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全景相机的好玩之处在于独特,但也正因为独特,所以并不像传统相机那样存在一些公认的标准,各大品牌在外形设计、拍摄功能、图像处理、操作易用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就目前来看我入手了三台全景相机(镜头)——理光Theta V、Insta360 One,以及Panoclip,前两者都是独立的相机,后者是手机附加镜头,前两者的常规价格都在2000元左右,而Panoclip只有它们的1/10,下表是独立全景相机和附加镜头的关键点对比: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所以很明显,Panoclip等全景附加镜头的主要面向就是猎奇的视角,方便时下流行的短视频传播,而独立的全景相机则是真正朝着摄影而去的,结合更强的成像素质和全面的附件系统,它能干的事情可就多了,比如这种把花丛拍成花海的: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还有这种黑客帝国视角子弹时间虐狗的: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以及这种让地球变成小行星旋转的: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还有看上去是航拍,但其实不是航拍的: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以上GIF均由Insta360 One拍摄的视频转换,因为体积限制所以都比较短,事实上视频拍摄的时间是你自己决定的。可以看到4张GIF,就是4种玩法,而且还有无人机、防水等套件玩法,所以当你想到全景的时候可别只停留在“VR看房”这个点子上,玩法可多呢,而这也正是体现Insta360 One让我感到意外惊艳的地方。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相比于名气明显更大的理光Theta V,Insta360 One明显加强了全景相机“趣味性”的这个关键点。而且相对于拍摄、编辑照片、编辑视频都要下载不同APP的Theta V,Insta360 One一个软件就搞定(这不是本来就应该这样么?),也要方便很多。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连接方式有着思路上的不同,可预览和传输内容的连接,Theta V使用的是无线热点模式,手机和相机可以分离,方便取景,而Insta360 One则是使用苹果Lightning接口有线控制,换句话说就是离机就没有实时取景,而且说实话,连接稳固性并不算特别好,有点松动,从手机拔出后就自动关机也显得不太合理,而且电源键相当容易误碰,个人感觉按键阻尼应该做大一点。

拍摄的照片Insta360 One会直接复制到手机里,Theta V要手动点选,视频的话都需要手动传,速度上有线连接的Insta360 One明显更快。但也正因为采用有线连接,Insta360 One的机型支持比较少,除了原生的苹果全系之外,安卓机型只有部分可以通过转接器适配,在这方面Theta V就没问题。

如果有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出机身设计上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Theta V的前后镜头是对称摆放的,而Insta360 One则是错位摆放: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相机的设计按常规逻辑来看,是镜头与传感器沿光轴布局,但全景相机是前后两颗摄像头,按这个逻辑来看的话,Theta V这种对称设计就会导致相机组件堆在一起,机身明显变厚,这就是为什么Insta360 One的前后镜头错置的核心原因。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而Theta V之所以能维持对称相机布局,是因为它采用的了潜望式镜头设计,在各自镜头结构中有一块90度反射光轴的棱镜,让传感器可以放在侧面而不是镜头正下方,节约了空间。没错,老司机们应该知道这是当年轻薄型卡片机所采用的技术。

这个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薄,事实上Theta V确实很薄,比起圆滚滚直径近35mm的Insta360 One,它的厚度只有不到20mm,费尽心思实现扁平细长的机身,最终目的是为了便于手持拍摄。试想如果采用跟Insta360 One类似的镜头错置设计,想要主打握持就意味着机身还得做更长,显然不科学。所以技术是为使用方式而服务,这才是Theta V和Insta360 One镜头位置设计不同的根本原因。

话虽如此,潜望式设计的先天不足却是存在的,全内反射的直角棱镜用作目视用途非常良好,但对于成像系统来说,直角反射棱镜在长波和短波光谱区存在材料吸收和端面反射,而且入射面和出射面的镀膜设计要求并不低。除此之外对制造加工工艺、装配精度也有一定要求:作为45度-90度-45度直角棱镜,假设上45度偏差大了x度,则下45度偏差小了x度,,入射光线会以90+2x度进行反射,使出射面有2x度的入射偏差,假设棱镜折射率是1.5,折射角误差就是3x,光线偏离角度就会产生色散,并扩展为光谱,呈现在最终成像上,张角为x/V(V为阿贝V数),而这些误差形成的问题在Theta V的照片里表现得比较明显: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可以看到高反差位置明显存在的色散,相对而言,简单粗暴的Insta360 One在这方面就控制得明显更好,画面质感很不错。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前镜组直径相对Theta V更小一点,但Insta360 One的传感器尺寸也同样是1/2.3英寸,而且照片尺寸接近2400万,镜头光圈F2.2(Theta V为1400万,F2),不过Insta360 One的镜头没有使用防污镀膜,相对比较容易被手给摸脏,使用前要注意擦拭干净。内核的区别在于Insta360 One使用的是安霸方案,而Theta V则是公版骁龙625 SoC。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Theta V的快门范围更大,内置了19GB存储,Insta360 One要独立使用就只能扩展TF卡……其实都是一些不太关紧要的差别,大致了解就行。

Theta V我之前有专文说过了,接下来重点说说Insta360 One的功能细节设计。可以说附件系统和全面的APP才是Insta360 One的灵魂所在,一开始演示的几种效果都是配合附件实现的。先从我入手的子弹时间套装说起,它的效果就是刚刚虐狗那张,这个套装就是在相机之余还有一根特殊设计的自拍杆,长这样: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握住短柄小幅度按圆周转动手腕,就能像摇流星锤一样把长柄转起来,事实上Insta360 One标准配置里还真的就是标配了一条鱼线,将一头的固定螺丝与相机相连后甩起来拍,但显然很难甩平不说,速度不好掌握,镜头朝向不固定也会导致拼接区域不可控,使用子弹时间自拍杆就没有这些问题,而且这个自拍杆还能4段式伸缩变长,最大长度是1.2米,把Insta360 One安装在长柄终端并保持镜头一朝上一朝下,连按3次快门即可开始拍摄120fps的720P分辨率子弹时间视频,这时候只需举起自拍杆摇摇乐即可,完成后取下相机接驳到手机,就能在APP里进行调整了: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子弹时间视频都能分段自定义播放速度,有4/2/1和半速可选,当然也能剪辑长短(比如掐掉启动和关闭拍摄的段落)和一定程度地调整视角,完成后就能输出到手机了,子弹时间编辑器没有内置音乐,不过在抖音、VUE之类的短视频软件里添加不算难事,配合花瓣、飞鸟、烟花等效果相当犀利,也很适合视频倒放,趣味性很强。

而第一条演示GIF也是通过把自拍杆伸到绿化带内,用手机做蓝牙控制器开启视频录制,然后沿着绿化带走就是。拍完后在APP里回放时长按画面,开启移动手机朝向来调整视频角度的“自由取景”模式,机身朝上,向右拖动滑块来调整花丛的包围形状来实时编辑。自拍杆深入绿化带越深,包围圈就越厚,这个可以自行控制,可能需要多拍几次。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而视频模式有各种滤镜、美颜等级、亮度/对比度等基本参数调整,而且还能添加背景音乐,不过自定义音乐要从iTunes里插入,这个可能不算很接地气……但还是老规矩,输出后还有各种短视频APP在磨刀霍霍呢。

这里还得提一提Insta360 One的FlowState数码防抖功能。常规摄影之所以会产生画面抖动,视角有限算是原因之一,在允许视角冗余的情况下,无需光学机制介入也能有很好的数码防抖效果,比如华为P20 Pro的全高清视频模式。而全景相机原本就是记录整个视角球,所以它先天就能通过设置参考系,来实现局部画面播放时的稳定输出。之所以要强调“参考系”,主要因为它的稳定其实主要画面的水平位置稳定,减少剧烈的左右倾斜摆动。但较为剧烈的机身震动,比如拿着手机边跑边拍还是会引起明显的画面震颤,运动拍摄时最好是多拍一段时间,选一些不那么剧烈的片段来剪辑。所以,虽然官方说得比较神,但FlowState并不会是你想象中的“鸡头防抖”,真要防抖还得上稳定器。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说到稳定器就不得不提画面遮挡,虽然是兼容性很强的1/4螺纹,但毕竟拍摄的是全景,很多稳定器都是为相机或运动相机设计,几乎都会遮挡画面,而照理说自拍杆在全景相机了也会暴露踪迹,但事实上Insta360 One的自拍杆却是“隐形”的,是不是好神奇?但它隐身的秘密其实很直白,就是拼接时预留的盲角。一般手机连接自拍杆时,前置摄像头是面向用户的,光轴与自拍杆的夹角较小,取景范围内很容易包含自拍杆,而会玩的妹子们早就学会了怎样让自拍杆不出现在照片里(当然,拿自拍杆的手也不会出现),但全景相机在自拍杆上时,两个镜头光轴与自拍杆是垂直的: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换句话说就是自拍杆刚好位于两颗镜头视野的交界处,也正是边缘交叉对齐算法的关键位置,抹去自拍杆并不算特别麻烦,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可以看到,键盘上F8按键及纵向区域的所有按键都已被抹掉,事实上Insta360 One的这个消除自拍杆的算法在子弹时间拍摄时也会有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教程里一直会提示把自拍杆举高、水平旋转,否则很容易切到人脸。但好在全景相机的放大倍率非常小,视频模式下其实比较难看出这点小问题,而且画面里没有自拍杆也的确是利大于弊。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在照片拍摄功能上,Insta360 One支持RAW格式,提供了比较高的后期处理空间。但视频编辑才是Insta360 One的强项,主打的是三个基本功能:自动运镜、自由取景和智能跟踪。自动运镜其实就是为全景视频播放的具体时间设置具体镜头朝向,比如一个8秒的遛狗视频,前5秒都在拍狗狗,第6秒就180度扭转视角拍你,模拟专业摄影师的运镜效果,偏实用向的功能。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自由取景通过调整手机朝向(类似VR眼镜)来改变镜头朝向,而且可以拖动滑块来实现小行星效果,前面有相应的例子,这个功能算是偏视觉系的,好玩为主。效果时间可自定义。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智能跟踪就最好理解了,就是选择画面中的物体进行跟拍,跟踪时因为机内计算的缘故,所以会显得卡卡的,手动点选结束跟踪后就能流畅重播了,效果也还挺不错,拍小孩什么的比较实用。

成像素质与玩法都意外惊艳,把玩Insta360 One全景相机

当然,视频比例、滤镜、美颜、基本调整等功能一个不落,而且Insta360 One还支持4K LOG拍摄,有一定后期经验的话可以调出宽容度更高的成片。

总结来说,虽然我仅仅入手了2个全景相机和1个全景附加镜头,但都算是业内比较生猛的大品牌,可以说Theta V和Insta360 One虽然同为全景相机,但从硬件设计到软件适配又可以说处处都不同,要说好玩,我更推荐Insta360 One,它的成像素质瑕疵更少、只需单个APP就能完成拍摄和编辑、配件系统也更全面、内置了很多拍摄技巧的教程……最关键是价格还更便宜,体型轻便续航也不错,出门旅行带上它,应该会比较有趣,但记住一定要带自拍杆,自拍杆基本就是它出效果的必备!

PS:回头我找时间玩玩它的无人机套装,因为现在市区都禁飞,所以得去郊区玩,到时候我会传视频给大家看的,感觉这东西还挺有意思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