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各村儿名字的由来,看完真的涨知识啦!

你知道吗?

千年古县易县现有469个行政村,千年以上的古村最少占37%,

也就是说,

易县将近有200个村已经拥有千年的历史了!

易县各村儿名字的由来,看完真的涨知识啦!

俺们那个都是易县人儿,

俺们那个都说易县事儿,

咱们今天谈谈村de名儿,儿,儿…

duang…

  • 围绕古燕都命名的

在故都中心,曾是“辎軿柴彀,填街衔陌”,一派繁荣景象。

燕下都毁后,此处形成一村落,即名“高陌”(“陌”,当地读“卖”);

东、西斗城因燕城环绕村落西、北、东三面,村庄被围在中间,呈一斗状,故名东西斗城;

城角,原名小脚村,因其位于古燕

城的西南角,故名为城角村;

北东,此处为燕都城东原住一军吏姓董故名北董村,后因“东”字较“董”字易写故改为北东村;

练台,村南有二台,一曰练台,一曰观音庙台,为燕国练兵之台,故而得名,后渐演变为练台;

大、小北城,此地旧为古燕都北城东门北边与大北城相对,故名大、小北城村;

郎井,据古文意解为秩序良好。此处旧为燕下都古城池,建有大面积的宫殿群,为表示城风有条不紊,故名郎井;

方城,该村位于燕城西门外,旧为屯兵拱卫禁旅之兵营,呈方形之城,故名为方城村;

东城阳坐落于燕长城朝阳处,故名东城阳;

荆轲山,该村始建于辽代,此处原有荆轲馆,现存有砖结构塔一座,一说圣塔,一说荆轲塔,传言此山即荆轲衣冠冢,故名为荆轲山村;

东市,西市、北市始建于战国时期,是燕国市场,故名东、西、北市;

东扬威城、西扬威城、中扬威城,系燕国检阅军卒、跃马扬威之所,故名扬威城;

武阳台,一曰台为燕将秦武阳练兵点将之处,一曰中易水古称武水,燕下都又称武阳城,即武水之阳,武阳台属于武阳城的中心建筑,后此形成聚落,即名武阳台;

军营,始建于战国时期,此地旧为古燕国屯兵戍卒的营地,故名军营;

燕子,据考证,此地旧为燕下都监押犯人之所,相传燕王西宫犯罪被拘于此,于狱中生一子,故名燕子。

南白虹、北白虹,相传燕荆轲刺秦王,燕子丹送行至此,荆轲高歌气贯长虹,有白虹贯日,为后人所敬。既以此命名村名。

易县各村儿名字的由来,看完真的涨知识啦!

  • 以地形、地貌命名

因易县地形、地貌复杂,在地名命名构成中,以这类地名最多,有246个。如:

孔山,因村西有座山峰,山上有大小不同的三个孔,故名孔山;

猫儿岩,始建于清,因庄西的山崖之上石色组成群猫形象,栩栩如生,故名猫儿岩。

远台,始建于清末,因村西北较远的地方有座高土台

台底,该村始于明代,因村东有一土台,初名为东台底下,后简化为台底。

上下碾子台,始建于明末,在一高埝子上各建村庄两处,原为上、下埝子台。

座山台,始建于明代,因村建立在座山岭下的高台上,故名座山台。

骆驼峪,始于清代,因村北面有一山谷形似骆驼,故名骆驼峪。

沙岭,始建于宋,因村外有一道沙子坡梁,故取名沙岭。

沙江,始建于明末,村南沙岗隆起,后“岗”演变为“港”,后又为“江”。

三尖峪、蔡家峪、七峪,都是因位于山谷间故名;

良岗、桑岗、富岗,都是因位于山冈或坡岗上而得名。

林泉,始建于明代,因村西北有一大片树林村西大寺又有清泉两处,故名林泉。

甘河,始建于清,因村庄有一泉水甘甜可口,其水流注于漕河,故名为甘河。

塔峪,始建于清,因北坡有宝塔一座,村舍座落在坡阳山坳之中,冠名塔峪。

东苇场,始于明代初期,因当地有大片苇塘,靠东山坡根,故名苇场。

柳树片,因村边有一片柳树,故定名为柳树片。

  • 以村庄特色命名

麻屋庄,始建于战国时代,首居周姓在此垦荒为生,以麻杆盖茅屋,后居民渐多,成为村庄,遂定为麻屋庄。

皮岗,始于元代,首居该村李魏两家以开肉铺、熟皮子为生,故名皮岗。

牛岗,始建于明代,因村西有一拴牛桩,村东有石牛,故名为牛岗。

上苇场、下苇场,始建于唐,原是一猎场。首居者以打猎为生。分上、下两处居住,故名上围场、下围场,后演变成此。

  • 以初始定居者姓氏命名

这类地名富有人文色彩,反映了居住者姓氏的特点。

刘家庄、冯家庄、郭家庄、陈家庄、胡庄、李家台、田岗、赵岗、刘岗

易县各村儿名字的由来,看完真的涨知识啦!

  • 以文物古迹或历史事件命名

上隘刹,下隘刹,因两村中间有一座古刹位于两隘口之间,故名隘刹;

盘神庙、真武庙、老君堂、朝阳庵,都是因聚落中建有庙庵而相应命名;

紫荆关,是因为位于内长城重要关口紫荆关上而得名;

忠义村曾是清西陵中泰妃陵内务府所在地,府内有一座关帝庙,民国改元后,取关羽忠义之意,将内务府改称忠义村;

后部,原来驻有直隶各地为泰陵做供品的夫役,称泰陵礼部,后改名后部营房,民国改元后,改称后部;

位于狼牙山西北麓的五勇村,原名甘河北沟。为永远铭记狼牙山五勇士的英名,1944年,抗日民主政府将甘河北沟更名为五勇村。

易县各村儿名字的由来,看完真的涨知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