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活關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代表性傳承人呂明發

呂明發,1923年3月出生於陝西寶雞一個秦腔世家。1930年起隨父呂貴在寶雞聚順社(王家班)學藝,1935年隨父在鳳翔風易社學藝、演出,1938年在甘肅靈臺朱家戲班從藝,1947年在寶雞聚勝社、甘肅徽縣徽勝班,1949年在甘肅天水鴻勝社,1950年在鳳翔縣人民劇團工作。1982年退休後返聘到鳳翔縣人民劇團至今。2008年6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4月列入文化部公示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西府活關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代表性傳承人呂明發

呂明發8歲學藝,12歲登臺演出,主工鬚生戲。以畢生精力為西秦腔及西府秦腔的傳承、發展(聲腔衍進)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對武鬚生、紅生的刻苦鑽研具有突破性的創造,其表演自青年時即自成一派,經數年廣採愽取,吸納京劇紅生風範和流派表演,藝術日臻提高、完美。鞭掃燈花、掄麻鞭、五鞭連響、打雷碗等技巧,在秦腔舞臺堪稱一絕。被譽為"活關公""活伍員".相繼將《臨潼山》、《伍員逃國》、《太和城》等劇中西路秦腔表演技藝風格傳授於鳳翔劇團藺生洲、張宏達 唐國強、王治祥、霍小華、屈博陽等青年演員。同時還曾為鳳翔劇團執導排演秦腔現代戲《鐵流戰士》、《海防線上》、《洪湖赤衛隊》及秦腔傳統戲《趙氏孤兒》、《大報仇》、《玉虎墜》等三十餘本。2003年寶雞市劇協出版《秦腔舞臺不老松呂明發》一書,詳細介紹了他的舞臺藝術生涯。

“西府活關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代表性傳承人呂明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