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承天寺位于泉州古城区南俊路东侧,在古代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且有“闽南甲刹”之誉。其山门后有一条近百米的东西向甬道,在甬道的南侧平台上耸立着一排由七座石塔组成的列塔,名为“七佛塔”;塔与塔之间还各植一株大榕树,共五株。这一列塔乃非寻常之塔,往日它们和这五株大榕树出现过令人叹为观止、莫名其妙的神奇景象,是泉州承天寺十奇景中最有神秘色彩的二奇景,更是泉州丰富多彩的塔文化中一奇葩。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这一列塔全部用花岗岩石构筑,形式基本一样。每座塔各立于一个边长1.8米、高0.73米的方形基座上,通高5.4米。塔的底座分两层,下层为六角形须弥座,上层为扁圆形瓜棱座,两者间以覆莲圆盘,底座之上又间以仰莲和覆莲二个圆盘来承托塔身。塔身作椭圆形瓜棱状,正面凿一尖拱式佛龛,内雕一端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像。塔顶作六角形飞檐翼角(俗称“飞檐翘角”),上冠以五重相轮刹。这种形式的塔,有的称之为窣堵波,有的称之为多宝塔,两者都不正确。据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书中介绍,这种形式的塔应称之为球形塔①。由于这七座球形塔每座各雕一佛像,所以名为“七佛塔”。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那么,这七佛塔是何时何人创建的呢?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承天寺曰:“寺有七佛石塔,宋景德中僧祖珍建。”②清乾隆和道光的两部《晋江县志》亦都如此记载③。按此记载,这七佛塔是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僧祖珍创建的。

七佛塔若是僧祖珍创建,那府、县志记载其创建时间有误。据泉州承天寺方丈释向愿主编的《承天寺志稿》记载:僧祖珍,号别峰,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县)人,俗姓林,生而相貌奇古,通身毛长2寸许,以“珍狮子”自居。他从福清东山狮子峰佛心本才禅师出家,成为南禅临济宗黄龙派第五代弟子,后随佛心移住福州鼓山,被请作首座。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佛心离任,祖珍被举荐为鼓山第二十六代住持。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翌年,泉州知州林大鼐延请他来住持法石寺,不久移任承天寺住持。祖珍莅临承天寺没多久,就在山门外(即山门后)建造7座石塔(七佛塔)。建成后,他与好友、晋江(今鲤城区)人、时任福建路转运使傅自得感慨说:“某平生无长物,近倾倒囊中所有,造七佛石塔于山门之外,今已毕工,法缘尽矣!”随后升堂别众离去,居夹岭之白水岩(今泉州市洛江区马甲仙公山)④。由此可以断定,承天寺的七佛塔确是僧祖珍创建,况且是自己捐资,但不是在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4年),而是在南宋高宗绍兴末叶这个时间段,很有可能是在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至二十五年(1155年)这二三年间。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承天寺为五代后周显德年间(955-959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舍自家别墅“南园”而建造的,初名“南禅寺”,别称“月台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看来,《泉州府志》、《晋江县志》可能是不明僧祖珍来承天寺任住持的时间,故将他创建七佛塔的时间和承天寺赐名的时间混为一谈。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这七佛塔,由七座球形塔组成的列塔,其每座塔比之别处的同类型的塔较为高大雄壮,因此一字排开,煞是优美壮观。然而,它们不仅仅是作为承天寺的一种“点缀”和“美化”,而且还赋有“灵性”,产生出神奇的景象,为承天寺多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七佛塔所产生的神奇景象:“间植榕树,砌石栏之。至今苍蝇止塔者首悉下向,榕根不出石栏,禽无矢污。”⑤。清乾隆和道光《晋江县志》都有同样的记载⑥。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在七佛塔的第三座与第四座之间,还立有一高2米、边长0.23米的方形柱式花岗岩石碑,正面阴刻楷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承天寺志稿》记载:“据传飞来的苍蝇停歇碑上,竟然都是蝇头朝下,似在读经,尾朝上,不敢秽染,成为‘蝇不朝天’一奇景。”⑦

在七佛塔的塔与塔之间所植的五株大榕树,据《承天寺志稿》记载:“这些巨榕铁干虬枝,偃卧墙边(七佛塔和大榕树的南侧筑有一堵界墙),宛若一把把大伞遮成午阴榕径。有趣的是这些榕树虽垂垂数百年,枝叶郁郁葱葱,却枝枝向北(承天寺的主体建筑是坐北朝南),遮蔽寺界,跨不过南墙头,因此才有古树连枝,‘榕不过墙’之奇。”⑧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这些神奇的景象,有的是志书的记载,有的是民间的传说,有人就将它们凑合成承天寺十奇景中的二奇景:榕径午阴和塔无禽栖。“奇景诗篇争递诵,骚人禅客此徜徉”,早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泉州历史上的“名太守”之一的王十朋,就给予写诗咏赞。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浙江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县)人。状元出身,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十月出知泉州,翌年冬卸任,乾道六年(1170年)离开。他是位著名的佛教居士,在泉期间经常访问承天寺,并与寺僧道潜过往甚密,曾作《游承天寺后园登月台赠潜老》的七绝二首,并题承天寺十奇诗,一奇一首(七律),计十首,其中有两首就是咏赞七佛塔和五株大榕树所产生的奇景:

塔无禽栖

团团七塔镇瑶台,万古清冷绝尘埃。

古佛放光随代起,文殊誓愿下身来。

依栖野鸟秽无触,飘泊苍蝇头不抬。

自是真如常不灭,檀那永在法门开。

榕径午阴

古树连枝护午阴,萧萧门径日沉沉。

清风拂地尘无染,暑日当空热不侵。

柏子庭前增祖意,梅花夜后悟真心。

雪霜经尽年年在,人事往来几古今?

到了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福建著名地方史学家、晋江(今鲤城区)人何乔远又作《和塔无栖禽》七律一首:“听经驯鸽雕梁坐,度海珍禽珠树回。虽说悦禅多共命,只余造字到高台。涌来法相千层出,覆满慈云北斗开。总识珍狮最高手,岂随幻劫化尘灰!”诗人们给予七佛塔和五株大榕树“诗想象”,使之更富有文化内涵。

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晋江(今晋江市)人、时任礼部尚书、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游承天寺时,于湛初上人的无垢轩中挥毫,以行楷小字书写王十朋的《承天寺十奇诗》、何乔远的《和塔无禽栖》诗以及他自题的《和瑶台明月》诗,后镌刻在四方长方形的黑页岩石版上,嵌于寺之西序“王公祠”墙上,后徙大雄宝殿东廊墙壁间,被誉为“诗、书、刻”三绝。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中,寺遭毁灭性破坏,此诗雕板被泉州市文管会收藏,现移交泉州市博物馆,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遗憾的是,在“文革”中,七佛塔和大榕树却不幸被摧毁,荡然无存,今之所见乃是在1985-1990年承天寺重建期间恢复的(大榕树可能是移植的,其树龄已有300多年)。据《承天寺志稿》记载,现在的七佛塔是“由部分旧构补刻新石复原而成”⑨,以其形式来看,即是由七座球形塔组成的列塔。那么,原来的七佛塔是否是这种形式?今之承天寺是参照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木刻《敕建月台承天禅林胜境全图》来进行复建。此木刻图原立于承天寺法堂,2010年又用辉绿岩石仿刻立在甬道西端北侧。从此图中则可窥见今之七佛塔与原来的七佛塔的形式基本相同(这里需要说明,此图误将七佛塔标为“孝子塔”。实者孝子塔并非塔,而是一座石经幢,又称“飞来宝塔”,乃立于大雄宝殿前庭榕树下),就是由七座球形塔组成的列塔。

球形塔,在闽南、粤东一带较为常见,都是散立于寺庙中或古桥头,而由多座球形塔组成的列塔则是罕见。在泉州地区只有两处,除了承天寺的七佛塔外,还有南安官桥竹口村五塔岩的列塔,它是由五座花岗岩石球形塔组成,较为瘦小。这两处列塔别具一格,一肥一瘦,在泉州的古塔园地中竞放异彩。

据罗哲文先生介绍,球形塔是由亭阁式塔发展变化而来,到了明清时间才出现。{10}然而,承天寺的七佛塔在南宋初就已出现;又南安五塔岩的五座球形塔也是始建于宋(北宋或南宋不明),现还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是,从承天寺七佛塔和五塔岩列塔的创建,则可将球形塔出现的历史提前到宋代。

神奇的宝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承天寺七佛塔及间植的大榕树,往昔之所以会产生神奇的景象,巩怕与周围的环境、地势、气流有很大关系。然而,由于如今的七佛塔和大榕树已非原物,又生态环境大为改变,承天寺内已难见鸟雀和苍蝇,昔日的神奇景象再无法重现,但它们给人们留下了希奇美妙的历史记忆,依然具有文化魅力,令人喝彩!

(作者: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释:

{1}{10}罗哲文著:《中国古塔》第51页、21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

{2}{5}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六“坛庙寺观”。

{3}{6}清乾隆《晋江县志》卷十五“寺观”、道光《晋江县志》卷六十九“寺观志”。

{4}释向愿主编:《承天寺志稿》卷八“人物传录·第一章人物传”,2010年9月刊印。

{7}{8}同{4}卷六“文物古迹·第六章奇景”。

{9}同{4}卷六“文物古迹·第一章经幢石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