办的一场专题对接活动,目的就是要支撑农业产业扶贫,就是要将南疆地区老百姓、贫困地区群众生产出来的优质农产品及时对接到内地大市场,使他们的产品能够变成商品,商品能够变成收益,能够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供货商和采购商之间的精准对接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我们在活动之前把供货商和采购商的名单互换,让他们提前对接,促进达成采购意向。在活动举办的头一天晚上,我们还专门连夜举办了现场的产销对接活动,大家坐到一个桌上来,相互品鉴农产品,达成购销协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月28日上午,又有两家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南疆四地州的供应商进行了深度对接,签订了几个大单。

开通渠道签约是本次的活动的又一亮点。在对接方式上,此次活动,在现场签约的同时,我们还很重视渠道签约,像一亩田、每日优鲜等电商企业,他们虽然没有现场签订多少金额,但是我们组织他们到农业基地参观考察,洽谈贸易,把他们对接到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上去,使南疆深度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现代化的电子商务平台走向内地市场。这就是说,此次活动在借助平台进行产销对接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借助网络优势打出新疆农产品品牌、唱响大美新疆主旋律,希望各地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持续不断地购买新疆农产品。

产品出疆 助力脱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访谈

全方位、多角度开辟新疆农产品市场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新疆在促进农产品出疆,助力产业扶贫方面是如何布局的,有何举措?进展如何?

王平:这几年,新疆一直致力于开拓农产品市场,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工作,今年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对此作专题部署,自治区农业厅专门牵头制定了《2018年新疆农产品市场开拓方案》,动员涉农厅局和地州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开辟农产品市场,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措施:

依托援疆力量打通产品配送链。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在对口援疆19个省市打造一批新疆特色农产品展示馆、销售馆、集散中心和冷藏库,从而打通新疆农产品到内地销售的配送链。现在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应该说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依托展会载体营销产品。农业农村部主办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新疆林果交易会等展会平台已经成为新疆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也成了打响新疆农产品品牌的重要载体。这几年,我们每届交易会都有新亮点、新收获,形式也不断随着国内新零售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创新。今年的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已经办到了第八届,我们将在10月中旬在北京如期举办第九届,希望首都的消费者届时积极支持新疆农产品。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今年11月将在湖南长沙举办,这也将是近年来新疆农产品首次大规模进军华中市场,我们希望取得新成果,也有信心、有能力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取得更大的成果。

依托农事节庆活动推介品牌。新疆的农业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各地自发形成了一些农产品节庆、文化活动,如薰衣草节等等。今年,我们将结合农业农村部对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总体指导和部署,借助农事节庆文化活动广泛邀请内地游客、采购商到新疆看看大美新疆、品一品新疆美食、看一看新疆歌舞、体味新疆的民俗风情,让他们认识新疆,消费新疆农产品。

依托电商平台促进产品销售。近些年,各地州都在广泛地与京东集团、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系列专题行动计划,把新疆的农产品放到网上去销售,把新疆的品牌放到网上去推广,让国内外消费者足不出户,手指点击鼠标和屏幕就能消费到新疆特色农产品,而且是高品质的、绿色的、无污染的农产品。

产品出疆 助力脱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访谈

品牌引领新疆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大市场

记者:以阿克苏苹果、和田御枣为代表的南疆优质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很多农民脱贫致富。新疆地区又是如何以品牌为引领,将当地的农业特色产业变成优势产业乃至支柱产业?

王平:如你所言,新疆有很多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如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和田御枣,这些品牌都享誉国内外。其实,新疆还有更多好产品是大家所不知晓的,新疆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独特的民族文化,孕育了独特的农产品、农业文化和消费习惯。

当前,新疆农产品品牌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来看,过去农产品品牌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许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经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但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新疆的农产品要想适应、进入国内外大市场,必须从供给侧角度进行深入推进,以品牌为引领,将新疆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加工各个链条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通过提升产业质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绿色化生产水平。新疆以林果产品著称,但现在很多新疆果品在一致性方面、在口味上和成本竞争力上,与内地市场其他产品相比,有自己的特色,但竞争优势还不是特别突出。尤其是新疆距离内地城市十分远,运距很长,成本优势成为制约新疆农产品进入内地市场的短板。还有,新疆的很多农产品是鲜活农产品,这类产品的运距不宜太长,构建新疆农产品出疆的冷链和运输体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新疆自身也会努力。这方面我们将以标准化果园为抓手,以有机肥替代为补充,同时辅以科技支撑,包括品种的改良、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新疆农产品品质。

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新疆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程度,尤其是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新疆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鲜活农产品短期大量上市、距离内地市场又比较远,又不便于运输,把鲜活农产品通过加工企业就地消化是唯一一条路,这既延长了保质期、扩大了运输范围、也产生了增值效益,这是下一步我们重点要抓的工作。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民田头的烘干房、冷藏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希望有特色的、有条件的县,都有一个农产品物流中心,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个农产品集散地,每一个村都能有一个发挥作用的烘干房、冷藏库以及简单的农产品分拣、加工设施。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几年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升高,总体检测合格率与全国持平。我们将结合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从严抓禁限用农药、化肥农膜减量替代开始,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追溯能力等往前推一步,使消费者放心、安全地消费新疆农产品。

产品出疆 助力脱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访谈产品出疆 助力脱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平访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