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懷~叫做夏利

80年代的中國汽車只有吉普212和大眾桑塔納

有一種情懷~叫做夏利

80年代的212和桑塔納

1984年,天津汽車從日本引進微型麵包車和微型兩廂轎車的全套製造技術。時任天津市長李瑞環取名為“華利”和夏利”寓意華夏得利。

有一種情懷~叫做夏利

80年代的天津大發和夏利

天津大發天津夏利"黃大發"、"黃蟲"、"黃麵包"是對天津大發的另類稱謂。天津大發的出現,伴隨著的是天津汽車工業的發展。

有一種情懷~叫做夏利

滿城盡是黃金甲

有一種情懷~叫做夏利

要發家,買大發,發發發!

要發家,買大發,發發發!這是上世紀80代末曾經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天津大發麵包車廣告,1984年至1999年,天津汽車共計生產了30多萬輛天津大發,其中90%供給全國各地出租車行業使用

有一種情懷~叫做夏利

80年代輛夏利

1986年9月第一輛夏利下線

1990年第一輛三廂夏利下線,售價10萬元,成為極少數消費者才能擁有的“奢侈品”

80年代的萬元戶騎上了鈴木,定價高達10萬元的夏利汽車是所有人奮鬥的終極目標,大家都為能買到夏利而自豪。

趙本山的第一輛車就是夏利。他從小就盼著什麼時候能有輛自己的汽車。出名後,他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想,買了輛夏利,開著車四處演出。後來離婚時,他把全部積蓄25萬元、三室一廳的房子和這輛夏利車全都給了前妻。

夏利車對郭德綱的意義,確實非同一般。他初到北京的時候交不起房租,妻子王惠揹著郭德綱,把自己開了沒多久的夏利賣了一萬二,那輛夏利是王惠的父親給她的禮物,賣車的錢王惠沒給自己花一分。可以說,賣這輛夏利車的錢,成了德雲社的起步資金。

夏利車是中國第一代私家車。當時夏利售價10萬元,這個價格超出了一整套房子的價格,但與桑塔納、捷達相比又低很多,而且性能好、質量高、油耗低,所以成為私車首選。

夏利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球星黎兵說過人生的目標就是退役時可以存10萬塊,還有一臺夏利車。

有一種情懷~叫做夏利

他們都曾經是夏利的追隨者~都曾經為擁有一臺夏利而自豪!

曾經的夏利

風靡全國

紅遍大江南北稱霸中國道路

大家都為能買到夏利而自豪

連續18年佔據銷量冠軍寶座

第一個出口到美國的中國轎車品牌

有一種情懷~叫做夏利

然而

三十年後

夏利卻遭到冷遇

一年鉅虧16億

深陷退市泥沼

2018年

天津一汽夏利暫時性停產

國名神車

從此隕落

留給後人的只剩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