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思語」柯炳生: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意義是什麼?

「三农思语」柯炳生: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意义是什么?

柯炳生,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校長。

「三农思语」柯炳生: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意义是什么?

在近四年的一號文件中,一二三產業融合,都是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不過,如何理解這個詞,好像並沒有明確的一致意見。

有人說,是產業化的升級版。而產業化本身,其實也沒有很清晰一致的定義。

有人說,就是日本所說的六次產業。六次產業,是東京大學著名農業經濟學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指的是一二三產業密切結合,很難明確地把其中的一二三產業明確地摘分出來,而一二三無論是相加還是相乘,都是六,故稱為六次產業。今村教授的詞典中,在一二三產業之外,就另加了個六次產業。而我國有的學者做了引申,又加了個四產和五產,其實也還是屬於第三產業,因此,沒有流傳開來。

我覺得,還是用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說法,比較合乎實際,也易於理解。六次產業的說法,主要可能是強調其有乘數效果,意義重大,超越了一二三產業本身,但是忽略了一二三產業的密切關聯性,或者說融合。並且,六次產業也有固化模式的含義,而實際上,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根據產品的不同,有著各種很不相同的關聯方式和特點。

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就是農產品生產業、加工業和銷售服務業的融合。融合,就是緊密關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一二三產業融合,與其說是一種政策主張,不如說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自發演化形式之一。這種演化,主要是市場力量的作用。不過,政府可以通過總結不同做法和經驗,進行引導和推動。

「三农思语」柯炳生: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意义是什么?

之所以要倡導和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是因為這種融合有很多好處。人們通常關注的是對農民生產者的好處,通常認為:僅僅從事農業生產,所得到的農產品原料價值比較低;而如果對農產品原料進行加工,就可以大大增值,增值數倍或更多;對農產品的銷售服務過程,也能夠實現增值。通過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農民就可以參與這種增值的分配,從而增加收入。

這種認識是對的,但還不夠完整。我認為,在我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大作用,是解決好小農戶生產與大市場需求的對接,使得千家萬戶的小規模生產者,能夠較好地滿足加工商(進而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這些要求,涉及到品種、數量、品質、規格、品牌、安全性等方面。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使得生產者、加工者和消費者,都能夠獲益。生產者能夠種得好,賣得出,賣得好;加工者能夠獲得所需要的原料,從加工中獲得更大收益;消費者能夠更好地滿足食品消費需求。

例如,在糧食生產方面,無論是稻穀,還是小麥,如果小農戶都是單打獨鬥,那麼,就不能夠實現優質優價,因為,加工商面對分散的各個農戶,無法做到單獨收購,單獨運輸,單獨儲藏,單獨加工。而通過一定方式的產業融合,就可以比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在我國最大的稻穀生產省份湖南,我見到的新型合作社,就是如此。涉農企業(農資公司或稻穀加工企業)牽頭,與農民組成了合作社。合作社為農民提供整個生產過程的作業服務,從整地、灌水、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穫和稻米加工。合作社社員採用同樣的優質品種,同樣的田間作業,生產出標準化程度很高的優質稻穀,統一加工後,統一銷售出去,取得很好的價格收益,再以適當的方式返利於農民。

「三农思语」柯炳生: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國最大的小麥生產省份河南,我見到的小麥生產合作社,具體特點又有所不同。這裡,農民合作社並不自行進行小麥加工,而是與麵粉加工商簽訂訂單,生產專用優質強筋小麥。合作社自己並不進行麵粉加工,可能是因為投入太大,銷售麵粉也不容易。合作社最大的作用,是與加工商簽署訂單,按照訂單組織農民進行生產。訂單中的主要內容,是對小麥品種和質量的要求,以及收購價格承諾——例如高於市場價格10%。如果沒有合作社,訂單就不可能,因為,加工商無法同千家萬戶的農民簽署訂單。

一二三產業融合,很多情況下,是加工企業的帶動作用。例如,紅棗加工企業,能帶動大量的農民種植優質紅棗;生豬的屠宰加工企業,可以帶動大量農民飼養生豬。也有這樣的情況:第一產業的發展,催生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例如,在油菜種植地區,美麗的油菜花盛開時,可以催化觀光旅遊業的發展;西南地區的水稻梯田,也有同樣的旅遊農業效果。而一些生態園區的建立,更是把直接採摘、品嚐、農家樂等,與水果、蔬菜和花卉生產,密切聯繫到一起,直接融合了一產和三產。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就是質量發展、綠色發展和高效益發展,是現代農業的新發展。因此,政府才積極倡導、引導、扶持和推動。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主要是市場機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結果;而政府的扶持政策,是重要外力。建議在第三產業(鄉村休閒觀光旅遊)的建設用地方面,鼓勵使用荒坡荒灘,放寬這些土地的用地限制,這既能夠利用荒地資源實現建設目標,同時也可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並保護耕地資源;在第二產業的稅收方面,保留地方稅種,而在增值稅方面給予一定的減免——直接減稅比給予企業補貼,更有效率,更加規範公平;允許和鼓勵不同方式的新型合作社的發展,只要有利於農民,農民自願,就可以,而不是把是否返利分紅,作為唯一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